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魯姓

奧魯姓

源於蒙古族,出自古代蒙古族部落形式描述,屬於以官職稱謂漢化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奧魯,夷姓,元有奧魯赤。“奧魯”,是蒙古語的音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魯姓
  • 拼音:ào lǔ
  • 漢譯:老小營
  • 注音:ㄠˋ ㄌㄨˇ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奧魯赤,奧魯鐵邁赤,奧魯鐵木祿,

基本介紹

奧魯[奧魯,讀音作ào lǔ(ㄠˋ ㄌㄨˇ)]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古代蒙古族部落形式描述,屬於以官職稱謂漢化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奧魯,夷姓,元有奧魯赤。“奧魯”,是蒙古語的音譯,在明朝時期漢譯為“老小營”,原專指征戍軍人的家屬、輜重所在,如同現代的後勤系統。大蒙古汗國時期,男丁充軍出征,其家屬和童僕按千戶在後方或隨軍從事生產,經營畜群和其它產業,以供應前方,這種組織形式就稱為“奧魯”。後來人們將管理這些後勤系統的官職稱謂衍伸為姓氏,稱奧魯氏。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西征時,以中軍的後方為大奧魯,委派幼弟孛兒只斤··鐵木哥斡赤斤留守。蒙古滅金國以後,在江淮以北逐漸形成具有漢地特點的奧魯制度。軍戶都歸各路奧魯官府管領,凡簽發丁壯,替換老弱,供應軍需,贍養征戍軍人老小,處理軍戶間的民事糾紛等等,都由奧魯官府直接管理,不受地方路府州縣管轄。各路奧魯官府自成系統,受中央樞密院節制。
元朝時期,那些奧魯官常常貪污受賄,放富差貧,壓榨貧苦軍戶。元朝政府鑒於漢軍奧魯官府對中央集權和地方行政頗多障礙,在元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以後,逐步改由地方路府州縣長官兼領諸軍奧魯,管理軍戶。然而,元朝統治者基於其一貫推行的民族分化和民族歧視政策,在蒙古軍和色目軍中仍保持單獨的奧魯赤,即奧魯官,並往往有世襲狀況。到了元朝末年,官軍腐朽衰敗,元朝政府愈來愈依靠地方地主武裝來鎮壓烽火雲起的農民起義,奧魯制也走向崩潰。但由奧魯官職演變的姓氏,仍然保留了下來。
蒙古族奧魯氏後來在明朝時期大多漢化改姓為奧氏,少部分改為魯氏。

遷徙分布

今陜西省西安市、山西省呂梁地區北部、陝西省渭南市一帶有蒙古族奧魯氏奧姓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商 州:漢以名縣,北周以名州。歷代設州置縣,或州縣同設,交替沿革複雜。遠古為虞司徒契所封之國,夏屬梁、豫之交;周屬雍、豫。春秋戰國,先是分屬秦、晉(魏),後統屬於秦。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地屬內史南境。治所設鹹陽,統轄境域相當於今關中平原及商洛地區,領四十二縣。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設商縣,包括今商州區、丹鳳縣、商南縣、山陽四縣,因商山而得名。早在周顯王十八年(庚午,公元前351年),秦國就在這裡修了城,地址在今丹鳳縣城西兩公里半古城嶺子,系商洛最早之城池,南北長一千五百米;東西寬一千米。出土文物帶有“商”字的瓦當,確認系(辛巳,公元前340年)秦封給商鞅之封邑。商鞅變法,使秦國出現了政通人和的興旺景象,秦孝公為表彰商鞅變法之功而封地十五邑。但秦太子駟繼位後,聽信讒言,誣鞅誨法,並車裂商鞅於鄭(今陝西華縣)。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公元24年)地屬弘農郡,隸司隸校尉部,郡轄區相當於今河南省黃河以南、伊河以西及淅川、丹江流域。其治所在弘農(今河南靈寶貌略鎮北),領十一縣,在陝西境內的上洛、商縣兩縣,即大體相當於現今的商洛地域。上洛這一地名,因居洛河上游故名,戰國時即有。漢朝忌水,將上洛改為上雒,這是用“雒”字的開始。包括今商州區、洛南縣兩地。今丹鳳、山陽、商南三縣時為商縣。旬陽縣北部(今鎮安、柞水縣東南部)是漢中郡轄區;杜陵縣南部(今柞水縣西北部)是京兆尹轄區。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地屬京兆尹,仍隸司隸校尉部,轄區相當於今關中平原西安以東、渭南及商洛地區。尹治設在長安,仍領十城,其中上洛、商兩縣的地域和今商洛地區大體相當。三國時期(公元220~265年)地屬曹魏之京兆郡,曹魏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設,治所在長安,領十一縣。仍稱上洛縣,魏文帝曹還又將上洛的“雒”字改為“洛”字。轄今商州區、洛南兩地。西晉時期(公元265~316年)地屬司州,轄區相當於今河南省部、中部、西部和山西省西南部及陝西省商洛地區。州治設在洛陽,領十二郡。晉泰始二年,晉武帝分京兆南部置上洛郡,治所在上洛,領上洛、商、盧氏三縣(盧氏今屬河南省)。南北朝時期(公元317~589年),中國呈分裂局面,行政建制混亂。郡縣朝設夕廢,統屬複雜。由東晉開始的南朝,在轄區的北部僑設了上格的州、縣,用的是上洛的地名,以安置南遷的上洛的百姓,包括上洛的巴民。這裡不詳敘。北魏時期屬洛州。北魏太延五年(己卯,公元439年)於上洛城設荊州,北魏太平真君二年(辛巳,公元441年),上洛縣北部劃設拒陽縣,北魏太和三年(己未,公元479年)將荊州遷往盧氏。北魏太和十一年(丁卯,公元487年)又遷往襄陽,撤上洛郡,於上洛城設立洛州,領五郡,其中三郡屬今商洛:上洛郡,領上洛、拒陽兩縣;上庸郡,領商(今丹鳳)、豐陽兩縣;萇和郡,領南商一縣,即今商南。西魏時期屬洛州和雍州管轄。洛州治所設上洛,領上洛郡(今商州區)、拒陽郡(今洛南縣)、上庸郡(今山陽縣西北部、鎮安縣及柞水縣東南部)、商縣(今丹鳳)及山陽漫川、商南縣。柞水西北部屬雍州管轄。北周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改洛州為商州;治所設上格(即今商州城)領上洛郡(含今商州、山陽、丹鳳、商南四縣及鎮柞部分地域);拒陽郡(今洛南地)。隋朝時期(公元589~618年),隋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撤上洛、上庸兩郡,保留商州;隋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撤商州復設上洛郡,治所仍設上洛,領上洛縣(今商州區)、商洛縣(商洛即從前的商縣,隋文帝改稱商洛,這是“商洛”二字連用起來稱呼地名的開始),洛南縣、豐陽縣(今山陽、鎮安縣及柞水縣東南部)上津縣(今湖北省境內)五縣;大興縣東南部(今柞水縣西北部)仍屬京兆郡管轄。唐朝時期(公元618~907年),唐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改上洛郡設商州,唐貞觀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劃歸山南道,唐開元二十五年歸山南西道,唐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撤商州又改為上洛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撤上洛郡再改為商州,治所設上洛,領上洛(今商州區)、商洛縣(今丹鳳、商南兩縣)、洛南縣(今洛南)、豐陽縣(今山陽)、乾元縣(今鎮安及柞水縣東南部)、上津縣(今湖北省境內),今柞水縣西北部屬京兆府。五代十國時期(公元907~979年),行政建制沿用唐制,但由於分裂割據,各國疆域均不遼闊,道一級遂廢,為州(府)統縣的二級制。當時陝南東部經歷了後梁(公元907~923年)、後唐(公元923~936年)、後晉(公元936~946年)、後漢(公元947~950年)、後周(公元951~960年)等五個期代。後梁時,商州領上洛、商洛、豐陽、乾元、上津五縣;洛南縣改屬華州;萬年縣東南部屬京兆府。後漢時,商州領上洛、商洛、豐陽、上津四縣;南縣仍屬華州;乾佑縣(己酉,公元949年改乾元縣為乾佑縣)、萬年縣東南部屬京兆府。後周時,商州領上洛、商洛、洛南、豐陽、上津五縣;乾佑縣、萬年縣東南部屬京兆府。北宋、金、南宋時期(公元960~1279年)北宋時,商州初屬陝西路,後屬永興軍路,治所設上洛,領上洛、商洛、洛南、豐陽、上津五縣。金、南宋時期,商州屬金國京兆府路。金貞元二年(甲戌,公元1154年)將商洛、豐陽兩縣降為鎮,併入上洛、洛南兩縣;鹹寧縣東南部屬京兆府;旬陽縣西北部(今鎮安縣)屬金州。金元光二年(癸酉,公元1223年)農曆5月改屬河南路。領上洛(今商州區、丹鳳、商南、山陽四縣及柞水縣南部),元至元元年(甲子,公元1264年)廢上洛縣,以州代縣,由州直轄,定名商州。轄地包括今商州、丹鳳、商南、山陽及柞水縣南部,並統領洛南縣地。元朝時期(公元1279~1368年)商州先屬安西路,後屬奉元路管轄。元朝實行省、路、府、縣四級行政建制,商州下領洛南一縣,原來的上洛為在郭,仍不另設縣,由州直管,但商州所轄的地域和今天大體相當。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地屬西安府,時稱商州,轄今商州區、丹鳳縣兩地,明洪武七年(甲寅,公元1374年)農曆5月,降商州為縣制。明成化十三年(丁酉,公元1477年)農曆3月復升為州,領洛南、商南、山陽、鎮安四縣。明天啟元年(辛酉,公元1621年)為避明興宗朱常洛名諱,又改“洛”為雒”。商洛有闖王建立政權的記載。明崇禎十六年(癸未,公元1643年)農曆10月,闖王軍攻占了商州,第二年在西安建立大順朝,稱永昌元年,派魯大儒為商州牧,給山陽也派了縣令(其它各縣待考),李闖大順永昌二年(公元1645年)農曆1月,闖王政權結束。清朝時期(公元1644~1911年),清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升為直隸商州,直屬陝西省,領商南;雒南、山陽、鎮安四縣。清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公元1782年),析鹹寧、藍田、鎮安三縣之地置孝義廳,屬西安府,這是柞水縣的前身。民國時期(公元1912~1949年),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廢州改設商縣(轄今商州區、丹鳳縣西南部)、洛南縣(今洛南及丹鳳縣東北部)、柞水縣(今柞水縣西部及鎮安縣東北部)三縣,屬關中道;山陽、商南、鎮安三縣,屬漢中道。民國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撤銷道制,以省直接領縣。民國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在商縣城設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商縣、雒南、商南、山陽、鎮安、柞水六縣,一度還管過藍田縣。是年在龍駒寨成立設定局。1949年7月13日商縣人民政府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從1949年5月開始商洛地區各縣陸續解放,在商縣設定陝甘寧邊區陝南行政主任分署第工分區,轄商縣、雒南、商南、丹鳳、山陽、鎮安、柞水七縣。1950年改名陝西省商洛分區專員公署,仍轄以上七縣。1955年將縣人民政府更名為“縣人民委員會”。1658年12月撤銷丹鳳、柞水兩縣(丹鳳分屬商南和商縣轄,柞水與鎮安縣合併),商洛地區轄商縣、洛南、商南、山陽、鎮安五縣。1961年10月又恢復為七縣。1964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改“雒”為“洛”,時稱商洛專區,行政公署駐商縣城。1968年,商洛專員公署改稱為“商洛專區革命委員會”,各縣人民委員會易名為“縣革命委員會”。1969年商洛專區革命委員會改名為“商洛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更地區名為商洛地區行政公署。1981年1月改縣革命委員會為縣人民政府。198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改商縣為商州區。2002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改商州市為商州區。

堂號

渭南堂:以望立堂,亦稱商州堂。

歷史名人

奧魯赤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著名元朝上國柱、西平王。奧魯赤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七子,元朝初期為上國柱,受命出鎮吐蕃,鎮戍地方,管理吐蕃軍事。奧魯赤曾多次前往烏思藏平息叛亂,殘酷鎮壓該地區的各民族起義。元世祖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農曆10月,受封為西平王,持駝紐金鍍銀印。
按史書記載,上國柱,全稱是“上國柱都尉”,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官銜稱謂,為朝廷重臣之一,為楚國最高功爵,相當於上將軍,封賞於對國家有大功之人,屈原及其兒子屈署就曾被楚懷王封為“上國柱”。一個時代的朝廷中,只能有一個“上國柱”官員,執掌全國的軍政事宜。到了隋、唐時期,“上國柱”執有軍事指揮權力,但不得干政。到唐朝後期,“上國柱”逐漸成為了一種賞賜稱謂,變成沒有實權地位的爵位。到了元朝時期,“上國柱”又恢復了原來的地位,擁有軍、政一體化的巨大權力。明朝以後,“上國柱”這種官銜被廢黜。波斯史家拉施德丁在《史集》中記記:“合罕(qahan)把吐蕃地區賜給了奧魯赤”。藏文史籍中也記有奧魯赤受命管理西土之事。據此,學術界曾認為吐蕃是西平王奧魯赤的封土。但依史籍《元史》中關於奧魯赤活動的記載及元朝時期治邊制度,奧魯赤於吐蕃是出鎮而非分封。奧魯赤的最大功績,就是維護了西藏地區與元朝中央政權的統一,防止國土分裂。奧魯赤的後裔分衍有世襲西平王和鎮西武靖王兩個支派,均為鎮撫吐蕃地方的實力派王爺。首任西平王奧魯赤建王府於西藏的朵哥麻思(今西藏朵甘思)的算木多城,為元朝在西藏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的官邸。

奧魯鐵邁赤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國諸萬戶府奧魯總管。

奧魯鐵木祿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原名虎都鐵木祿,字漢卿,奧魯鐵邁赤之子。元朝至元七年(公元1207年),在蒙古族姓氏漢化中,因其母是回族,姓劉,遂改名為劉漢卿。此後該支奧魯氏後裔姓氏漢化為劉氏,入回回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