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城(中國太陽城)

太陽城(中國太陽城)

中國太陽城。位於山東省德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與陵城區交界處、不是一個受到官方承認的概念,一般只出在城市的宣傳手冊里。一般認為是日照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太陽城
  • 所屬地區:山東省
  • 下轄地區:莒縣、五蓮、東港
  • 地理位置:山東省日照
日照,簡介,德州,西昌,

日照

從歷史文化和遠古太陽崇拜的角度講,山東省日照市是“東方太陽城”、“中國太陽城”。
日照地區包括莒縣、五蓮、東港和嵐山等區縣。
該區域在夏以前為贏姓少昊、伯益之國,夏代為九夷之一,商代稱人方,屬青州姑幕國。清雍正《莒縣誌》記:莒地“唐虞以前無考,商(屬)姑幕國。此侯國也,殷爵列三等,而姑幕實侯此土,僅見之漢史中”。在西周時屬青州。《周禮》曰:“正東曰青州,其山鎮曰沂山,其澤藪曰望諸,其川淮、泗,其浸沂、沭……”。在秦時屬琅琊,漢代為海曲,取其海隅之意。在宋時設日照鎮,明嘉靖《青州府志》載:“以瀕海日出處故名”。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3年)《日照縣誌》載:“日出初光先照”。隨後,元、明、清皆因之。
日照地區有著深厚的太陽崇拜歷史、習俗和傳統。
山海經》記載,遠古時期羲和就在山東東部叫湯谷的沿海地區祭祀太陽神。
莒縣凌陽河出土的“日火山”和“日火”陶文以及陶器上出現的大量太陽紋,都充分證明日照地區東夷先民的太陽崇拜傳統。《後漢書,方術列傳,趙彥》記載:莒有五陽之地:城陽,南武陽,開陽,陽都,安陽等地名,都是古莒國太陽崇拜的直接證據。
莒縣博物館蘇兆慶先生在“夷人崇日與秦始皇東巡琅琊”一文中說:“特別是東夷民族對太陽神的崇拜更有其悠久歷史傳承,不少有關太陽來歷的神話故事廣為流傳於民間”,“主要崇拜太陽的少昊羲和族,居住在湯谷(亦稱暘谷)一帶,是太陽神賜福下民的聖地”。“用史跡和考古資料對這些古代神話進行印證,可能湯谷就在東海之濱的琅琊一帶。這裡的先民早在5000年前,就已掌握了用日出方向判斷四時,並將這種原始曆法用於發展農業和航海事業”,“祭日活動,解放之初,莒地依然流行”。pksuncity平台
太陽城太陽城
追溯骨刻文字的始創探討太陽文化的起源。有人說“ ”、“ ”似甲骨文“旦”的字形,象太陽從地面剛剛升起的樣子。意思是:天亮,破曉,夜剛盡日初出時,這就更加切近。但並未說明理由。
筆者認為,這是一個“旦”字。但並非“日、火、山”說,而是“日、水、山”說,沒有“山”的“ ”更是一個確切“旦”字。
《蒙山觀日出》、《泰山觀日出》、《榮成石島觀日出》幾幅照片足以說明其中的道理。前兩幅照片均是在高山上觀日出,一輪紅日從大海上冉冉升起,金色的光芒被大海托住,形成一個巨大的金盤,烘托著太陽,大海之濱是連綿起伏的山峰,山峰又像是托起大海,十分美麗而壯觀。紅日,大海,山峰,這一畫面,恰如陵陽河“ ”的圖像。而《榮成石島觀日出》又恰如《蒙山觀日出》的上部,極像“ ”的符號。“月本無今古”,太陽難道不也是如此?今人看大海上的日出,與古人看大海的日出,感受理應相同。一組日出東方的照片,足可以揭開陵陽河符號的謎底。
蒙山看日出蒙山看日出
但是,“日、水、山”為何是個旦字?從骨刻文的眾字的演變,即可以推知旦字的演變。眾的本義是表示人多,不需要人上面的一橫或是一個日字,於是後來只剩下三個人字。旦字表示日出,不管太陽是從哪裡升起,從海上,從山峰上,或是從地平線上,都是日出。所以,下面的山後來被省略了。既然水平線上的日出與地平線上的日出都是日出,一橫書寫起來更加方便,因此,“ ”的符號進一步簡化,大海上月牙形的光波被一橫取代。由甲骨文可知,為了書寫的方便,甲骨文的旦字下面已經改成了口字,改成一字就更便於書寫了。唐蘭先生的“ ”符號簡化說是頗具道理的。
日食過程日食過程
隸_篆_金_甲骨文_骨刻文_骨刻原圖隸_篆_金_甲骨文_骨刻文_骨刻原圖
漢字從東夷骨刻文殷墟甲骨文、金文的演變,聯繫對日出的觀察與攝影,成為解開陵陽河神秘符號之謎的金鑰匙。
大陽文化歷史久遠,而莒縣“ ”、“ ”圖像符號的發現給人們以啟示,這就是5000前年東夷人對日出景觀的描述。誰會知道太陽文化的發源地嗎?筆者從骨刻文的破譯和研究得出結論:太陽文化在這裡起源。(引自:丁再獻《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第十九章第一節第八篇第689頁)
隸_篆_金_甲骨文_骨刻文_陶文隸_篆_金_甲骨文_骨刻文_陶文
日照有一個民俗節日叫太陽節pksuncity。每年的農曆六月十九,農民把新收穫的麥子做成太陽形狀的餅,供奉太陽,感謝太陽給了大地陽光,讓農民獲得了豐收,據說 後來這餅越做越大,厚的就叫鍋餅,薄的就叫煎餅,這就是山東大煎餅的來歷。1992年,日照人自己作詞譜曲,由著名歌唱家范淋淋演唱的<<這是太陽升起的地方>>獲得全國新歌比賽大獎,被中央電視台選項為每周一歌."
天台山因《山海經》中的記載而得名。《山海經》記載:“大荒之中有山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東南海之外,泔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於甘淵”。
天台山主峰海拔258米,面臨大海,是觀東海日出的最佳位置。風景區環繞在群山之中,山巒起伏,鬱鬱蔥蔥,山下河流交錯,稻田縱橫。天台山上有羲和部落遺址、太陽神石、太陽神陵遺址、女巫墓、祭祀羲和與女媧的老母廟和老母洞、老祖像、大羿陵和嫦娥墓、女媧補天台與神鰲、天然東方神龍、魁星閣遺址與獨占鰲頭石刻、忘憂谷、秦始皇賜名的望仙澗、東方朔記載的東方玉雞等眾多遺蹟與傳說。天台山歷來有天台八景之說:八景分別是東海日出、太陽神石、獨占鰲頭、東方神龍、女媧補天、老祖象、太公避紂處和秦皇望仙台
天台山上除了留有大量遠古遺痕之外,山下周邊村莊還保留了眾多的太陽崇拜習俗與傳說。山下下元一村村民秦鴻才先生(先旅居澳大利亞)在《家鄉那棵古老的銀杏樹》一文中寫到:
我的老家就在日照市濤雒鎮的鳳凰山下。小時候經常跟爺爺到鳳凰山上去玩,那棵狀如華蓋的古老的又高又大的銀杏樹是我的最愛。在那棵樹下,有我童年時和小夥伴捉迷藏時留下的一串串腳印,也有我少年時代獨自徘徊樹下時留下的對未來的憧憬和粉色的夢想。那時一直想知道那么古老的一棵樹到底是誰種下的,但村里沒有幾個人能說得上來。我爺爺說那是姜太公到東海之濱來避紂時種下的,算起它的年齡,比莒縣浮來山的銀杏樹還要古老呢。我當時對姜太公,對“避紂”一無所知,但爺爺是我心目中的英雄,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他說的話我全信。後來聽朋友說銀杏樹在文革中被砍伐掉了,我就像失去了爺爺一樣難過。我那金色的童年再也難以找回了,嗚呼哀哉!我那如爺爺般古老的銀杏樹呀,魂兮歸來!
記得鳳凰山之西側的山叫財山,說財山風水極好,東向大海,背靠磴山,山上有老祖和太陽石,左有太陽神陵,右有雞呴呴嘍山,紫氣東來,山清水秀,是他在日照一帶能看到的最好的風水寶地,將來必定有大貴人出現。再說,山中的望仙澗還是先祖秦始皇所賜呢。爺爺說,財字太土,就叫鴻才吧。我覺得在自己身上倒沒啥靈驗,不過山下濤雒鎮歷來為繁華商埠及鎮上出了個世界級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倒是事實。
爺爺說的所謂老祖是財山西南面山谷中的一個石人頭像,又高又大,我小時經常爬到石像的頭上看風景,有時還學著孫悟空在上面撒尿,海風吹來,十分愜意。最初我不知是石人像,只覺得是一塊又高又大的石頭,很好玩。但我爺爺說那是石祖像,是比秦始皇還要早的遠古老祖宗留下的,因為石像下面畫著一個圓形太陽,一定是太陽神或者是太陽女神的男人了。可能是年代久遠風雨侵蝕的緣故吧,石像的面部有大部分地方已經脫落,只有仔細觀察並加一點想像才能看得出來是個人的頭像,因此爺爺的這一說法村里沒有幾個人信,但是我信。後來再也不敢到石祖像頭上去玩了。
太陽神陵是啥樣沒印象,我爺爺說太陽神陵實際上是一堆亂石,但因其周邊有岩石形成環狀和放射狀的光芒,所以他將其稱為太陽神陵。這是我爺爺的發明,村里人將其叫做亂石崗。現在我才知道古人最初的墳墓就是在死者身上堆放石塊,以防野獸,這大概就是墓葬的前身吧。
儘管多年沒回家鄉了,那太陽石和雞呴呴嘍山倒是經常出現在腦海里,睡夢中。太陽石實際上就是一塊圓形巨石,孤零零地立在山頂上,對少年時的我的確具有非常的吸引力,正不知誰有那么大的力氣將它搬到山頂呢。當時我覺得那一定是神仙所為了,因此經常到太陽石下假裝睡覺,以求夢中能遇到神仙,傳授我一兩件寶貝或法術。後來屢試不靈,非常喪氣,自覺一定是不為神仙所看中,後來也就失去了信心。我問爺爺太陽石是哪位神仙創造的,爺爺說可能是盤古開天闢地時所造,可能是女媧補天石時剩下的巨石,也可能是大羿從天上射下來的一個太陽變成的,不見太陽石上還有箭痕?
站在財山頂上向北望去,雞呴呴嘍山活像一隻引頸長啼的雄雞,威武雄壯,難怪人們將它叫做雞呴呴嘍山呢。爺爺說,遠古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將大地曬得都乾裂了,寸草不長,顆粒無收。人們便在山頂祈求天神。天神派他的兒子,一個善用弓箭的勇士叫大羿,到下界來射掉了九個太陽,最後一個太陽嚇的躲在東海海底再也不敢出來。人們沒有了光明和溫暖,也無法生活,便再來求天神。這次天神派的是一隻能通太陽語的玉雞。玉雞告訴太陽,天神已赦免它的一切過錯,讓它出來為人類服務。但太陽害怕大羿的神箭,說只有玉雞給它作保,它才敢出來。這樣,玉雞就在雞呴呴嘍山頂安家,每天早上都將太陽從東海中喚出來。這個故事在我幼小的心靈中留下極為震撼的印象,以後我經常纏著爺爺重複這一美麗的故事。
我還記得山下有一個老母廟和木刀殺人的故事。說的是老母廟年年都有廟會,但有一年廟會上一個戲子用木刀將另一人殺死了,從此老母廟就敗落了。但我爺爺說,他的爺爺告訴他實際上老母廟的前身是一老母洞。老母洞坐西朝東,洞口狹窄但洞內深邃高大,裡面供奉的是老母娘娘。我爺爺的爺爺曾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每當春分秋分時節,太陽就能照到老母娘娘的石像上,豈不是神跡?我知道西方好像也有這樣的現象。老母娘娘有求必應,甚是靈驗,因而歷朝歷代香火不斷。晚清年間老母洞不知因何故塌陷,石祖像丟失。後來人們在老母洞附近建了老母廟,仍然是有求必應,香火不斷,直到木刀殺人的故事發生才衰敗下來。
太陽石之南,老祖像之東有一高峰,山名已記不清了。只記得站在山頂可以看到東邊的大海、鳳凰山上的銀杏樹以及四周的景色。我最喜歡看的是太陽從東海中露出臉面,霞光爬上銀杏枝頭的時候,那種碧波萬里,霞光千條,蔚為壯觀的景色。陰雨天氣時,海上來的水汽在山間繚繞,風起雲湧,亂雲飛渡,松濤陣陣,細雨靡靡,好一幅仙山瓊閣。當時我認為這一定是世界上最美的仙境了。秦始皇稱這裡為望仙澗,神仙不在這裡,又能在哪裡呢?
記憶的長河打開就難以收住。我經常懷念我的爺爺,他是個落魄的不得志的秀才,但在村里威望很高,看風水很有名氣,也很有學問,村里人遇到什麼難處總是喜歡找他求教。爺爺經常說他要寫一本關於財山的故事書,但歷經戰亂,流離失所,最終沒有寫成。如今我也到了爺爺的年齡,很想回老家看看,去看看那生我養我的多少年來魂牽夢繞的故鄉。銀杏樹已亡,太陽石、雞呴呴嘍山、石祖像應該還建在吧。老母廟已去,廟址應存吧。今天是爺爺去世60周年,聊寫幾行,也算是對爺爺,對家鄉那棵古老銀杏樹的紀念吧。
國內外考古專家、旅遊專家和各級政府充分肯定山東省日照市作為中國太陽城的地位。
《山東省1996-2010年人文自然遺產保護與開發規劃綱要》將日照列為“東夷文化區”。綱要中指出“該區包括臨沂日照等市,是東夷文化區的中心地域,齊魯楚文化的交匯地。保護開發要突出遠古文化和山水港灣風光特色”。具體包括“保護開發東夷文化遺址;在東海峪設立考古實驗區;擴建莒縣博物館,反映莒文化和魯東南文化”等措施。
《山東省海洋經濟十一五發展規劃》中強調要“重點抓好青島海洋極地世界、中國海軍博物館擴建改造工程、嶗山旅遊度假區、蓬萊水城、煙臺海濱、威海榮成天鵝湖度假區、日照太陽城主題度假區等區域的開發建設,實現旅遊產業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由單一觀光產品向多元產品的轉化,提升旅遊產業水平。搞好青島、煙臺、威海、日照遊船專用碼頭建設,開闢海濱各城市之間的觀光旅遊線。策劃組織好青島啤酒節、煙臺葡萄酒文化節、榮成漁民節、日照太陽節等有影響的節事活動”。
北京旅遊學院著名旅遊規劃專家楊乃濟教授於2000年說:“國際通行的海濱旅遊地的三大賣點是“沙灘”,(Sandy-beach)、“陽光”(Sun)、海水(Sea)。由於這三個英語辭彙起首的字母都是“S”,所以合稱之為“3S”。許多知名的海濱旅遊地贏得美譽,幾乎都得益於“3S”中某一兩方面的優勢;如廣西北海以其十里銀灘號稱“天下第一灘”,海南三亞亞龍灣則以其沙質優良海水清澈揚名於世。儘管我國擁有1.8萬公里海岸線、5000多個沿海島嶼,但在三個“S”上拔盡頭籌的,日照市是絕無僅有的一個”。
“要使旅遊業成為日照市新的經濟成長點和未來的支柱產業,日照市旅遊定位於:擁有太陽品牌的,獨具特色的海濱度假旅遊。實現這一成長目標的手段是:(1)以創建“太陽城”主題公園和舉辦一年一度的盛大的國際“太陽節”旅遊節慶活動樹立品牌贏得專利。(2)以歐洲“四海”(地中海、黑海、愛琴海、亞得利亞海)的四個世界聞名的海濱旅遊的勝地為藍本的全新創意,創造四海集萃的海濱景觀,確立日照海濱旅遊高品位的創新特色”。(著名旅遊學家楊乃濟教授談日照市旅遊發展戰略)
國家旅遊局計財司魏小安司長於2003年指出:“日照有人提出搞太陽文化旅遊,這可能成為一個好產品。因為世界各個民族都有過太陽崇拜。搞太陽文化旅遊,日照本身就變成了資源了。目前我們搞太陽文化關鍵是選好切入點。能否想辦法把太陽文化轉化一些形象,開展一些活動,這樣日照本身的總體形象就可能樹立起來”。
山東省旅遊局李德明局長在2003年也認為:“世界上太陽文化積澱深厚,太陽崇拜普遍。日照有太陽文化背景,太陽文化旅遊是個獨特的產品,同意建太陽城,辦太陽節。可先辦太陽節,太陽節搞起來也,就逼著建太陽城,市場需要了,太陽城的投資者就會脫穎而現”。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吉良新 和儀孝法教授認為:“這一命名的由來使日照擁有了“中國太陽城”的專利。儘管日照市的全年光照時數未必居於全國之首,但擁有“日照”之名,就使她成了普天之下陽光最為燦爛的海濱!”

簡介

中國的太陽城有三個,一個是山東省日照市的“東方太陽城”,一個是四川省西昌市,還有一個是山東省德州市

德州

2005年9月16日,德州市被中國太陽能學會、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太陽能熱利用專業委員會聯合授予“中國太陽城”稱號,成為中國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城市,並於2008年成功獲得第四屆世界太陽城大會舉辦權。大會開幕式上,國家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授予德州市“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築套用示範城市”稱號,並頒發獎牌。
2005年9月16德州被授予“太陽城”稱號2005年9月16德州被授予“太陽城”稱號

西昌

在西昌,一年365天,無雨日多達250餘天,全年日照數多達2400小時,比同緯度以東任何地方都多,稱它為“太陽城”,名副其實。
西昌地處川西南、川滇結合部,位於東經101°46’~102°25’、北緯27°32’~28°10’之間,境內山巒疊嶂,溝谷縱橫,地勢由北向南傾斜。由於海拔高,緯度低,日照時數多,紫外線強,風速大,水氣蒸發大,濕度小,霧日極少。又由於受季風氣候影響,乾雨季分明;氣溫年較差小,日較差大,年平均氣溫變幅僅為13°,是我國全年氣溫變化最小的地區之一。
冬半年受極地大陸氣團影響,高空為南支西風氣流控制,西風氣流本身水氣含量少,加之西風氣流越過西部橫斷山以後的下沉增溫作用,形成西昌冬半年空氣乾潔、雲雨稀少,晴天多、日照時數多,因而有“冬無嚴寒春溫高”的氣候特點
同時,西昌作為一座氣候極佳的旅遊城市,嚴冬時節,西昌卻艷陽高照,風和日麗,山青水秀,溫暖如春。很多外地遊客紛紛選擇西昌作為自己寒假旅遊的目的地,甚至“去西昌烤太陽”也成為了驢友們的常用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