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電影根據小說《告別夾邊溝》改編,1957年10月到1960年底,在這個位於甘肅酒泉戈壁灘里的勞改農場裡,三千多名甘肅省“右派分子”被遣送到此,接受“收容”和“管教”。嚴酷的階級鬥爭和那場著名的大饑荒很快把這裡變成人間煉獄,農場內一半以上的“右派”因飢餓而死。1960年12月,時任中央西北局書記的劉瀾濤在蘭州主持召開會議,“糾正極左路線”,開展“搶救人命”工作,倖存者才得以從61年一月後陸續遣返原籍。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Gu | 徐岑子 | ---- |
董建義 | 楊皓宇 | ---- |
小李 | 盧野 | ---- |
連仁軍 | Renjun Lian | ---- |
李祥年 | 李祥年 | ---- |
景年松 | Niansong Jing | ---- |
程正武 | 程正武 | ----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提名 | 獲獎/提名方 |
---|
2010年9月 | 67屆影片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 提名 | 《夾邊溝》 |
(獲獎記錄參考資料來源)
幕後製作
拍攝背景
《夾邊溝》是王兵拍攝的首部故事片,根據楊顯惠小說《告別夾邊溝》改編,由中國、中國香港、法國和比利時四地聯合製片。
影片故事發生的時間太過久遠,進入這個題材並不容易。另外資金也是一大難題,整個劇組幸運地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來自法國、比利時等地的資金提供了許多援助。此外,在非常荒涼的戈壁拍攝也是對劇組成員的挑戰。王兵選擇了從70歲到20歲的20多名演員,除了有幾個是電視劇演員,其他就是當地的農民和對表演有愛好的業餘演員。
雖然影片改編自小說,但王兵耗時三年尋訪當事人,力圖在這部劇情片中展現屬於紀錄片的真實與真誠。
拍攝過程
《夾邊溝》從2004年起開始籌備,經三年的素材收集、劇本創作,2008年10月開始拍攝,2009年1月完成,歷時75天。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Wil Productions | Les Films de L'Etranger |
Entre Chien et Loup[比利時](co-production) | Arte(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
| Fonds Sud Cinéma[法國](supported by) |
Région Alsace(supported by) | La Communauté Urbaine de Strasbourg(supported by) |
Fondation GAN pour le Cinéma[法國](supported by) | Centre du Cinéma et de l'Audiovisuel de la Communauté Française de Belgique[比利時](supported by) (as as Centre du Cinéma et de l'Audiovisuel de la Communauté française de Belgique et des Télédistributeurs wallons) |
Hubert Bals Fund[荷蘭](supported by) | |
上映日期
地區 | 時間 |
---|
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 | 2010年9月6日 |
加拿大(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 2010年9月15日 |
巴西(聖保羅國際電影節) | 2010年10月22日 |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電影節) | 2010年11月19日 |
(製作發行參考資料來源)
影片評價
這是一個來自中國的很有力量的驚喜電影,這個電影還和文學傳統相連,類似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學風格,同時還有俄國作家索爾仁尼琴的作品,影片是一個對那些被人們遺忘的往事的紀念。(《丹麥政治報》評)
一個非常非常優秀的電影,很有可能在電影節上有所斬獲,影片對中國這個特殊的題材做了通俗的展示,因此人們很容易理解。影片圖像非常優美,同時含蓄克制。(《法蘭克福德國日報》評)
《夾邊溝》是一部讓人們有機會去發現一些從來不知道的新事物的影片。影片中發生的一切很讓人難過,這是獻給那些受過苦難的人,因此拍攝這部影片很有必要。(《斯洛伐利亞日報》評)
《夾邊溝》是一部冷峻、直接的電影,幾乎沒有任何迴避地回顧了那段歷史。王兵將紀錄片創作的美學引到故事片中,用獨特、自信的視聽語言展示了在1960年前後,人間地獄一般的夾邊溝勞改農場發生的故事。最大的意義在於,用電影的方式直面了那段歷史。也許這不是事實的全部,但足以讓人難以忘記。(新浪娛樂評)
電影裡完全“實景重現”的表現方式,或許的確逼真到令觀者腸胃不適的程度,然而更需要我們痛切體認的是,電影裡所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完全、真實地發生過,紀錄、正視這些往事,至少可以讓那些逝者的生命不再如生前那樣卑賤、不再令他們的犧牲毫無意義。而狹義的、廣義的“倖存者”們,也能藉此哀悼、反思、警醒,而非只能選擇鴕鳥般的遺忘。(網易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