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晚眺

太白晚眺

太白樓位於濟寧古運河北岸,太白中路中段路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太白晚眺
  • 地理位置:濟寧古運河北岸,太白中路中段路北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類型:運河古景
太白樓即“太白酒樓”,是唐代賀蘭氏經營的酒樓,原址坐落在古任城東門裡(今小閘口附近)。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同夫人許氏及女兒平陽由湖北安陸移家至任城(濟寧),居住在酒樓之前,“常在酒摟日與同志荒宴”。李白去世近百年時,唐懿宗鹹通二年(公元861年),吳興人沈光過濟寧時為該樓篆書“太白酒樓”匾額,作《李翰林酒樓記》一文,從此“太白酒樓”成名並傳頌於後世。宋、金、元代對該樓都進行過重建和修葺。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開鑿濟州河時,任城城池北移今址,明代初期城牆易土為磚。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591年) ,濟寧左衛指揮使狄崇重建太白樓,以“謫仙”的寓意,依原樓的樣式,移遷於南門城樓東城牆之上(就是現今的地址),並將“酒”字去掉,更名為“太白摟”,留傳至今。太白樓建在三丈八尺高的城牆上,坐北朝南,十間兩層,斗拱飛檐,雄偉壯觀,系古樓閣式建築。上有李白塑像,碑碣林立,樓門向西,環以圍牆。600多年來,由於長年失修和歷次戰爭,遭到一定破壞。解放初在原址上重建。現在太白摟仍坐北朝南,面寬7間,東西長80米,南北進深13米,高15米,樓體為兩層重檐歇山式建築,青磚灰瓦,朱欄遊廊環繞,占地4000多千方米。二層檐下高懸一楷書匾額,上書“太白摟”三字。四周院內,松柏掩映,花木扶疏,方磚鋪地,花牆環繞,台階曲折,古樸典雅。樓上正廳北壁上方鑲有明代人所書“詩酒英豪”四個大字石刻,字型豐碩,道勁豪放;下嵌著李白、杜甫、賀知章全身陰線鐫刻的“三公畫像石”,李白居中,杜甫在左,賀知章在右,線條流暢,體態浪漫,風流典雅。
登樓晚眺,高樓聳立,車水馬龍,濟寧市容,盡收眼底。實為人們休閒之佳地。太白樓名傳於世千餘載,現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