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奏事處
- 性質:清宮廷官署名
- 設定:雍正時
- 職掌 : 收受奏摺、密奏 傳宣諭旨
奏事處是清宮廷官署名,雍正時設定。分內奏事處與外奏事處,簡稱內奏事與外奏事,由御前大臣兼管,內、外奏事共33人。...
官署名。清代內廷傳遞事件之機構。設立年代無考,位於宮內景運門內,由御前大臣兼管,於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內特旨簡派一人掌其事,設章京六人、奏蒙古事侍衛六人。...
奏事太監,官名。亦稱“內奏事太監”,清朝內奏事處中任職之太監。共四人,專司傳宣諭旨,行引召對人員,承接題奏事件。 ...
乾隆三十九年(1774),清宮內又發生奏事處太監高雲從泄露職官任免檔案的案件,為此乾隆皇帝異常震怒,凡牽涉此案的大學士于敏中、軍機大臣舒赫德、尚書蔡新、總管...
奏事處。初制隸四執事。後置侍監首領一人,專司傳宣綸綍,引帶召對人員,承接題奏事件。乾隆三十九年,太監高雲從泄漏朱批記載,自後惟軍機奏事由此進呈。各部...
粘竿處,又稱尚虞備用處。尚虞備用處是有一定實權的部門。此處的侍衛負責每天早晨到內奏事處接收奏摺,還有負責稽查官員二人,如發現奏事處有形跡可疑的人員,有權命令...
2、由宮中製作皮匣,配備鎖鑰,發給具奏官員,專門用作儲藏和傳遞奏摺。3、督撫以上大員的摺子,派專人送到大內乾清門,交內奏事處,直達御前,而不像題本交通政...
其司員有滿洲翰林院官1人(於翰林各職事內選用),中書7人,掌進本之收發與批本事務。每日進本,由滿票簽處中書送交批本處,由批本處送內奏事處進呈,待發下...
清官署名。屬兵部。掌遞送檔案。各省由驛站所遞增奉折,由捷報處交奏事處進呈,批回奏摺與軍機處寄由捷發諭旨,亦報處加封發遞。有差官。 ...
官名。清代內奏事處任職太監。額設二人。...... 官名。清代內奏事處任職太監。額設二人。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1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
1、發折;奏事處將官員奏摺下發軍機處。 阿桂 2、接折:軍機章京將奏摺送軍機大臣閱。3、見面;軍機大臣將奏摺送皇帝處請旨。...
外瓷器庫等處 外瓷器庫 南薰殿御書處 五 述內廷(一):乾清門迄順貞門 乾清門前各處 乾清門 內左門、內右門、景運門、隆宗門、外奏事處 軍機處 乾清門內南...
文書處理制度。清代皇帝,每日將已用朱筆批閱過的內外臣工奏摺,交內奏事處發交軍機處,由軍機章京分送各軍機大臣互閱,稱為接折。1 ...
說到燒餅夾熟肉,蘇家更是獨具優勢:原來蘇家一親戚,清朝末年在“奏事處”當廚子,經常到北京裕盛樓肉鋪買肉,就把皇宮裡御膳房燻肉的技術傳授給了裕盛樓的人。...
李蓮英入宮前名叫李進喜,進宮14年後才由慈禧起名連英。他先後在奏事處和東路景仁宮當差,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16歲時,才調到長春宮慈禧跟前。...
步步高升25歲派為奏事處太監,實則為西太后所用,監視光緒一舉一動而他的生命軌跡,亦由此刻驟然轉變...---本文乃影視同人,非史實,請勿與歷史相對照。本文乃作者...
回;乾隆、嘉慶時期或留存三五件後專折回繳,或按月匯繳,有由官員直接進呈的,也有呈交軍機處或奏事處代繳的;同治、光緒時期,一般是年終匯齊,交由軍機處匯繳...
皇帝駐蹕圓明園時,奏事處章京於賢良門左門接折;駐蹕熱河行宮時,則接折於大宮門;駐蹕其他行宮時,均於各該行宮門接折。均仍交由奏事太監呈進御覽。外省奏摺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