女媧墓

女媧墓

臨潼驪山,可以看到“女媧祠”,俗稱“老母殿”。郭沫若《重遊華清宮》詩有“老母長生剩吉羊”之句,注釋曰:“相傳女媧氏曾在此鍊石補天。她死後,人們葬其於驪山之陽的白鹿塬鯨魚溝北坡,屬藍田縣。又在驪山之陰築女媧祠,俗名老母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女媧墓
  • 外文名:Nu Wa's tomb
  • 俗稱:“老母殿”
  • 位於臨潼驪山
地理位置,傳說,其它說法,

地理位置

女媧祠在驪山西繡嶺第二峰上,有山門、前殿、後殿等建築,供奉女媧塑像。殿堂外面,山石紅彤彤的,像給烈火燒煉過,相傳是女媧鍊石補天的地方。猶如唐詩所詠:“女媧鍊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李賀《李憑箜篌引》)
女媧墓

傳說

傳說女媧不僅在冀州鍊石補天,也在雍州鍊石補天,驪山屬雍州之地。驪山是終南山的支脈,在古都西安市東20公里處,主峰在臨潼區南,山勢高聳,綠樹成蔭,景色美觀。傳說此山是女媧馱五色石的驪馬,被石中火焰燒死後所變,因名驪山
女媧墓
從古至今,臨潼和藍田民眾崇敬女媧。驪山女媧祠,始建於唐,歷代有修葺,香火不斷。每年農曆六月,女媧祠舉行廟會,祭祀女媧氏。每年正月二十日過女皇節,又稱女媧生日、女媧補天節。過節時家家做“補天餅”,拋到屋頂,象徵補天,同時往地上、井裡擲,象徵補地,然後全家吃補天餅。補天餅有兩種,一種是麵糊烙的煎餅,一種是硬面做的烙餅、蒸餅,一律要做成圓形簿餅。有趣的是,當今臨潼的小吃里,就有“補天餅” 、“女媧包子”、“圖騰花饃”等名目,洋溢著敬仰女媧之情。臨潼、藍田民間祭祀“女媧補天”的儀式,須由女家長主持,保持著上古母系氏族社會的遺風。

其它說法

女媧的陵墓在何處?除上述之外,這裡還有五種說法。其一為山西永濟縣風陵渡。因為史載女媧風姓,故女媧陵又稱風陵,其地或謂為風陵坡或風陵堆。《山西通志》、《名勝志》記此為風后之陵,而風后即女媧,這由相傳女媧為伏羲之妻附會而來。其二為陝西潼關縣。《陝西通志》記云:“上古風陵,即女媧氏陵,在潼關衛城北黃河中。”這裡所述陵墓的位置實即風陵渡,與前說相同。其三為南閻鄉(今屬靈寶縣)。《河南通志》記云:“女媧陵,在圄鄉縣黃河濱。”《新唐書·五行志》云:“天寶十六年六月,虢州閻鄉黃河中女媧墓,因大雨晦冥,失其所在,至乾元二年六月乙未夜,......其墓湧出。”這裡所記陵墓的位置,也即風陵渡,其四為山西趙城縣(今山西洪洞縣趙城鎮西南)。《文獻通考·王禮考》記載:“女媧葬趙城縣東南,在晉州。”《平陽府志》云:“媧冢,東西相距四一九步,各高二丈,周圍各四十八丈。”其五為山東濟寧。《究州府志》云:“女媧陵,在濟寧州東南三十九里。”
女媧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