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里柯

契里柯

喬治·德·基里柯(Giorgio de Chirico,1888—1978)出生於希臘。父母親是義大利人。父親是鐵路上施工的工程師。曾在希臘和德國工作。契里柯早年在雅典學素描,後又在雅典工藝學院學了四年繪畫。父親去世後,全家遷居慕尼黑。契里柯還有一個弟弟,阿爾貝托·薩維尼奧是學習音樂。契里柯主要在慕尼黑受到最初的美術教育,對德國世紀末畫家斐克林、克林格爾等人的作品深為喜愛。同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和他對繪畫藝術中表現直覺、幻覺和潛意識意象的研究,對於人類感情現象的研究,在德國畫家中的影響是十分廣泛的。契里柯對於在慕尼黑出現的表現主義繪畫雖然持容忍態度,但自己並不追隨這種作風。對於他走上形而上繪畫的決定的因素,乃是叔本華尼采的哲學。他們對人的理性世界的探討給予契里柯以有力的啟發。尼采著作中對都靈廣場上的拱形建築物和它們投下的長長的陰影這種幻景式場面的描寫,給青年契里柯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1915年,他把這印象畫成了《都靈的沉寂》和《一條街的憂鬱與神秘》。在以後的許多作品中,他總是離不開廣場、拱門、長長的投影。如《占卜者的報酬》、《不安的旅程》、《擾亂人心的藝術女神們》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喬爾喬·德·基里柯
  • 外文名:Giorgio de Chirico 
  • 出生地:希臘
  • 出生日期:1888
  • 逝世日期:1978
  • 職業:畫家
  • 代表作品:《一條街的憂鬱與神秘》 《心神不寧的繆斯》
創作風格,主要作品,

創作風格

契里柯認為:“形而上的藝術,表面上十分寧靜,但給人的感覺卻像是在寧靜中會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他以人體模型、器具、幾何體組合畫面,藉此描繪謎樣般的孤寂世界,像冥想中內在的風景畫。《令人不安的繆斯》是其代表作之一。他在30歲即已完成他大部分的形而上作品,並從此時期開始發展復古精神,孜孜於古典繪畫的重新呈現。在《論形而上藝術》中,他談到:“雖然夢是一種很奇特的現象,有無可解釋的神秘感,然而,更難以解釋的是我們心智賦予某些生活的物質與觀點的神秘和外觀。就心理而言,發現物體神秘是大腦異常的徵兆,並和某種精神錯亂有關。但是,我相信這種反常的時刻在每個人身上都可以出現,而這如果發生在有創作才華或靈感的人身上,那就越發幸運了。藝術是那致命的網,像捕捉神秘的蝴蝶一樣,在活動中捕捉住這些一般人因物質和分心而沒有覺察到的時刻。”他也經常說,他在天花板上可以看到黃道12宮圖,可以與鬼魂交談。無獨有偶,他給他的好友詩人阿波利奈爾創作的幾幅畫上,都有軀體或頭部被子彈打穿的痕跡。幾年後,阿波利奈爾服役參戰,果真被子彈擊中。由此,契里柯似乎讓自己的預言天賦有了實際的例證。
契里柯
1911~1920年間,契里柯、卡洛·卡拉、喬爾喬·莫朗蒂等人,在義大利北部城市弗拉拉(一譯費拉拉Ferrara)共同創立了"形而上"繪畫流派。 這個畫派,確切地說,是一種觀察方法,不是一種形式風格。當時,卡拉已接受契里柯的畫法影響。1917年1月,兩人都因神經失常而被送入弗拉拉軍隊醫院,於是成了一對知交。加上常來醫院探望的契里柯的弟弟、詩人與音樂家阿爾貝托·薩維尼奧,三人談得十分投機。他們便構想了一個形而上畫派(Scuola metafisica) 的綱領。他們的目的,約略而言,是描繪一些被哲學的幻想所強化的形,通過物體在"非現實"的背景上並置,以傳達一種引人深究的神秘感。作品的表現十分豐富,但荒誕離奇,給觀眾留下的印象是焦慮和不安。它對本世紀20年代產生的超現實主義繪畫以強烈的影響。
在20世紀美術史上契里柯尤其是一位褒貶不一的人物。從1910年至1919年的青年時代,契里柯曾經創作擾亂觀賞者的心緒、使人感到莫名其妙的都市廣場七者拱頂商店街的繪畫。那裡擺放著雕像或者光滑的人體模型。而這種極具獨創性的“形面上繪畫”剛剛得到巴黎前衛派的無上讚美,契里柯卻馬上轉變了方向,宣告古典的節制性和傳統性技法的重要性,令其支持者不知所措。其後,契里柯不僅複製古代巨匠的作品,批評現代藝術,還不斷改變自己的繪畫風格。因此,很多專家開始相信,契里柯已經倒退到藝術的保守主義,應予肯定的作品只是其初期的形而上繪畫。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從他去世的1978年前後開始,批評家們注意到契里柯所有作品中貫穿著的獨特要素,顯示出恢復對其予以肯定的跡象。儘管如此,圍繞契里柯的爭論現在仍在繼續。

主要作品

一條街上的神秘與憂鬱
【類別】油畫名畫
【年代】作於1914年
契里柯
【作者】契里柯
【規格】87×71厘米
【屬地】現歸美國康乃狄克州新坎南一私人收藏【簡介】畫上的透視深景極富感染力。右邊有一大片被深褐色和灰色帶拱頂的建築物遮擋的陰影,左邊是一條低矮的白色連拱廊,長長地伸展開去。天空陰沉,街上卻十分明亮。這時,從左角出現一個孤獨的滾鐵環的小女孩,她的影子似從畫外拖入。前面又有一幽靈般的影子,長長地拖在明亮的街道上。這一切既不合邏輯,又顯得恐怖。在那片陰影前,有一輛老式貨車空車廂,車門暢開著,景物費解,給觀者頻添困擾。就時間上判斷,似象深秋的午後,可是這座城市廣場寂無一人。商市停歇,頗有城市末日之嫌。契里柯承認這幅畫來自尼采對義大利荒漠廣場的描繪的啟迪,它恍若夢境,時間表現也是深秋,因為在那個季節義大利的太陽變得低了,陰影要比夏天更長。
契里柯
心神不寧的繆斯
【年代】1916年
【規格】97×66厘米
【屬地】米蘭詹尼·馬蒂奧利基金會藏
【簡介】1916年,契里柯結合自己的回憶完成了這一幅作品,其背景是所謂繆斯,是他在巴黎時經常利用的時裝模特兒道具。這種道具沒有臉龐,沒有眼睛,更不會出聲。讓它們披上時裝,成了繆斯(即希臘神話中的文藝女神)。左邊站著的一個“繆斯”穿圓筒形古代服飾,背朝觀眾,它的頭是裁縫用於陳列櫥窗的假人頭;那個交臂而坐的“繆斯”,假頭已被端端正正地放在腳邊。遠處有一座古典雕像。平台一邊被弗拉拉一座紅色工廠建築物所遮住。兩個時裝模特兒處在這樣一個空間,儼然成了有知有覺的形象,使觀者殊感不適。據說,畫的主題是得益於其弟薩維尼奧的一齣戲劇《垂死者的歌唱》的啟示(該劇本發表在阿波里奈爾主編的雜誌《巴黎之夜》,1914年7至8月號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