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尼爾,E.,美國戲劇家。生平1888年10月16日生於紐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尼爾
- 出生地:紐約
- 出生日期:1888年10月16日
- 職業:戲劇家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榮譽,作品,天邊外,安娜·克里斯蒂,瓊斯皇帝,20年代的作品,毛猿,榆樹下的欲望,偉大之神布朗,奇異的插曲,哀悼,賣凍的人來了,直到夜晚的漫長一天,
人物簡介
美國戲劇家。生平1888年10月16日生於紐約。父親是演員,母親由於種種刺激染上了吸毒的毛病,這件事在他的心靈深處留下了難以醫治的創傷,少年時就放棄宗教信仰,並開始放蕩起來,經常跑到旅館和酒吧間去度周末。1906年,奧尼爾進普林斯頓大學學習,一年後離校,從事各種不同的職業,並接受了無政府主義和尼采哲學的影響,思想陷入苦悶中。1909年,他被迫去宏都拉斯開採金礦,結果身患霍亂,一無所獲地返回美國。在一個劇團工作了一段時間,便開始了海員生活,先後到過南美和南非等地。他也曾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呆過半年,過著乞丐生活。回到紐約之後,依舊窮困潦倒,甚至產生過自殺的念頭。
奧尼爾是著名的實驗劇作家,他曾經創造性地運用歐洲各種戲劇流派的創作方法寫戲。但是他首先是一位現實主義劇作家。他的現實主義戲劇廣泛地反映了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生活問題和作者對於這些問題的看法。
人物經歷
1912年,奧尼爾到新倫敦電訊報工作。不久染上肺病。在療養院休養期間,經過一番反省,決心做一個戲劇家。在這以前,他對戲劇藝術已經有了濃厚的興趣,也曾廣泛閱讀過從古代到現代的歐洲戲劇作品。H.易卜生和J.A.斯特林堡等人都對他產生過很大影響。
1913~1914年,奧尼爾總共寫了9部劇本,有8部是獨幕劇,只有《東航加的夫》他自己比較滿意。為了接受專業訓練,他去哈佛大學從G.C.貝克爾教授學習戲劇課程一年。1916年夏天,《東航加的夫》由普羅文斯頓劇團上演,給奧尼爾以極大的鼓舞。1916~1917年,他又完成了《鯨油》、《在交戰區》(1917)、《遠航歸來》和《加勒比的月亮》等獨幕劇,大都在紐約的劇作家劇院上演,為奧尼爾贏得了初步聲譽。
1918年奧尼爾寫出了名劇《天邊外》,這是他第一部在紐約百老匯上演並首次獲得普利茲獎的戲劇。之後,奧尼爾以其大量作品引起國內外戲劇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對美國的戲劇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20世紀初,美國戲劇界開始了一次聲勢浩大的改革運動,到了20、30年代便出現了一批出色的戲劇家和具有文學價值的戲劇作品。這一切都是和奧尼爾的成就和影響分不開的。
1913~1914年,奧尼爾總共寫了9部劇本,有8部是獨幕劇,只有《東航加的夫》他自己比較滿意。為了接受專業訓練,他去哈佛大學從G.C.貝克爾教授學習戲劇課程一年。1916年夏天,《東航加的夫》由普羅文斯頓劇團上演,給奧尼爾以極大的鼓舞。1916~1917年,他又完成了《鯨油》、《在交戰區》(1917)、《遠航歸來》和《加勒比的月亮》等獨幕劇,大都在紐約的劇作家劇院上演,為奧尼爾贏得了初步聲譽。
1918年奧尼爾寫出了名劇《天邊外》,這是他第一部在紐約百老匯上演並首次獲得普利茲獎的戲劇。之後,奧尼爾以其大量作品引起國內外戲劇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對美國的戲劇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20世紀初,美國戲劇界開始了一次聲勢浩大的改革運動,到了20、30年代便出現了一批出色的戲劇家和具有文學價值的戲劇作品。這一切都是和奧尼爾的成就和影響分不開的。
榮譽
奧尼爾共留下劇作40餘部。由於在戲劇創作上的卓越成就,1936年他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此後,他的身體衰弱,作品數量銳減。40年代初,他的病情日益惡化,1953年10月27日在波士頓逝世。
作品
奧尼爾的大多數重要作品是在20年代和30年代完成的。1920年,除了上演《天邊外》以外 ,他還寫了4部長劇:《黃金》(1921)、《安娜·克里斯蒂》、《瓊斯皇帝》和《與眾不同》(1920)。《天邊外》(1918)描寫的是個人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主人公羅伯特和他的哥哥安德魯都愛鄰居的女兒魯思。因為魯思決定和羅伯特結婚,安德魯只得離開他心愛的農場,代替羅伯特去從事海員工作,最後自己變成了一個破產的穀物投機商。羅伯特留在家裡務農,結果使家業衰敗,妻子怨氣衝天,他自己也被折磨死了。臨終前他掙扎到室外去眺望遠方,說他即將得到旅行天邊外的權利,從此得到了自由。個人的生活理想在生前不能實現,自由只能在死後得到,這是奧尼爾一直在探討的問題。
天邊外
《天邊外》是一部3幕劇。每一幕又分為兩場。 一場在室外,可以看到遙遠的天邊外,另一場在室內,天邊外的情景就看不見了。這是一種賦有象徵意義的表現形式,它說明生活理想和現實之間存在著可望而不可及的距離。
安娜·克里斯蒂
《安娜·克里斯蒂》(1920)是奧尼爾第2次獲得普利茲獎的現實主義戲劇。女主人公安娜·克里斯蒂的父親克里斯一輩子過著艱苦的航海生活,家裡許多當海員的人都葬身海底,為此,克里斯讓安娜從小就住在內地,以免她和海員戀愛結婚。不料她被人姦污並淪為妓女以後,還是來到了海邊,而且愛上了青年海員馬特·伯克。經過種種矛盾衝突,安娜和伯克終於可望結為夫婦。然而伯克又不得不出海遠航。劇本結束時,海上大霧瀰漫,伯克和克里斯都懷著沉重的心情和安娜話別,準備啟程。這也是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結局,說明人生猶如霧海行船,吉凶難於逆料,安娜、伯克以及克里斯的生活前途正是如此。
瓊斯皇帝
《瓊斯皇帝》(1920)是一部表現主義的戲劇。罪犯瓊斯是黑人,逃到一個小島上當了皇帝,遭到民眾反對而在森林裡跑了一整夜,最後被打死。全劇8場, 只有第一場和最後一場寫了幾個人物的對話, 其他6場都是瓊斯單獨表演。因為又累又餓又緊張,瓊斯逐漸陷入神經錯亂之中,於是過去被他打死的兩個人、拍賣他的拍賣場、他和他的同胞們被押送到美國來充當奴隸的海上情景、剛果的巫醫和鱷魚等等幻象,一一出現在他的眼前。表現主義所喜歡錶現的心理緊張、精神恍惚、神經失常以及下意識活動等等,在這裡都有所表現。
20年代的作品
20年代,奧尼爾完成了下列劇本:《第一個人》(1922)、《毛猿》(1921)、《噴泉》(1922)、《難捨難分》(1924)、《上帝的兒女都有翅膀》(1923)、《榆樹下的欲望》(1924)、《馬可百萬》(1928)、《偉大之神布朗》(1925)、《拉撒路笑了》(1928)、《奇妙的插曲》(1927)和《發電機》(1929)。其中《毛猿》、《榆樹下的欲望》、《偉大之神布朗》和《奇妙的插曲》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毛猿
《毛猿》也富於表現主義特色,並具有象徵意義,主人公揚克·史密斯正是“人的一個象徵”。揚克以那具有象徵意義的海上巨輪要靠他來開動而無比自豪,殊不知他在資本家的眼裡不過是一個“毛猿”而已。他無法改變自己所處的非人的生活地位,只好到動物園去和大猩猩稱兄道弟,結果卻在大猩猩的大力擁抱中死去了。揚克之死給劇本帶來了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結局,它表示人類想走回頭路是不行的。
榆樹下的欲望
《榆樹下的欲望》寫農場主卡伯特為了農莊的所有權同他兒子埃本和第三個妻子愛碧所進行的一場三角鬥爭,卡伯特憎恨埃本不認真勞動,取消了他對農莊的繼承權,並對愛碧表示,她只要生下一子,就可得到農莊。愛碧為了占有農莊,和埃本通姦生下一子以後,愛碧卻對埃本產生了愛情,於是她將嬰兒殺死,以消除埃本因她企圖占有農莊而對她產生的仇恨心理。劇本結束時,二人一同去接受法律的懲罰,卡伯特也落到可悲的下場。劇本的情節有類似歐里庇得斯悲劇的地方,它說明古代希臘悲劇對奧尼爾的影響正在加深。
偉大之神布朗
《偉大之神布朗》是一部比較抽象的戲劇,但是它比《馬可百萬》和《拉撒路笑了》都有較多的現實生活內容。《馬可百萬》寫的是馬可波羅遊歷東方的故事,《拉撒路笑了》則取材於聖經。《偉大之神布朗》主要是描寫青年人布朗、戴思和瑪格麗特之間的三角戀愛關係及其產生的矛盾衝突;他們都戴面具。奧尼爾力圖運用面具揭示表里不一的人物性格。
奇異的插曲
《奇異的插曲》力圖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但是它不再運用面具,而是運用旁白和獨白。這就是所謂意識流的創作方法。這部劇本為作者第三次贏得了普利茲獎。主人公尼娜·李德斯是個占有欲和個人情慾十分強烈的婦女,一直在為占有她周圍的4個男人而鬥爭。最後她的丈夫死了,情人分手了,兒子出走了,4個男人中只剩下一個行將就木的老頭子伴隨她。這部劇被稱作“內省戲劇”。由於強調錶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它大量而連續地運用了內心獨白和旁白。但這種意識流的表現方法,拖延了戲劇動作向前發展的過程,也就增加了舞台處理的難度。
哀悼
從1929年開始,奧尼爾著手寫他最有代表意義的作品《哀悼》,花了3年才完成。這是一部三部曲,共有13幕,上演需要6小時。它是以古代希臘悲劇詩人埃斯庫羅斯的《奧瑞斯忒亞》三部曲為模式的。奧尼爾力圖利用現代心理學解釋古代希臘悲劇所表現的命運問題。劇本寫女主人公萊維尼亞的母親和情人通姦並謀殺了她的父親,她便和她的弟弟一道為父報仇,謀殺了他們的母親的情人,然後逼著她母親自殺。為了掩蓋她自己的醜行,萊維尼亞又逼著她弟弟自殺,最後接受比死亡更痛苦的自我懲罰。通過萊維尼亞的生活作風和思想作風,奧尼爾有力地抨擊了表里不一的清教主義,也反映出美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哀悼》一劇將奧尼爾的戲劇創作成就推到了高峰。此後,他的劇作逐漸減少。後期的重要作品是,1939年寫的《賣凍的人來了》和1941年寫的《直到夜晚的漫長一天》。
《哀悼》一劇將奧尼爾的戲劇創作成就推到了高峰。此後,他的劇作逐漸減少。後期的重要作品是,1939年寫的《賣凍的人來了》和1941年寫的《直到夜晚的漫長一天》。
賣凍的人來了
《賣凍的人來了》寫的是居住在一家旅店的一群夢想家的生活處境和精神面貌。他們都是被社會拋棄了的人,整天無所事事,以酒消愁,謊話連篇,自欺欺人,把幻想當作現實,寄希望於明天。
直到夜晚的漫長一天
《直到夜晚的漫長一天》是奧尼爾第四次獲得普利茲獎的作品。這部自傳體戲劇寫蒂龍一家人的不幸歷程以及蒂龍的慳吝性格給他的妻子和孩子們留下的心靈創傷,著重揭示他們的不同性格和某些相同的生活習慣。劇本開始時,他們戴著面具,到了夜晚,真實面目就暴露出來。他們都是失敗者,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失敗歸咎於別人,於是彼此抱怨、指責、爭吵;但是回過頭來又向對方表示歉意。他們的生活極不正常,父子關係異常緊張,母親夾在父子中間忍受折磨,終日憂心忡忡。在這個人物身上,籠罩著一種感傷和悲觀的思想情緒。
奧尼爾善於運用各種戲劇流派的表現手法進行創作,他的許多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美國的現實生活,揭露了這個社會存在的種種醜惡現象和嚴重問題。但他對於這些現象和問題,有時不免作出唯心主義甚至神秘主義的解釋,並且採取了悲觀主義的態度。
奧尼爾的許多作品已被譯成中文,《安娜·克里斯蒂》、《榆樹下的欲望》、《哀悼》(一部)等都曾按原作或改編被搬上了中國舞台。
奧尼爾的許多作品已被譯成中文,《安娜·克里斯蒂》、《榆樹下的欲望》、《哀悼》(一部)等都曾按原作或改編被搬上了中國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