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宮

太昊宮

中國西北地區著名古建築群之一,原名太昊宮,俗稱人宗廟,地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西關伏羲路。一九六三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伏羲廟坐北朝南,臨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進四院,宏闊幽深。廟內古建築包括戲樓、牌坊、大門、儀門、先天殿、太極殿、鐘樓、鼓樓、來鶴廳共10座;新建築有朝房、碑廊、展覽廳等6座。新舊建築總計76間。整個建築群包括牌坊、大門、儀門、先天殿、太極殿沿縱軸線依次排列,層層推進,莊嚴雄偉,是中國國內唯一有伏羲塑像的伏羲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太昊宮
  • 地理位置:甘肅省天水市西關
  • 門票價格:無
  • 類別道教宮觀
太昊宮,建築簡介,牌坊,大門、儀門、前院,中院、先無殿,朝房,鐘樓—鼓樓,碑亭、碑廊,第三院太極殿,後院,來鶴亭,

太昊宮

天水太昊宮 道教宮觀。在甘肅省天水市西關,俗稱伏羲廟。建於明代,清代曾屢有修復。相傳古時伏羲、神農部落聚集在渭水流域的天水,後人便修廟祭祀。此宮坐北面南,前臨大街;主要建築有牌坊、大門、儀門、太極殿、先天殿、朝房、碑房、廡殿、鼓樂亭等;主體建築太極殿,面闊七間,進深五楹,重檐歇山頂,上覆琉璃瓦,背飾纏枝牡丹、龍鴟,門扇飾透花金線艾葉紋,殿內藻井頂棚等分六十四格,繪六十四卦,正中供伏羲泥塑彩繪像;先天殿內原祀神農;宮之東西各有一池,跨池建橋,池畔有亭,名曰見易。整個宮內殿宇亭檯布局嚴謹,古柏古槐蒼勁挺拔。傳說農曆三月初九是伏羲誕辰之日,每年的是日,前來朝拜伏羲及遊歷廟會的香客遊人成千上萬,熱鬧非凡。傳說相傳古時伏羲、神農部落聚集在渭水流域的天水,後人便修廟祭祀。
廟會活動
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的天水西關伏羲廟,又名“太昊宮”,俗稱“人宗廟”。每年農曆正月十六相傳是伏羲的誕辰日。每逢這個日子,天水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傾城出動,前往伏羲廟朝拜“伏羲爺”。伏羲廟臨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進四院,宏闊幽深。廟內古建築包括戲樓、牌坊、大門、儀門、先天殿、太極殿、鐘樓、鼓樓、來鶴廳共10座;新建築有朝房、碑廊、展覽廳等共6座。新舊建築總計76間。整個建築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門、儀門、先天殿、太極殿沿縱軸線依次排列。祭祀伏羲爺的日子,龐大的伏羲廟人流穿梭、人聲鼎沸,熱鬧異常。
天水太昊宮

建築簡介

太昊宮,俗稱人宗廟,座落在天水市城區西關伏羲路北。該廟坐北向南,現存建築為兩門三進,布局嚴謹規則,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主軸線。坊、亭、廡、殿疏密有致,布局對稱,主體建築前後排列在主軸線上。

牌坊

原有三座,即“開天明道”,“繼天立極”,“開物成務”牌坊。
“開天明道“牌坊在大門前,處台基之上。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創建。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秦知州李宏邀進京見回任的西寧道楊應琚書“開天明道”匾以更替已佚失的“太昊宮”匾。嘉慶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間重修,並對“開天明道”匾重新翻刻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之間得修。牌坊通高11米,面闊3間計畫10米;檐樓三架,兩級廡殿頂,累經重建,依舊呈明代建築風格。
“繼天立極”牌坊和“開物成務”牌坊,在台基前當街。前者在東,後者在西,跨街而建,兩廂對峙。東牌坊界伏羲廟東牆,西牌坊界西牆。牌坊下各立一石,銘文告誡過往行人:騎馬者下馬,乘轎者下轎,以示對伏羲的崇敬。牌坊不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創建,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嘉慶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87年)間,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間重修。1958年,天水市通行有軌電車,線路穿坊而過,為不影響運營,牌坊基座被整體加高難度1米左右。1972年4月被拆毀,明代榜書不明下落。
太昊宮

大門、儀門、前院

大門又稱正門,前門,頭門。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創建,嘉靖(公元1523),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重修。嘉慶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間由原來的3間擴建至5間,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間又重修,始成今制。面闊5間計17米進深2間計畫5.4米。 懸山頂綠瓦龍吻,質樸典雅。
儀門又稱二門,明嘉靖二年(公元1532年)創建。明榜書“文祖”清時改懸“道啟鴻蒙”匾,現懸著名書法家楚圖南的“伏羲廟”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乾隆四年(公元1739)重修。嘉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間由原3間擴建樹間,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間又重修,始成今制。懸山頂,形制和大門同,規模略小,遙相對應,構成通道式建築。惜門次間至今依舊被圍成屋舍,移作他用。
前院在大門和儀間,東西界牆。原院除連結大門,儀門次間的兩條石砌甬道和道旁列植的古柏外,別無他物。民國29年(公元1940年)國民政府這政部榮譽軍人第十三臨時教養院依院內東西牆蓋辦公用房。1989年至1990年間,天水市博物館依其舊址建成文物展覽大廳,東西各一列。

中院、先無殿

中院處儀門和先天殿後牆之間,是伏羲廟的的主體院落。先天殿居後中,東西兩側分列朝,碑廊,鐘鼓樓,構成典型的四合院。
先天殿又稱正殿,大殿.在中院後部正中,是伏羲廟建築群的主體建築.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公元1483~1484年)創建的太昊宮是其前身,但)原宮址未必是今殿址.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擴建,時榜書"先天"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嘉慶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間,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間屢經重建始成今制面闊7間26.4米。進深5間計14.05米。殿雄踞寬闊的露的台之上,莊嚴宏偉,重檐歇山大頂襯以龍吻脊,雕花天宮寶剎,顯得高貴典雅,氣度非凡,雖屢經重修依舊呈明代風貌。上檐殿身七架,下檐周匝廊,間架結構自然,比例尺度合理。正面明間,次間,盡間隔扇門窗雕以盤龍,團風,仙鶴,麋鹿等吉祥物圖案,飾以牡丹,艾葉,松枝等植物,華麗精美,因閱歷久遠,色彩斑駁,時顯蒼桑氣息。殿內伏羲聖像高3米有餘,手托八卦,目光如炬,正襟危坐神龕中,靈氣逼人。像右原有龍馬雕像,左原置河圖洛書石盤,民國30年(公元1941年)被十三臨時教養院生產合作社拆除,現已依原樣恢復。殿頂棚以井口天花和藻井在正中相伴半裝飾;井口天花鑲嵌伏羲六十四卦卦象圖,而藻井施繪河圖和伏羲先天作卦圖,將裝飾和伏羲氏的業績緊密結合,別具特色。
明月之夜,置身中院,月光從古析枝椏縫中篩落下來,銀輝瀉地,而先天殿檐牙上的老鐵鐘迎風搖曳,叮噹聲輕盈入耳猶如超入化境。

朝房

分列於先天殿前東西兩側和太極殿前東西兩側,相向對稱分布。中院、第三院都有。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創建當時有20間。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修葺6間。新建14間。嘉慶十至十二(公元1805~1807年)間重修10間,光緒十一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間改建為16間,即中院先天殿前東西各5間,第三院太極殿前東西各5間;現存太極殿東側3間,懸山頂,土木結構。1989年,天水市政府投資在先天殿露台前東西兩側重建朝房各5間,出廊式懸山頂磚木結構。
朝房是仿宮殿式建築設定的,按古代慣例,文武官員上朝前先在朝房做準備活動,或面浴或整衣冠,而後靜待金鑾殿的上朝鐘聲。文官居西朝房,武官居東朝房。伏羲廟的朝房平時閒置,舉行祭典時用以接待官員或相關人員,成為小憩用茶的場所。在清代一些潛心科舉考試的士子,借住朝房,徹夜苦讀。

鐘樓—鼓樓

分列先天殿露台東西。這是仿宮殿式建築的又一例,按古代慣例,文官上朝走西邊甬道擊鼓而進,開官走東邊甬道擊鐘而進。清嘉慶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間創建,均呈六角攢尖頂,小巧玲瓏,原來都來是封閉式的,只一面為門,現柱間的雕花窗欞已全部拆去,與亭無二雲致。
鐘樓在民國29年(公元1940年)十三臨時教養院進騅伏羲廟後,因失火被焚毀,清代的大鐵鐘下落不明。現存的鐘亭是1988年天水市博物館復原重建的。民間祀伏羲的組織“上元會‘補鑄鐵鐘一口,懸置其中。
鼓樓依舊,而鼓早已不知去向。依據採訪所知,原來鼓樓的鼓很大很響,民國33年中國戲劇學社戴涯話劇團來天水演出話劇《雷雨》,還曾借用這面鼓伴奏雷聲。

碑亭、碑廊

原在先天殿西側。創建時間不詳,乾隆《直隸秦新志.建置>提及廟內有"碑亭"據此疑創建於明代.清嘉慶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間重建,時有碑亭6所,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間改建為碑廓一列,共5間.1955年,天水師範搬入伏羲廟後,占用碑廊,將碑碣放翻另置.1990年,天水市政府投資在儀門內側東西新建碑廊兩列,共10間.卷棚頂,磚混結構,所有碑碣都得以安置。

第三院太極殿

第三院處先天殿後,內中主建築為太極殿。有側門和中院。後院相院。
太極殿又稱退殿、寢殿、寢宮‘在第三院後部正中,依“前宮後寢”慣例而建。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創建,時榜書“太極”。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嘉慶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間、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屢經重修,始成今制面闊5間計17.7米,進深3間計9.38米,單檐歇山頂下正面裝飾不及先天殿華麗,但盡間龍鳳呈祥雕刻,鮮明生動,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殿內設神龕,供伏羲聖像,比先天殿像略小而形體相似。不設頂棚,較先天蓼簡陋。近年來出看版的有關伏羲廟的書籍中多言太極殿配祀神農,實為莫大誤解,先天殿是伏羲的殿,太極殿何而能成神農的寢呢?且殿名太極,太極又與神農何涉?

後院

又稱第四個院,處太極殿後牆和伏羲城北城之間。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院內設定見易亭、水池、橋亭等,並植有花木,經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整修,成為風景幽美的園林。明胡纘宗有《與趙太史易亭小坐》詩,正是在此院中吟作的。以後逐漸廢棄。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秦州知州李宏主持重修伏羲廟時,院中的亭、池、橋不復見,亦未恢復,於是逐漸就有了陵寢之稱。民國時人稱“後陵”,認為是歸葬伏羲的地方。院內雜草叢生,大蛇屢見,人跡罕至。民國28年(公元1939年),第三十臨界時教養院進駐之後,在院內修建工房等。1995年天水師範學校遷入之後,又在這片地上修建教室等。1970年後歸部隊使用至今。

來鶴亭

在先天殿西,自成院落。亭院之東牆即廟之西牆。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秦州知州李宏主持重修伏羲廟,忽有白鶴飛臨廟柏,古人視鶴為福壽吉祥的象徵,為此建來鶴亭以資紀念。重修重情況不詳。光緒二十年(公元1900年),“隴南文宗”任其昌行生去世,學人私溢“文介公”,辟來鶴亭為生祠堂,於是亭亦被稱為任文介公祠,哈銳有聯“黛色參天有老柏;黃花滿地建新祠”即指此。民國10年(公元1921年),亭院內設存古學社和隴南十四縣縣誌編纂局。時任承允、哈二先生主講學社,傳道授業。馮國瑞、胡楚白、趙堯臣等皆為國小教員,聽講就試,後皆成學者,尤以馮國瑞最為出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