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藥用,觀賞,研究,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0-15厘米;根垂直直伸,在根頭頂端發出少數(1-2個)或稍多數的弧形彎曲斜升的莖。莖淡紫紅色或褐色,被稠密或稀疏的貼伏的短柔毛。基生葉卵形、寬卵形或橢圓形,長2.5-3.5厘米,規則二回羽狀分裂,一、二回全部全裂。一回側裂片2-3對。莖葉與基生葉同形並等樣分裂,但最上部的葉常羽裂。全部葉末回裂片披針形、長橢圓形或斜三角形,寬1-2毫米。全部葉兩面被稀疏或稍多的短柔毛,基生葉的葉柄長1-3厘米。
頭狀花序單生枝端,或枝生2個頭狀花序。總苞淺盤狀,直徑約1.5厘米。總苞片約4層,中外層線形和披針形,長4-5.5毫米,內層長橢圓形,長6.7毫米,中外層外面被稍密的短柔毛,內層無毛或幾無毛。舌狀花粉紅色或白色,舌狀線形,長約2厘米,頂端3淺裂齒。管狀花黃色,花冠長2.8毫米,頂端5齒裂。瘦果長1.2毫米,有3-5條翅狀加厚的縱肋。冠毛芒片狀,4-6個,分離或僅基部稍連合,不等大亦不等長,最長的達1毫米,最短的長僅0.1毫米;全部芒片集中在瘦果背面頂端,而瘦果腹面裸露,無芒片。花果期6-9月。
生長環境
太行菊分布區分別為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焦作、新鄉氣候特點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熱,秋涼春早,年均氣溫14℃;7月最熱,平均氣溫27℃;1月最冷,平均氣溫0.1℃;最高氣溫42.8℃,最低氣溫-21.5℃,年均降雨量650毫米,年均濕度68%,年均無霜期220天。年均日照時間約2400小時山西陵川屬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年均無霜期160天,年均降雨量600-700毫米。年均氣溫7.9℃左右.歷史上極端最低氣溫-26.2℃.年活動積溫3763℃,年均日照時間2480小時。季節變化明顯,冬季乾燥寒冷,春季多風乾旱,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涼少雨。
分布範圍
太行菊分布於中國南太行的山西(陵川、晉城)、河南(濟源、焦作市雲台山、新鄉輝縣)。生於山坡岩石上。
主要價值
藥用
太行菊的花經水蒸、陰於具有清肝明目,清熱潤喉的功效。
觀賞
太行菊的花初開時為淡紫色,完全綻放後為白色,花的直徑達4-5厘米,當秋季到來時,置身於群山峻岭中,便會看到懸崖峭壁上隨風搖曳、楚楚動人的白色太行菊,其花期長達3-4個月,每朵花可持續開放20天左右.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研究
太行菊由於其生長的環境十分惡劣,其種群不易繁殖,為了擴大其種群數量,應對太行菊進行科學研究。如建立太行菊細胞懸浮培養體系,使太行菊屬與菊科其他屬的二倍體野生種雜交親和性較好.並通過體細胞融合等現代生物學技術的研究。獲得屬間雜種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因此在遺傳育種和園林套用上太行菊都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還通過最佳化太行菊SRAP-PCR反應體系條件,為太行菊遺傳多樣性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保護級別
保護級別:該種列入中國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Ⅱ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
保護措施:太行菊是中國特有種,為中國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生長於海拔500米以上的峭壁或裸露的石灰岩上,因其獨特的生境而成為自然界的一大景觀,有“一夕秋風天下涼,露重霜寒菊花香”的美譽。鑒於此,要加大對太行菊的保護力度,併合理開發利用。首先,通過對太行菊生殖生物學特性的研究,了解太行菊大小孢子發生、雌雄配子體發育特點、花粉發育及胚胎的發育過程。從而達到擴大太行菊種群數量的目的:同時在不減少野生資源量的情況下,運用組織培養、遺傳育種等現代生物技術進行太行菊人工繁育,並且逐步推廣作為花卉栽培,變野生為家庭種植,擴大其種群數量及分布區域,使其在藥用和觀賞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其次,還要保護種群生境,加大宣傳力度,杜絕人為採摘及生境破壞,提高全社會對野生植物的認識,從而使野生植物的生境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護。
物種現狀:太行菊調查範圍在中國河南省和山西省境內海拔500-1200米的太行山上,為條帶狀狹窄分布區。分布區地勢險峻,多為環狀陡峭山體。焦作市雲台山風景區太行菊呈間斷零散分布,每平方米山體有1-2株。新鄉輝縣、山西陵川每平方米山體有9-12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