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平鳥

大太平鳥

太平鳥屬雀形目太平鳥科的鳥類。太平鳥通體灰褐色,具羽冠;頦、喉黑色,尾羽先端黃色;虹膜暗紅色;嘴黑;腳、爪黑色。在國內為冬候鳥,在東北、內蒙古及華北一帶均可見到;新疆;四川、福建等地偶爾遇見。太平鳥為我國的旅鳥冬候鳥,集結成大群在遼寧以南西至新疆、南至福建、台灣的廣大地區越冬。秋季遷來的時間較晚,為各種旅鳥的後隊;一般最早為11月初,遲來者可在次年1月,個別年份可在9月中旬出現。共分化為兩個亞種,中國有一個。羽色絢麗,常被飼為籠鳥,供觀賞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太平鳥
  • 拉丁學名:bombycilla garruus
  • 別稱:十二黃、連雀
  • 二名法:bombycilla garruus Linnare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雀形目
  • :太平鳥科
  • :太平鳥屬
  • :太平鳥
  • 亞種:普通亞種
  • 英文名:Waxwing
鑑別特徵,形態特徵,地理分布,亞種分化,生態特徵,經濟意義,保護情況,

鑑別特徵

通體灰褐色,具羽冠;頦、喉黑色,尾羽先端黃色。

形態特徵

雄性成鳥:額及頭頂前部栗色,愈向後色愈淡,頭頂後部及羽冠灰栗褐色;上嘴基部、眼先、圍眼至眼後形成黑色紋帶,並與枕部的寬黑帶相連構成一環帶(枕部的寬黑帶被羽冠掩蓋);背、肩羽灰褐色;腰及尾上覆羽褐灰至灰色,愈向後灰色愈濃;翅覆羽灰褐色;初級覆羽黑色具鮮明白端,形成翅斑;初級飛黑色,自第2枚以內的外翻端部以及內翻端緣有明顯的黃色狹斑;次級飛羽外翻黑色具白端斑,內黑褐色;次級飛羽羽軸延伸出羽端2—8mm,形成扁片紅色蠟質突起;尾羽黑褐色,近端部漸變為黑色,羽端有5—7mm寬的黃端斑;中央2對尾羽羽軸的端部紅色,並向外伸出紅色的細針狀蠟質突起(在舊羽常因磨損而不顯)。頦、喉黑色;頰與黑喉交匯處為淡栗色,其前下緣近白,形成不清晰的頰紋;胸羽與背羽同色,腹以下褐灰;尾下覆羽栗色。
雌性成鳥:羽色似雄但頦、喉的黑色斑較小,並微雜有褐色;初級飛羽羽端的黃色緣較雄鳥小,有的標本呈淡黃或近白色;次級飛羽端的紅色蠟突極小;尾端黃色較淡。
虹膜暗紅色;嘴黑;腳、爪黑色。

地理分布

在國內為冬候鳥,在東北、內蒙古及華北一帶均可見到;新疆;四川、福建等地偶爾遇見。

亞種分化

太平鳥有2個亞種,中國有1個亞種
普通亞種:
中國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甘肅,內蒙古,陝西,山西,四川,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浙江,江蘇(旅鳥冬候鳥);新疆,福建,台灣(冬候鳥)。
國外分布:西伯利亞的泰加林帶、阿爾泰、貝加爾以及可能在阿穆爾河下游(夏候鳥)。作不規則遷徙,可途經土耳其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蒙古,朝鮮半島,日本(旅鳥、冬候鳥)。

生態特徵

太平鳥為我國的旅鳥冬候鳥,集結成大群在遼寧以南西至新疆、南至福建、台灣的廣大地區越冬。秋季遷來的時間較晚,為各種旅鳥的後隊;一般最早為11月初,遲來者可在次年1月,個別年份可在9月中旬出現。種群數量在不同年份之間有顯著波動,例如1959年冬北京公園內的遇見率為每小時21.6隻,1961年僅1.5隻。據1984—1991年冬季的觀察,旅順地區越冬的太平鳥種群呈現“一年有、一年無”的波動;據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北京中關村對太平鳥的觀察,也有“一年有、一年無”的現象。每年4月下旬離開越冬地北上。太平鳥的越冬種群每年在嚴冬時節(1月)數量達於高峰,2月以後逐漸下降,4月下旬全部北遷,這表明在我國大多數越冬區內都有相當數量的種群在移動,即有旅鳥又有冬候鳥。
太平鳥在繁殖期棲息在針葉林或針闊混交林內,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可發現尚未孵化的卵。在雲杉樹上築巢,為杯狀,主要以雲杉細枝編成,內壁襯以苔蘚、羽及獸毛等,結構比較緊密。巢距地的高度約為3—4m。巢外徑21cm,內徑9cm,巢高9.9cm,巢深5.8cm。滿窩卵5—7枚,淡紫灰色具褐黑色條紋和灰、紫灰色斑點。卵重3.47—3.79g,卵徑17.3(15.7—18.8)mm x 24.0(21.1—28.3)mm。孵卵主要由雌擔任,孵化期14天。

經濟意義

羽色絢麗,常被飼為籠鳥,供觀賞用。

保護情況

本物種未被列入中國的保護動物目錄,但已受到非法鳥類貿易的威脅。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紅皮書中為近危物種。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