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沖脈

太沖脈即沖脈,沖脈起於胞中,主要與足少陰腎經並行。不參與氣血循環流注。聯繫的臟腑器官主要有胞中、頏顙、唇口等。它又被稱為“十二經脈之海”、“五臟六腑之海”、“血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沖脈
  • 出  處:《黃帝內經》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1、主要病候,2、主要功能,

概念

沖脈的別稱,有充養女子的月經和胞胎的功能。

解讀

《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沖脈為奇經八脈之一,“奇”有“異”的含義,即指不同於十二經脈。奇經八脈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接隸屬於十二臟腑,也無表里配合關係,但與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聯繫密切,故稱“奇經”。沖,有要衝,要道的意思。《說文》:“沖,通道也。”言本經為十二經氣血通行之要衝,故稱為“十二經之海”。
經脈循行:
起於腎下胞中,經會陰,出於氣街,並足少陰腎經,挾臍上行,至胸中散。
分支:1、從胸中上行,會咽喉,絡唇口,其氣血滲諸陽,灌諸精。2、從氣街下行,並足少陰經,尋陰股內廉。入膕中,行脛內廉,至內踝後,滲三陰。3、從內踝後分出,行足背,如大趾內間。4、從胞中向後,行於脊內。
交會穴:氣沖(足陽明);橫骨,大赫,氣穴,四海,中注,肓俞,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幽門(均足少陰);會陰、陰交(任脈);此外,足太陰脾經絡穴公孫通於沖脈。

中醫套用

1、主要病候

《素問·骨空論》:“沖脈為病,逆氣、里急。”(《難經》:沖之為病,逆氣而里急。)
《靈樞·五音五味》“宦者去其宗筋,傷其沖脈,血寫不復,皮膚內結,唇口不榮,故須不生。”“天宦者……其任沖不盛,宗筋不成,有氣無血,唇口不榮,故須不生。”
《脈經·平奇經八脈病》:“苦少腹痛,上搶心,有㿉疝、絕孕、遺失溺、脅支滿煩也。”
根據沖脈分布和以上記載可以看出,本經病候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逆氣上沖,表現為心痛、心煩、胸悶脅脹、腹痛里急;二是生殖、泌尿系統病證,如男女不育、月經不調、遺尿等。葉天士《臨證指南》:“……不孕,經不調,沖脈病也。”

2、主要功能

沖脈的功能主要可概括為“十二經之海”、“五臟六腑之海”和“血海”。言“十二經之海”,主要是強調沖脈在十二經氣血通行、滲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沖脈與督脈、任脈同起於胞中,同出於會陰,而督脈交會於全身所有的陽經,為“陽脈之海”。任脈交會於全身所有的陰經,為“陰脈之海”。因此,沖脈通過交會任、督二脈而通行十二經氣血。同時,沖脈循行範圍廣泛,其上者“出於頏顙,滲諸陽,灌諸精”;其下者,“滲三陰”;其前者,“滲諸絡而溫肌肉”。張景岳曾對沖脈分布給予高度概括:“其上自頭,下自足,後自背,前自腹,內自溪谷,外自肌肉,陰陽表里無所不涉”(《類經》卷九)。可見沖脈有通受全身氣血的作用,故被稱為“十二經之海”,或“經脈之海”(《素問·痿論篇》),“經絡之海”(《靈樞·五音五味》)。
稱其為“五臟六腑之海”主要是概括說沖脈有秉受和輸布先、後天精氣的作用。先天精氣來源於腎,而沖脈與足少陰腎經並行於腹部和下肢部,又起於“腎下”、“胞中”,而“胞絡者繫於腎”(《素問·奇病論》)。故沖脈秉受先天精氣。後天精氣來源於胃,而沖脈與胃經“會於氣街”,“合於宗筋”(《素問·痿論》),另據《靈樞·海論》記載,沖脈之“輸”(穴),“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故沖脈也可輸布後天之精氣,以濡養五臟六腑,被稱為“五臟六腑之海”。
沖脈稱為“血海”,除說明沖脈有通行、溢蓄全身氣血的作用,還強調沖脈與女子經、孕,男子發育、生殖功能有密切聯繫。《素問》王冰註:“沖為血海,任主胞胎,兩者相資,故能有子。”只有血海充盈,女子才能“月事以時下”,男子才能“澹滲皮膚,生毫毛(鬍鬚)”(《靈樞·五音五味》)。《臨證指南》也說:“血海者,即沖脈也,男子藏精,女子系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