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東村

奕東村在廣東潮州市潮安縣城庵埠東北16.1千米官塘鎮人民政府駐地東南5.5千米,屬官塘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奕東村
  • 位置: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官塘鎮東南
  • 人口:2421人
  • 山地:360畝
簡介,隸屬關係演變,主要姓氏及源流,經濟發展,人口,文化教育,社會事業,獲國家、省級榮譽稱號情況,文物古蹟,儀鳳樓(詹厝寨),松祖樓(徐厝寨),(徐)進士第,鯉魚石(發財石),詹氏宗祠,石筆墨硯,古樹名木,

簡介

奕東村在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官塘鎮政府東南5公里處。人口2421人,明初創村,多姓聚居,明中葉詹氏遷此,今詹氏為主姓,原名大東山,因村東面有帶狀山丘,稱大東山,村以山名,後因與毗鄰村相同,改稱奕東山,取奕大東山之意,後簡稱奕東。聚落沿東面山丘自北而南呈帶狀分布建築為灰磚木結構平房,有耕地1046畝,山地360畝,以農為主,種植水稻、甘薯花生;兼營林、,有國小一所,老人活動室一間,村民飲用自來水,用電燈照明,有鎮道慧如路經過。

隸屬關係演變

清代,屬海陽縣秋溪郡;民國時期,屬海陽縣秋東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潮安縣第四區。
1955年,屬潮安縣鐵鋪區;1976年,屬潮安縣官塘公社;1987年,屬潮安縣官塘鎮;2013年至今,屬湘橋區官塘鎮。

主要姓氏及源流

主要姓氏有詹、徐。
第一大姓為詹,明代中期從福建遷移至廣東潮州市饒平縣,至於何時從饒平遷移至此,已不可考。
第二大姓為徐,明代初由四川遷移至此。

經濟發展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有1154戶通自來水,有190戶飲用井水,有1344戶通電,有119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9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9.74%和89.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6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11戶(分別占總數的57.84%和46.83%);該村委會到鄉道路為柏油、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88輛,拖拉機112輛,機車85輛。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10戶;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3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2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

截止2008年,該村有農戶1345戶,鄉村人口5164人,其中男性2562人,女性2602人,其中農業人口5164人,勞動力3576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343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苗族、彝族混居地,其中苗族233人。

文化教育

2015年,該村有國小一所(存養國小),共6個年級,6個班級。教職工10人,在校生159人。另有幼稚園一所,教職工3人。
全村建有文化站10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9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社會事業

住房情況:每戶4間。衛生室1個,合作醫療參保率68%。有線電視130戶,固定電話150部。

獲國家、省級榮譽稱號情況

年度
單位名稱
獎項名稱
授予單位
授予時間
2008
奕東村
廣東省衛生村
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
2008.12
2009
奕東村
全省民主法治示範村
廣東省司法廳
廣東省民政廳
2009.09

文物古蹟

儀鳳樓(詹厝寨)

儀鳳樓為一圓形古寨,始建於1748年(乾隆十三年),該寨方向坐西向東,面積為直徑47米的圓,寨高約7米多,牆為夯築。寨中建築布局工整,共有二十四個二層樓套間,其中東向一間為大門,西向一間則為公廳。
每一套間又分為二戶住房格局,每戶均有廳、廚房、住房及樓閣等設施,門額上題“儀鳳樓”三字,字型秀麗流暢,落款:“乾隆戊辰年桂月穀旦立(乾隆戊辰年即公元1748年)”。
直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仍有詹氏族人在寨中居住。
奕東村

松祖樓(徐厝寨)

松祖樓是一座圓形古寨建築,位於奕東村,清乾隆年間建築,現已嚴重殘破,門額荒塌,正門上“松祖樓”三字模糊可見。方向坐西向東,面積為直徑35米的圓,寨中建房24套間,分上下二層。
至今仍有徐氏族人在寨中居住。
據傳,松祖樓、儀鳳樓分別為一對工匠師徒所主持修建。儀鳳樓內部破敗程度遠超松祖樓,師徒水平的差距顯而易見。
奕東村

(徐)進士第

未修復前的進士第未修復前的進士第
進士第位於奕東村,始建於清代康熙年間,方向座東向西,三進格局,有子孫巷、後包,匾額題“進士第”三字,並有款識:“賜進士狀元及第翰林院修撰,侍講學士,禮部待郎,年第韓笑為癸丑科第二甲進士,文林郎,四川峨嵋山主政徐上立。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歲次壬寅時,另子琳祀顏。”
《海陽縣誌·列傳》:“徐上字平山……康熙癸丑年進士授峨嵋知縣。”
2014年,由鄉賢捐資重修。
翻修後的進士第翻修後的進士第

鯉魚石(發財石)

鯉魚石位於進士第內,因形似鯉魚而得此名,村民也稱其為發財石,是村中的風水石。該石頭有一半埋於地底,村民在“鯉魚”頭部位置打井,讓魚頭露出於井壁上,寓意“鯉魚飲水”。筆者在參觀翻修後的進士第後發現,鯉魚石上蓋了一間房間,石頭有部分埋在牆體中,不像是風水石應該得到的待遇。據村中老人所說,自他小時候就一直是這樣。推測可能在某一時期由於住房緊張而不得已在上面加蓋房間。鯉魚石埋在地底的部分一直以來不斷向地面上升,大有“魚躍龍門”的趨勢。或許在修建進士第之初,鯉魚石上面搭了一個龍門也說不定。
鯉魚石,又名發財石鯉魚石,又名發財石

詹氏宗祠

始建於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分別於1934年、2016年翻修。占地面積500平方米。灰木結構、高脊、通花窗為主要特色。
奕東村

石筆墨硯

東山(奕東)徐氏族人有一清代康熙年間進士,名徐上立,字平山。據傳徐氏所居後山西麓,先時有一條重約千斤石塊形式石墨,離石墨幾步邊,有一約2平方米的石窟,似石硯,不論天時久旱,硯里總積滿池水。後來,一無知婦人因無水洗尿桶,見有滿滿一池水,格外歡喜,即把尿桶往池裡洗。池水被污,硯水從此乾涸。硯池邊上有根丈八的小石線,當為石筆。有路過此地的地理先生斷言鄉里必出賢人。後出一進士,鄉人為紀念進士,在石硯前建“進士第”(康熙年間建)。石墨硯因建存養學校需要,開採製作成了石柱。

古樹名木

松祖樓門口有三株古松樹,據村中相關資料記載,這三株松樹樹齡最少已超過200年,相傳在松祖樓修建時已存在。另外,村中有樹齡超過300年的榕樹13株.
奕東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