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馬桿子

套馬桿子

套馬桿,指牧民套牲口用的長木桿,一頭拴著用皮繩做的活套,也叫套馬桿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套馬桿子
  • 外文名:lasso pole
  • 釋義:指牧民套牲口用的長木桿
  • 別稱:套馬桿
牧民對套馬桿子非常講究,如果手裡拿著樺木做的套馬桿子,那可是丟人到家了。因為樺木雖然木質細膩,但纖維抗剪力差,不耐折,極易“齊茬斷”,絕不象陳陣形容的那樣容易夾直,如果真是2丈來長,解開弓弦當鞭子一甩很可能就斷掉了。
牧民常用做套馬桿子的是柳木,最好是當年的新茬柳桿,沒有大的節眼,易順直,柔韌性大,木質輕,手感好,使起來再順手不過了。更為講究的老牧民用“苦柳子”做套馬桿,“苦柳子”指的是“苦櫪”,即白臘樹,其樹皮是中藥秦皮,味苦,樹幹筆直似柳,但木質優良,堅實緻密,力學強度大,有彈性,耐水濕,不變形。同時,入手粗細均勻,有細微凸凹,便於把握。缺點是太重了,約為柳木桿子的一倍,使起來不方便。所以,很多牧民的套馬桿子的下半截用白臘桿,上半截接上柳木。這樣就是套馬撒了桿子,被馬踢踩斷掉的,肯定是那上半截。
白臘桿修夾取直時要費一些力氣,是用牛油塗在彎曲處用火烤透,再用夾木夾直。夾接好之後,用濕牛糞用力塗抹,呈現出厚重、一致的色澤。
別小看了套馬桿稍(uzoor),一般是用沙窩子裡的小紅柳,講究一點兒的一定要用“切勒”(cheer)。這玩藝兒草原上不產,都是拉鹽的大車從山裡帶來,牧民用奶食品或肉來換的。我每次遊牧走場到山裡(興安嶺余脈)都要採集一大捆回來分給牧民,牧民很稀罕它。
“切勒”的學名叫蒙古莢蒾(Viburnum mongolicum),是忍冬科莢蒾屬的植物,花很漂亮,跟揚州的瓊花同屬。它是灌木,枝條的柔韌性極好,山裡的蒙古族老鄉用它的細枝編筐,很結實,就是太重了。我曾經砍回去一根5尺長、酒杯粗細的“切勒”做馬棒,沒有牧民相信那是“切勒”,因為在他們的印象里,“切勒”也就一米高,手指頭粗細。
一般的白蠟桿不夠長,通常中間要連線,連線面製作是光滑度很重要,角度要嚴絲合縫;這是個技術活;好的馬倌常以此為榮.連線的方法我知道的有四種:
第1種最簡單但不很結識;
第2.3種最常見;
第4種最結實,但工藝相對複雜.
粘結(通常是骨膠)後.外圓要打磨光滑,渾如一體....全長基本是兩端稍細,尾部通常有一個類似陀螺狀的圓疙瘩(有的是與桿體一體的,有的是後裝上的)作用是套住馬後便於向後拖拉.前端一般削成第2種的形狀,以便與前端柳條連線,這裡的連線通常是削薄了的牛皮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