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棲息環境,生長繁殖,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太平鳥普通亞種的雄性成鳥:額及頭頂前部栗色,愈向後色愈淡,頭頂後部及羽完灰栗褐色;上嘴基部、眼先、圍眼至眼後形成黑色紋帶,並與枕部的寬黑帶相連構成一環帶(枕部的寬黑帶被羽冠擾蓋);背、肩羽灰褐色;腰及尾上覆羽褐灰至灰色,愈向後灰色愈濃;翅覆羽灰褐色;初級覆羽黑色雎鮮明白端,形成翅班;初級飛羽黑色,自第2枚以內的外翈端部以及內翈端緣有明顯的黃色狹斑;次級飛羽外翈黑色具白羰斑,內翈黑褐色;次級飛羽的羽軸延伸出羽端2~8mm,形成扁片紅色蠟質突起;尾羽黑褐色,近端部漸變為黑色,羽端有5~7mm寬的黃端斑;中央2對尾羽羽軸的端部紅色,並向外伸出紅色的細針狀蠟質突起(在舊羽常因磨損而不顯)。頦、喉黑色;頰與黑喉交匯處為淡栗色,其前下緣近白,形成不清晰的頰紋;胸羽與背羽同色,腹以下褐灰;尾下覆羽栗色。
雌性成鳥:羽色似雄但頦、喉的黑色斑較小,並微雜有褐色;初級飛羽羽端的黃色緣較雄鳥小,有的標本呈淡黃或近白色;次級飛羽端的紅色蠟突極小;尾端黃色較淡。
虹蟆暗紅色;嘴黑;腳、爪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52-65g,♀43-64g;體長♂174-212mm,♀180-205mm;嘴峰舍♂10-12mm,♀10-12mm;翅♂112-121mm,♀105-120mm;尾♂59-70mm,♀60-76mm;跗蹠♂18-23mm,♀18-23mm。(註:雄性——♂;雌性——♀)
生活習性
在中國多數地區見於冬季和春、秋遷徙季節,屬於冬候鳥和旅鳥,集結成大群在遼寧以南西至新疆、南至福建、台灣的廣大地區越冬。秋季遷來的時間較晚,為各種旅鳥的後隊;一般最早為11月初,遲來者可在次年1月,個別年份可在9月中旬出現。種群數量在不同年份之間有顯著波動,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其他時候多成群活動,有時甚至集成近百隻的大群。通常活動在樹木頂端和樹冠層,常在枝頭跳來跳去、飛上飛下,有時也到林邊灌木上或路上覓食。飛行時鼓動兩翅急速直飛,除繁殖期外,沒有固定的活動區,常到處遊蕩。越冬棲息地以針葉林及高大闊葉樹為主。主要集聚均為槐林和針葉林。在繁殖期主要以昆蟲為食,秋後則以漿果為主食,也吃花揪、酸果蔓、野薔薇、山楂、鼠李的果實以及落葉松的球果。
分布範圍
繁殖方式
棲息環境
生長繁殖
繁殖期5-7月。營巢於針葉林或楊樺針闊葉混交林中樹上,尤以在溪流和湖泊附近的雲杉等針葉樹最易被選擇。巢多置於不同高度的樹木側枝上,距地高12-16m。巢呈杯狀,主要用細的乾松枝、枯草莖、苔蘚和地衣等構成,內墊有柔軟的苔蘚、樺樹皮、松針 和羽毛等材料。每窩產卵4-7枚,通常5枚。卵灰色或藍灰色、被有小的黑色斑點,卵的大小為21-28mm×13-18.8mm,重3.5-4.0g。雌鳥孵卵,孵化期14天。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