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介
太康道情是河南珍稀劇種,它歷史悠久,源於春秋遠古時代的民間戲曲藝術,分布在太康及其周邊地區。它稀有珍貴,清末至民初,是
道情戲曲成熟期,新中國成立後是道情由班社到劇團的發展期。
種類
太康道情體載種類繁多,劇目豐富,據普查統計有三十多個曲牌、
曲調,包括三大類五大品種。三大類別是:唱腔、表演、音樂、五大品種:聲腔派系、表演程式、音樂體系、曲牌子曲調、打擊樂。太康道情這些類系的形成,即有沿襲下來的民間藝術,也有姐妹藝術串插,最後形成太康道情的獨自特色。原有古裝傳統戲160多個,現代戲60多個,這些劇目在長時期的流傳中,有很多已失傳。現僅存太康道情傳統劇目七十多部,現代劇目四十多部。
現狀
太康道情譜系,有四個班,六代傳承人,再加道情音樂調式和配器的傳承人分為四個部分。現有健在名老藝人31人是道情的第四代傳承人,第五代、第六代是現太康道情劇團的主要骨幹力量。
榮譽滿載的太康道情目前由於種種客觀原因而陷入困境,黨和政府給予很多支持,做了許多發掘、搶救、繼承、弘揚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難以解決的問題。 太康道情班在鼎盛期有大大小小60多個,道情戲也在民眾中享有很高的聲譽,並流傳著不少諺語,太康也因此被譽為“道情之鄉”。
隨著文化發展的多元化、宣傳媒體的多樣化,戲劇消費層次化的格局開始出現變化,作為戲曲表演形式之一的道情戲面臨著極大的挑戰。道情劇團的生存也開始受到威脅,現在正規的道情劇團只剩下了太康道情劇團一個。劇團每年外出演出的時間多集中在春節後的三四個月,而此後的夏收秋種,許多農民出身的演員還必須回到家中種田,自然也就沒有了工資。這種窘境迫使許多藝人離開戲曲舞台,
下海經商。在劇團里曾經流傳著“演唱道情十幾年,不如離團去單幹,經商不到幾個月,超過劇團乾十年。”
為了挽救太康道情,被文化部命名為“
天下第一團”的太康道情劇團,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在縣文化局的支持下,面向市場,走上了產業化經營的路子,實現了從“事業型”到“產業型”的轉變。他們把目光盯在農村,自編自演了30多部表現農村現實生活、反映新時期農民思想感情、弘揚時代主旋律的好戲。其中有宣傳《土地法》,教育人們珍惜愛護土地的《算算這筆賬》、《換招牌》;有宣傳計畫生育,諷刺“多子多福”的《五夫臨門》等;有破除封建迷信,倡導移風易俗的《婆媳算卦》、《砸金挑》等。太康道情劇團堅持為農民上門送戲,每到一地,就與民眾打成一片,吃農家飯,住農家院,乾農家活,被老百姓親切地稱為“莊戶人家的劇團”。另外,他們還經常借演出的間隙,到當地福利院、軍烈屬家中慰問,送戲上門。最近幾年來,該團深入豫、皖、魯、蘇四省300多個縣市,演出1300多場次,觀眾達800多萬人次。他們還和市、縣電視台聯合辦節目,電視台播放的一些廣告,大多以戲劇小品出現,演員清一色都是道情劇團的,有的還是名角。不少經典的廣告台詞,成為當地人的口頭禪。
太康道情劇團團長張天印對記者說,演員客串拍廣告撈外塊,這在演藝界早已不是什麼新聞,而對道情演員來說,這是為了生存,劇團要生存,還要生存好;演員要生活,也要生活好。
太康道情劇團在當地有“金獎專業戶”的美稱,1992年,《王金豆借糧》參加全國“天下第一團”優秀劇目展演,榮獲八大獎項,劇團正式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天下第一團”;2000年,道情劇團被評為河南省文化先進集體;2001年,《富裕之後》榮獲全國第十一屆“群星獎”大賽金獎,隨後又獲得全國人口文化獎;2003年,在河南省第八屆戲曲、小品(曲藝)大賽中,太康道情劇團憑藉一部《戀歌》摘得桂冠……與此同時,道情劇團還多次應邀進京獻演,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和高度評價,深受首都百姓的青睞。
如今太康道情已被國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劇目
《
王金豆借糧》是道情傳統劇目。又名《小過年》、《皮襖記》、《李雙喜借糧》
。 劇情是:河南太康王灣村,王金豆自幼與張愛姐訂婚,不料王家遭火災而家敗。除夕,王金豆前往岳父家借年,不敢走正門,越牆至愛姐繡房。愛姐除暖酒款待,還以父之皮襖相贈。其嫂劉氏從櫃中拉出王金豆,戲謔後,取來年貨,讓其夫張廣套車送妹夫回家。
還有劇目:《紅塵》、《走娘家》
音樂分類
弦樂:道情胡、二胡、大胡、中胡;
管樂:嗩吶、笙、橫笛;
撥彈樂:瑟瑟、棕軟、三弦、箏;
打擊樂:堂鼓、大掌鼓、小鼓子、鑼(中、高、低)、鈸、鉸、鑔、魚鼓(即道情簡)、木梆、碰鈴等。
產地簡介
太康縣地處豫東平原,歷史悠久,境內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遺址,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歷史。
夏王太康曾在此築城居住,秦初置陽夏縣,故太康又有陽夏之稱。隋開皇七年,始名太康縣,沿襲到今。
太康縣總面積175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1萬畝,總人口133萬。歷史上以盛產棉花著稱,棉花色白如銀,故有“銀太康”的美譽。近年來,太康縣先後獲得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縣、全國高級平原綠化達標縣、全國秸桿養牛十佳示範縣、“中國黃牛之鄉”、“中國波爾山羊之鄉”、“中國常營油桃之鄉”等稱號。
太康縣基礎設施完善,有明顯的區位優勢。311、106兩條國道和民太路、駱通路兩條省道在太康縣城交匯,許(昌)鄲(城)地方鐵路橫穿全境。阿深高速(內蒙古阿榮旗--深圳)、周商高速(周口--商丘)、311高速公路正在開工興建,3年內將有三條高速公路穿越太康縣境,與全國高速公路網路相連,形成公路、鐵路、高速公路齊全,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太康電力資源充沛,
丹江、
葛洲壩電網高壓線路輸入境內,供電能力增強。信息通訊飛速發展,已形成了覆蓋全縣,聯絡全國,延伸海外的數位化通訊網路。
太康縣平原沃野,有豐富的棉花資源優勢。近年來,全縣棉花種植面積100萬畝,總產6000萬公斤,1997年以來棉花總產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縣(市)第一位。方圓50公里內,居住人口2000萬人,植棉面積達1000萬畝以上。
太康縣工業具有較強的後發優勢。現有紡織基礎較好的棉紡一廠、二廠,生產加工能力5萬錠。太康藥業公司主導產品
心腦康、胃泰康、
中華大蒜油丸等享譽國內外,心腦康榮獲國家科技成果獎,中華大蒜油丸出口東南亞、日本、韓國、港澳等國家和地區,受到
李長春、
鄒家華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和稱讚。太康華成汽車車輪製造有限公司年產優質汽車鋼圈10萬套,是中國二汽車輪定點廠家。
發展
道情戲是我國
黃河流域流行的一種民間小戲,它起源於唐代道士所唱的“經韻”,宋代發展成為唱白相間的曲藝形式道情鼓子詞。清代乾隆年間,流傳於晉北的說唱道情被搬上戲曲舞台,成為深受當地觀眾喜愛的一個戲曲品種。在晉北道情登上戲曲舞台前後,流行於晉西的臨縣道情也登上了戲曲舞台,流行於晉南的洪洞道情也曾在鹹豐年間和宣統年間兩度搬上舞台,但沒有能繼續下來。新中國成立以後,流行於山西晉南的河東道情和河南周口道情、山東的藍關戲等道情戲也相繼發展成為舞台劇。 道情的早期劇目內容多反映道家生活和宣揚道教教義,《經堂會》、《二度林英》、《高樓莊》等。中期劇目內容多為道家修賢勸善故事,代表性劇目有《
王祥臥冰》、《郭巨埋兒》、《小桃研磨》等。中後期劇目內容反映當地民間生活的故事,代表性劇目有《老少換妻》、《打灶君》、《頂燈》、《打刀》等。各地道情戲都有唱腔曲牌,晉北道情有《耍孩兒》、《西江月》、《浪淘沙》等,臨縣道情有《七字調》、《十字調》、《終南調》、《羅頭紗》、《一枝梅》、《太平年》、《燕子飛》等。道情戲的伴奏樂器文場有笛子、四胡、大板胡、小板胡,武場除漁鼓、簡板外,其他樂器與梆子相同。腳色則分紅(鬚生)、黑(淨腳)、生、旦、醜五行,表演重文輕武,以唱工取勝。
現代道情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山西應縣、臨縣建立了專業的道情劇團,使道情的演唱藝術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提升。20世紀80年代以後,各種藝術形式和娛樂形式競爭加劇,道情戲受到很大衝擊,民間業餘演出越來越少,專業劇團生存艱難,亟待搶救、保護。
道情戲發展
道情戲是在道情說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如晉北說唱道情就是與當地方言結合的曲藝形式。演唱時,主唱者懷抱漁鼓、手持簡板擊節說唱。並有五六人以竹笛、四胡、板胡等樂器伴奏和伴唱。它用曲牌連綴,進行各種抒情和敘事表演。
江西道情戲
江西道情也稱
漁鼓戲或小曲漁鼓。
湖北漁鼓也與此相近。在江西尚有南昌道情、寧崗漁鼓、
撫州道情、
上饒漁鼓等。寧都道情唱腔來源於乞討者所唱小調“過街溜”和算命腔調。湖口漁鼓吸收了當地的漁歌和小調,具有濃厚的水鄉風味。鄱陽漁鼓吸收了當地的
大鼓書、
山歌、
漁歌、小調等旋律,別具一格。江西道情有兩種演唱形式。一種是演唱者左手持漁鼓,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拍擊鼓面;另一種則不用
漁鼓而以
二胡伴奏,但均為一人坐唱。道情曲目以神話故事及當地史事為多。
道情戲歷史
據說,道情起源於唐代道教在道觀內所唱的“經韻”,文體為詩讚體。後來吸收詞調、曲牌,演變為民間布道的演唱。據明人研究,道情的漁鼓簡板始於宋朝,至南宋出現曲白相間的說故事的道情。其中曲牌體的一支流布於北方,並在陝西、甘肅、河南、山東等地發展為戲曲道情。
道情戲分類
晉北道情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西省
右玉縣晉北道情戲流行於晉北二十餘縣及內蒙古南部、陝北東部、河北西北部,分神池、代縣、應縣三個藝術流派。道情音樂約於金代流入晉北一帶,以曲牌體說唱形式廣泛活動於民間,主要演唱道教故事,宣傳教義。清代中葉,搬上舞台,以代言體演述故事,內容廣泛觸及社會生活。其音樂體制主要為曲牌連綴體,同時也吸收了北路梆子的音樂元素。清末民初,職業班社林立,著名藝人輩出,為蓬勃興起和迅速發展的時期。著名的職業班社有楊侉子班、武為周班等,名藝人有李艾疙瘩、石六十八等。 晉北道情的代表劇目,主要是宗教故事和勸善故事,如《韓湘子出家全圖》、《莊周夢》、《郭巨埋兒》等,還有一些生活小戲和移植劇目如《老少換妻》、《八義圖》等。其唱腔曲調,相傳有72大調,若干小調,今存套曲13種96曲,如《大紅袍》、《皂羅袍》等。其伴奏樂器文場有
笛子、
四胡等,武場有
漁鼓、
簡板、
單皮鼓、
大鑼等。表演重文輕武,重唱輕做。均為男演員扮戲,建國後始有女演員登台演出。
晉北道情是中國北方道情的縮影,是研究民間宗教音樂和戲劇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現在,晉北道情只有右玉縣的一個劇團在勉強度日,舉步維艱,其生存與發展面臨十分嚴峻的局面,幾乎臨近消亡狀態。
臨縣道情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西省
臨縣臨縣地處黃河中游、晉西黃土高原呂梁山西側,隔黃河,與陝西省佳縣、吳堡縣相望。
臨縣道情是由說唱道情演變而成的地方戲曲劇種。主要流行在晉西北的臨縣以及呂梁山沿黃河一帶。
臨縣在歷史上道教盛行,至今保存著許多道家的文物古建築,有“十三觀寺九廈院”之說。說唱道情在宋、元時就有活動。最晚在清道光年間演變成為戲曲劇種,1960年成立了國營道情劇團。時至今日,臨縣道情一直是晉西人們喜愛的民間藝術形式。 臨縣道情傳統劇目有以反映道家內容為主的“韓門道情”戲和明清時廣泛流行的“民間小戲”。成立專業劇團後,創作、移植排演了一批現代戲。
臨縣道情傳統唱腔為曲牌體,分為平調(由道歌演變成型的唱腔)和小調(當地民歌同道歌結合形成的唱腔)兩大類。平調唱腔是早期說唱道情時所用的曲牌,主要有《耍孩兒》(稱《終南調》)、《浪淘沙》等;小調唱腔主要是明清俗曲和地方小曲,主要有《太平調》、《五更調》、《小放牛》等。近現代以來借鑑了板腔體唱腔的結構方式,使唱腔向板腔化發展。
臨縣道情伴奏樂器在說唱道情階段有“文八仙”和“武八仙”,即“文場四大件”(管子、四胡、竹笛、笙)和“武場四大件”(漁鼓、簡板、小釵、木魚)組成。
臨縣道情由民間說唱演變成為戲曲劇種,其演變方式和過程對認識戲曲的形成和發展、戲曲音樂的嬗變有著重要的價值。
藍關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萊州市
藍關戲是流傳於膠東半島的
萊州及招遠等地的一個古老的高腔劇種,是弋陽腔在膠東的後裔。據有關典籍記載、著述表明及歷代藝人的口碑資料,藍關戲始於明末,興於清初。明代末年,弋陽腔在其風靡全國之時傳至萊州,成為早期“藍關戲”發生的重要契機,促使了它的孕育和萌生。藍關戲即是以“錯用鄉語”的音調特徵沿襲和模仿
弋陽腔,“其節以鼓,其調喧”的表現形式和吸收了膠東的民間曲調及其他成分。 藍關戲“幫、打、唱”三位一體,交映生輝,成為該劇種音樂的三大支柱,當地民眾“會唱者,頗入耳”,素有“藍關開了台,婆娘跑掉鞋”之說。藍關戲上演的劇目有近百出,主要為《東遊記》與《西遊記》兩部大型連台本戲。
藍關戲的歷史是一部聲腔劇種的發展史,藍關戲的衍變和傳承,是我們探索藍關戲古老文化內涵的“嚮導”,具有突出的學術價值和歷史資料價值。發掘、搶救和保護這一古老劇種對豐富完善中國戲曲史和發展民族音樂事業大有裨益。
隴劇
隴劇是甘肅獨有地方戲曲,原名隴東道情。
隴東道情起源於漢代的道情說唱,唐宋時期由宮廷走向民間。紮根於隴東的漁鼓道情,逐漸吸收了當地民間音樂營養,增加
二股弦等樂器,衍化為
皮影唱腔音樂。經環縣民間皮影藝人
解長春(清同治時人)改造唱腔後在寧夏、內蒙、陝北及當地廣為流傳。在抗戰時期成為陝甘寧邊區革命文化的組成部分。 1959年隴東道情劇被搬上舞台,《楓洛池》晉京為國慶十周年獻禮演出,被譽為“隴上奇葩”,接著巡迴演出於大江南北十幾個大城市,深受觀眾喜愛。唱腔為板式、曲牌、麻黃的結合體,分花音和傷音,花音明快活潑,悅耳動聽,傷音抒情委婉,清揚幽雅,尤以麻黃最富特色,一唱眾和,氣氛熱烈,有“一句一簧,兩句一幫”之說。特色樂器有隴胡、
嗩吶、
漁鼓、水梆子,表演融入皮影側身造型美,舞台美術借鑑皮影鏤空、彩繪、裝飾手法及旦角高髻燕尾頭飾等,形成獨特風格。在現代文化的強烈衝擊之下,隴劇也陷入了瀕臨衰亡的困境,演出團體及演出場次銳減,傳承鏈幾乎中斷,處於被大劇種和時尚文化所取代的困境,如不加關注與保護,勢必越來越邊緣化乃至面臨衰滯、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