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陽系物理學
- 外文名:solar system physics
- 所屬學科:物理學
- 誕生時間:十九世紀後半葉
學科歷程,發展趨勢,參考書目,
學科歷程
至於太陽本身﹐由於它具有豐富的物理內容和顯而易見的重要性﹐已經形成一個獨立的分支。太陽物理學。太陽系物理學一般包括以下一些分支﹕行星物理學﹐是太陽系物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九大行星及其衛星進行物理方面研究的學科(見行星物理學)﹔彗星物理學﹐利用天體物理方法﹐研究彗星的物理結構和化學組成﹐探索彗星本質﹔行星際空間物理學﹐研究行星際物質的分布﹑密度﹑溫度﹑磁場和化學組成﹐包括黃道光和對日照。其中流星天文學是用天體物理方法包括雷達和火箭觀測研究流星﹐以了解地球大氣的物理狀況﹐特別是研究行星際空間流星體的大小﹑質量﹑分布和運動規律﹐而隕星學則是研究隕星的化學組成和物理特性﹐二者對宇宙航行和天體演化問題都有重要意義。
1609年﹐伽利略首先製成折射望遠鏡並用於天文觀測﹐他看到月球上的山脈和平原﹑金星的盈虧﹑木星的四個衛星等天象。後來許多天文學家對太陽系天體作了大量的觀測和研究﹐為太陽系物理學的建立創造了條件。
從十九世紀後半葉起﹐天文學中廣泛套用了分光術﹑測光術和照相術﹐這些觀測手段也被用來觀測研究太陽系的天體﹐太陽系物理學便從此誕生了。二十世紀上半葉射電天文方法在行星研究的領域裡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途徑﹐採用這種觀測手段測量了月球表面的射電輻射﹐並發現了木星﹑金星和火星發出的射電波。
發展趨勢
三百年來的地面觀測取得了相當多的成就﹐但是太陽系物理學的突飛猛進則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的事。由於空間天文技術的發展﹐這門學科變成了當代科學研究最活躍和最前沿的領域之一。新發現紛至沓來﹐舊觀念迅速過時。這是因為﹐一方面空間探測能以地面觀測無法比擬的精度研究太陽系天體﹐例如行星際探測器“水手” 10號所攝的水星逼近照片的分辨本領為地面最佳望遠鏡所攝照片的5﹐000倍﹐月球樣品的電子掃描顯微照片使得分辨本領比地面望遠鏡所攝照片提高10倍﹐等等。另一方面﹐由於空間科學的發展﹐對於太陽系一些天體來說﹐天文學不僅是一門觀測的學科﹐而且也變成了一門實驗的學科。諸多學科的專家密切合作探討太陽系天體的物理性質﹐也是太陽系物理學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
參考書目
J﹒C﹒Brandt and P﹒W﹒Hodge﹐ Solar System Astrophysics﹐McGraw-Hill﹐New York﹐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