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禾曲經》是中國白酒行業現存的“最早的制曲歌訣”,還原後曲經經文全篇共十五段、涵蓋制曲傳統工藝全部流程的曲經,囊括了中國白酒制曲的精髓,填補了作為麴櫱發源地的中國白酒業資料性的空白,是研究中國傳統釀酒技藝的重要文獻。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太禾曲經
- 作品別名:太禾曲經
- 創作年代:明末
- 作品出處:泰安作坊
- 文學體裁:歌謠
- 作者:釀酒工人
出土,復原,首次亮相,曲經正文,射洪汲曲,捨得·經義,價值與意義,
出土
2007年,四川省文物考古部門對沱牌捨得酒業的泰安作坊進行了考古挖掘。在歷時兩個月的發掘中,出土了大量明清珍貴的釀酒遺蹟和遺物——各種釀製和飲用白酒的器皿。伴隨勘探進度的推進,在一口明代窖池遺址的一角,工作人員竟意外地發現古人釀酒麴塊的殘跡,還有一些關於制曲的殘卷碎片。這一發現令在場所有人興奮不已。只要能解密這些早已風化的古代曲塊的配料成分以及還原殘卷碎片上的文字,便有可能根據流傳於世的歌謠按圖索驥,真實還原沱牌捨得千年制曲工藝的價值精髓。
復原
2011年,經過包括四川省文物考古部門、射洪縣當地文化工作者和沱牌捨得酒業的共同努力,根據發掘現場殘存的曲塊和殘卷的碎片,那些反覆被傳唱的神秘“歌謠”——沱牌捨得傳承近千年的制曲工藝終於被成功還原,並被正式定名為《太禾曲經》;自古流傳於民間的制曲歌謠,第一次找尋到自己的歷史衣缽,塵封地下400餘年的古老秘籍,也得以重見天日。至此,擁有3000多年歷史、璀璨的中國白酒文化皇冠上又增添了一顆閃耀的明珠。訊息傳出後,所有人都倍感震驚與興奮。
首次亮相
2011年12月12日,“中國白酒金三角·遂寧沱牌捨得詩酒文化名鎮建設啟動暨沱牌捨得自動化灌裝中心奠基儀式”在沱牌捨得生態釀酒工業園隆重舉行。作為傳承與弘揚釀酒文化的儀式——“曲宗祈福”備受矚目,而《太禾曲經》的問世,更是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
在古雅的背景音樂中,72名沱牌捨得員工子女齊聲誦讀歷史悠遠的《太禾曲經》,伴隨著學童洪亮、清脆的聲音,來自北京天壇的祈福專家身著漢服緩步登上祈福台,祈福儀式正式拉開帷幕。
《太禾曲經》這一現存的“最早制曲歌訣”,講述了擁有1300餘年歷史的“沱牌捨得釀製技藝”中,古人在制曲時的各個步驟和成曲的奧妙;它是輩輩相傳、口傳身教的古法制曲工藝跨越千年的智慧結晶。而72名學童通過這樣一種人與歷史對話的莊重方式,接受了傳統酒麴文化的洗禮和傳承。
曲經正文
射洪汲曲
酒者,蜀地之佳釀。其粹之華,全在曲法。曲無可依,儘自不同,舍糟去雜,得自微妙。古有射洪沱泉,群峰攬抱,自李唐始,厚民昌祚,天賜真如,得乎曲奧,而秘而不笈。昔春酒仍綠,家曲仍香,順國運之祺民,曠盛世之奇珍。生而靈,酒而曲,惟其精,惟其妙,惟其舍,惟其得,法傳不二,盡在“捨得”間。
捨得·經義
【舍·甄谷】
甄遴精谷入納金倉,初糧陳馥曲必濃觴。天工煉物微生德配,舍雜無吝酵孕其穰。
【得·舂搗】
爾漢我唐沱水泱泱,既舂且搗斯是一晌?緩槌流腴氣氳補和,今古一脈浸染足墒。
【舍·炒黃】
殺青炒黃同出一方,經年累月適時易香。金木水土舍火無為,妙法微熏五行繞綱。
【得·氣蒸】
泉如湛露疑落天漿,上氤下氳五蘊華芳。斂瑞散濁通貫真理,周匝合一氣吞萬象。
【舍·細磨】
晶石捭闔六穀馳張,宏微靜動輾轉生養。細研緩磨舒筋斂氣,化整成全虛消實長。
【得·攪拌】
日月相輔亦陰亦陽,渾然相參法度開張。懶攪急拌剛柔並使,萬益駢臻始滋其場。
【舍·團揉】
精氣互動順逆兩抗,因勢利導強縮弱脹。生熟相承陟罰臧否,制衡雛微初現大良。
【得·密閉】
潔靜精微承光接帳,內滋外補自護乃康。先後兩天生養息調,實生虛滅育育彰彰。
【舍·布曲】
雲行雨施堪布一方,品物流形利樂恆匡。微生增益日困而通,伏脈靈涌如體攤床。
【舍·翻曲】
否泰對置此消彼長,陽還終始陰極反陽。彼竭我盈方使不殆,翻異化同曲自通香。
【得·聚曲】
與道相追德集一裳,佳嘉互會曲聚一廊。微生廣布各植己丘,百家百姓米貝明臧。
【得·泥封】
盈不可久帛易有講,天地化育由始衰降。人智稔知曲經曲絡,泥封一隅敬候端詳。
【舍·穿孔】
陰陽輪轉雛開萬象,適機時宜造孔穿襁。微呼微吸玄通有無,周天緩疏內里大象。
【舍·曬曲】
乾坤有度櫛風朗朗,天地無礙疏日祥光。首出庶物酒骨乍現,曲啟華蓋至釀湯湯。
【得·曲成】
元者,曲善之長長;亨者,曲嘉之會會;利者,曲義之和和;貞者,曲事之乾乾。
價值與意義
“曲為酒之母。”中國白酒的歷史有3000多年,而釀酒工藝的基礎是酒麴工藝,記錄酒麴的最早文字可能是周朝著作《書經·說命篇》:“若作酒醴,爾惟麴櫱”。酒麴的生產技術在北魏時代的《齊民要術》中第一次得到全面總結,在宋代已達到極高的水平。可以說,中華民族的白酒釀造史就是一部璀璨的酒麴進化史。
“曲定酒型”。通俗而言,酒麴中由微生物發酵形成的酸酯類和微量元素,直接決定了每一瓶白酒的香型與品質。而這些占白酒2%比重的精華物質,往往取決於酒麴原料和營養構成。包括《太禾曲經》在內的古老制曲配方和工藝,為我們解密這些稀少的精華物質、塑造白酒高端品質,提供了一個可供參照和研究的珍貴“檔案館”。
凝聚了無數古人的心血、集制曲智慧大成的《太禾曲經》問世,不僅意味著沱牌捨得找尋到傳承歷史價值的根源,而且對白酒行業而言,無疑是傳統文化復興的又一次標誌性事件。從此,在中華傳統白酒文化的版圖上,酒麴正式成為獨具特色和價值意義的板塊。
在國際社會,酒麴被認作是中國白酒對世界最顯赫的貢獻。世界著名微生物學家坂口謹一郎曾說過:中國創造酒麴釀酒並推廣到東亞,其重要性可與中國的四大發明媲美。
《太禾曲經》的面世,是自古流傳於民間的制曲歌謠,第一次找尋到自己的歷史衣缽,塵封地下400餘年的古老秘籍,得以重見天日。而由此引發的中國白酒界的震撼,將掀起一波共同光大中國第五大發明“酒麴文化”強勢重生偉大復興的熱潮。
“酒者,蜀地之佳釀。其粹之華,全在曲法……”——72學童稚嫩的誦讀聲中,《太禾曲經》這一現存於世“最早的制曲歌訣”,橫空出世!猶如一部大型的歷史劇目,在中國釀酒中心之一的四川遂寧市射洪縣沱牌鎮,將傳承1300多年歷史的當地白酒釀造技藝、沱牌古法制曲工藝演繹得美輪美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