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召移偽齊檄

《奉召移偽齊檄》是岳飛為討伐山東的叛徒劉豫所寫的檄文,目的在於防止百姓被劉豫所騙,並非出於真正討伐劉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奉召移偽齊檄
  • 作者岳飛'
  • 體裁檄文
原文,賞析,

原文

契勘偽齊僭號,采促紙竊據汴都。舊忝台臣,累蒙任使。是宜執節效死,圖報國恩。乃敢背棄君父,無天而行。以祖宗涵養之澤,翻為仇怨;率中希局凳華禮儀之俗,甘事腥膻。紫色余分,擬亂正統。想起面目,何以臨人付嚷歸疊?方且妄圖襄漢之行,欲窺川蜀之路,專犯不韙,自速誅夷。
我國家厄運已銷,中興在即,天時即順,人意悉諧。所在皆賈勇之夫,思共快不平之忿。王師已盡壓淮泗,東過海沂,�騎交馳,羽檄迭至。故我得兼收南陽智謀之士,提大河忠孝之人,仗義以行,乘時而動。金洋之兵出其西,荊湖之師繼其後。雖同心一德,足以吞彼國之梟群。
然三令五申,豈忍殘吾宋之赤子。爾應陷沒州縣官吏兵民等,元非本意,諒皆脅從,屈於賊威,歸逃無路。我今奉辭伐罪,救溺蘇枯,惟務安集,秋毫無犯。倘能開誠納款,肉袒迎降,或願倒戈以前驅,或列壺漿而在道,自應悉仍舊貫,不改職業,盡徐(除)戎索,鹹用漢條。
或執迷不悟,甘為叛人,嗾桀犬以吠堯,詈獵師而哭虎,議當躬行天罰,玉石俱焚,禍並宗親跨匙定,辱及父祖。掛今犁狼日之逆黨,遺千載之惡名。順逆二途,蚤宜擇處。兵戈既逼,雖悔何追。謹連黃榜在前,各令知悉。

賞析

岳飛《奉詔移偽齊檄》(以下簡稱《岳文》)作於宋高宗紹興六年(1136)。當時南宋變節官員劉豫在金國的支持下,在河北大名建立了偽齊組臘霸定政權。劉豫外依金國,內聯楊麼等地方割據勢力,羽翼漸豐,已有南窺之意,成為南宋北伐中原、收復失地最直接的障礙。南宋王朝對此採取了剿除和分化的政策,宋高宗賜御札於岳飛,吩咐“劉豫親黨有能察時順理,以眾來歸,自王爵以下,皆所不吝,罪無大小,一切寬貸。卿可多遣信實之人,宣諭朕意。岳飛遂在鄂州軍營內,同主管機宜文字的胡閎休一道,寫出了這篇聲討劉豫、招降偽齊軍民的檄文。
駱賓王《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以下簡稱《駱文》)作於光宅元年(684)。當時武則天把持朝政,正積極準備建立大周政權,統治階級集團內部新舊勢力的鬥爭非常激烈。這年七月,李敬業(唐開國功臣李�之子)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自稱匡復府上將、揚州大都督,以駱賓王為藝文令。駱賓王則代他寫了這篇討伐武則天的檄文。
作為檄文,兩文都考慮到篇幅不能太長。為了能做到這一點,一是突出中心,開門見山,沒有迂徐委婉,不作鋪墊,不作渲染,正如劉勰《文心雕龍・檄移》所言:“檄者,�也。直露頌刪漏於外……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辭緩;露板以宣眾,不可使義隱。二是都以爭取人心、孤立敵方為目的。
但由於對敵鬥爭的形勢、寫作目的和行文對象不盡相同,草檄者的身份、地位和文學素養也不相同,導致兩文儘管文體相同,語氣措詞和行文風格卻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