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圖·紐拉特

奧圖·紐拉特

奧圖·紐拉特(Otto Neurath)(1882年12月10日-1945年12月22日),奧地利人,是科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及經濟學家,物理主義的創始人之一。在因納粹而被迫逃離到英國前是維也納社交圈的知名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圖·紐拉特
  • 外文名:Otto Neurath
  • 國籍奧地利
  • 出生日期:1882年12月10日
  • 逝世日期:1945年12月22日
  • 畢業院校柏林大學
  • 職業:科學家、哲學家
  • 主要成就:將物理主義引入哲學
  • 出生地:維也納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Isotype,哲學體系,

人物簡介

曾就學於柏林大學,在經濟學家G.施穆勒指導之下,獲哲學博士學位。以後任海德堡大學經濟學講師。他創立了圖形統計社會學,並作為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而出名。他是維也納學派的主要創始人之一,組織了多次國際性的討論會,使該學派的邏輯實證主義迅速成為一種國際性哲學思潮。他和H.漢恩等人發起籌建了"馬赫學會"。他的主要著作有:《假設系統的分類》(1916)、《經驗社會學:歷史和政治經濟學中的科學內容》(1931)、《哲學論文》(1923)等。

人物生平

奧圖·紐拉特在維也納主修數學,並在柏林取得他的哲學博士,在1907年娶Anna Schapire 為妻,她於1911年因難產而死。後來他又娶了同為數學及哲學家的 Olga Hahn-Neurath為妻,也許因為她失明加上戰爭爆發,他們將兒子保羅‧紐拉特(社會學家)送往位於維也納他母親家附近的育幼院,在9歲時才將他接回同住。
自從他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開始編寫"economy in kind"當時的奧地利政府便派他為戰爭訂定計畫

Isotype

Isotype 圖像符號,是奧圖於1925年發表經過系統化設計的圖畫文字. “ISOTYPE”(International System of Typographic Picture Education) 希望透過系統文的圖像來取代文字,形成一種世界共通的語言,其本質類似於現在流行於網路的MSN表情符號等,奧圖曾試圖用這種圖畫文字來取代溝通,雖然最後失敗了,但是這種Isotype 的概念,後來在ICON、標示等設計領域,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

哲學體系

紐拉特在維也納學派中有其獨特的哲學觀點和體系。主要表現在:
①他和R.卡爾納普一起提出了物理主義或統一科學的主張,所謂物理主義就是在物理學基礎上,套用行為主義心理學方法,從語言方面,把"物理的"和"心理的"、身體和心靈的東西對立統一起來,認為"心理學是物理學的分支","物理語言是科學的普遍語言",並試圖以此排除有關"精神實體"和"物質實體"的"偽問題",消除"精神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對立性。
②他建立了以貫通論 (kohaerenz theorie)為基礎的真理觀。這種真理觀認為科學知識的真正對象不是經驗以外的"實在"或"存在",而是從科學觀察、實驗中所獲得的記錄句子 (prolokollsatze);經驗命題的檢驗標準或真偽性,也不在於命題和"實在"的比較,而在於命題和命題之間的比較;在比較中真就是命題和同一體系內有關命題的一致,不一致就是假。這樣,紐拉特既否定了L.維根斯坦的"圖式說",也否定了M.石里克的"經驗實在論"。
③他在P.M.M.杜恆的影響下,提出了"整體論"(holismus)觀點。他認為,科學假說的有效性,並不完全依賴於某些觀察實驗的結果,而依賴於這些結果與某個整個系統的正負關係,而且這種關係從整個系統來說,可以調整和補充。他否定了石里克-維根斯坦證實原則和K.R.波普爾證偽原則在科學中的意義,他認為,斷定一個假說的"真"或"偽",都是和科學發展相矛盾的。在他看來,科學如在大海中迎著風浪航行的船隻那樣,只能修修補補地繼續前進。紐拉特提出的這種"整體論"觀點,60年代以來,在西方哲學界頗為盛行,甚至有人認為杜恆-奎因的"整體論"論題應該稱為杜恆-紐拉特-奎因論題。
紐拉特的社會哲學思想曾受到M.韋伯(1864~1920)和馬克思的影響。但他對韋伯接近新康德主義的先驗論觀點表示厭惡,並企圖以物理主義取代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