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歲月

失去的歲月

《失去的歲月》是一部在小說閱讀網連載的小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失去的歲月
  • 作者:劉路橋
  • 小說進度:連載
  • 連載網站:小說閱讀網
小說類型,內容簡介,詩歌內容,詩歌作者,創作背景,詩歌賞析,

小說類型

都市小說

內容簡介

本小說是一部根據一定的歷史環境,虛構出來的作品。小說主人公叫秦之恆,他曾參加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他作戰勇敢,為人正值,愛憎分明。然而就是因為他的這些性格,使他在建國後受到小人的誣陷,社會的衝擊,以致家破人亡。最後他不得不一個人躲進了渺無人煙的太行山里,與世隔絕,一個人在孤獨與痛苦中生活著。然而,他後半生的命運又是什麼呢?與其說是社會拋棄了他,還不如說是他拋棄了社會。本小說主要是揭露人性……

詩歌內容

失去的歲月
不像丟失的包袱,
可以到失物招領處找得回來,
失去的歲月,
甚至不知丟失在什麼地方--
有的是零零星星地消失的,
有的丟失了十年二十年,
有的丟失在喧鬧的城市,
有的丟失在遙遠的荒原,
有的是人潮洶湧的車站,
有的是冷冷清清的小油燈下面;
丟失了的不像紙片,可以揀起來,
倒更像一碗水投到地面被曬乾了,
看不到一點影子;
時間是流動的液體--
用篩子、用網,都打撈不起;
時間不可能變成固體,
要成了化石就好了,
即使幾萬年也能在岩層里找見;
時間也像氣體,
像急馳的列車頭上冒出的煙!
失去了的歲月好像一個朋友,
斷掉了聯繫,經受了一些苦難,
忽然得到了訊息:說他,
早已離開人間。

詩歌作者

艾青,1910年3月27日生於浙江金華,現代文學家、詩人。
1928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院。1933年第一次用筆名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從事革命文藝活動。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大堰河》。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曾赴黑龍江、新疆生活和勞動,創作中斷了二十餘年。1979年平反後,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心副會長等職。1985年獲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勳章。
1996年5月5日凌晨4時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歲。

創作背景

詩人艾青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曾赴黑龍江、新疆生活和勞動,創作中斷了二十餘年。直到1976年又重新執筆,出現了創作的另一個高潮。《失去的歲月》是艾青1978年復出詩壇後所作,在詩中,他沉痛回顧了自己被流放大西北二十多年的辛酸歲月。

詩歌賞析

對於熱愛詩歌創作的艾青來說,那段被流放的歲月在他心中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傷痕。二十多年占去了他四分之一的生命,當他回憶起那段歲月時,沉痛之情便通過筆端流溢於紙上。

艾青把親身經歷過的生活都寫了進來。“喧鬧的城市”,“遙遠的荒原”,“人潮洶湧的車站”,“冷冷清清的小油燈下面”,通過空間上的延伸來闡述時間流逝的過程,充分流露出詩人對“失去的歲月”的悲痛與無奈。

艾青用最質樸無華的語言寫出了最真摯動人的情感,他將“無形的歲月”與“有形的物體”進行對比,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把“失去的歲月”比作“一碗水投到地面”,“流動的液體”,“氣體”,“急馳的列車頭上冒出的煙”……在詩的最後,詩人把失去的歲月比作一個朋友,“斷掉了聯繫,經受了一些苦難,/忽然得到了訊息:說他/早已離開人間”。通過這些比喻,詩人將深藏於內心的無形情感轉化為有形的具體事物,從而深深地引起讀者心靈的共鳴。激起讀者內心悲嘆“歲月匆匆,往日不再”的無奈情絮。

每個人都曾有一段逝去的歲月,每個人都有一份難捨的情感,通過此詩,我們不僅讀懂了詩人的內心世界,同時也喚起了我們對過去的一種懷念與追憶,這就是這首詩歌的魅力所在。失去的歲月如同天邊的雲彩,不經意間在我們的身邊飄然而過。當我們回憶起那段歲月的時候,才會發現那段歲月已經離我們遠去。剩下的只是一些殘碎而又哀傷的記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