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僧頭烏賊(學名:Rossia pacifica):體型較小,長10-20毫米。體色一般呈栗色,背部顏色深。體短寬,卵形,後部圓;背部前緣與頭部癒合或游離。漏斗鎖軟骨具延長的卵形溝,溝種間變化較大,凹槽1個。鰭耳狀。腕短,無保護膜。雄性1隻第1腕或第1對腕莖化,此外,其中1隻第2腕可能特化。具薄的角質內殼或退化不具內殼。僅左側輸卵管發達。
分布於大西洋北部和太平洋的熱帶、溫帶和亞極地水域,海洋底棲或浮游生活。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亞種分化,保護級別,相關報導,
形態特徵
太平洋僧頭烏賊體型較小,最大長度(不包括觸角)為10厘米。體型短寬,卵形,體側中部大,後部圓,具半圓形翅片。體;背部前緣與頭部癒合或游離。具有較大的體腔,是一個封閉的循環系統,漏斗鎖軟骨具延長的卵形溝,凹槽1個。具有複雜的頭腦,一個高度敏感的神經系統,和頭部連在一起的大型且複雜的眼睛。腕短,無保護膜。具有8個短腕(每個上面有2-4個吸盤)和2個長腕,可以幾乎完全縮回到體內。鰭耳狀。具非常薄的角質內殼。僅左側輸卵管發達。一般呈栗色,背部顏色深。
該烏賊皮膚上有一種虹細胞,上面有著深深的褶皺或者內陷,沿著細胞體分布。這就形成了片層,或者殼層,相當於可調節的反光鏡。
生活習性
太平洋僧頭烏賊在海洋環境中自由遊動。居住在淺礁區,砂和碎石底,可達水深5000米處。通常發現於水下300米處,儘管極少有人見過它們。而2016年8月科研考察船在加利福尼亞州沿海海底拍到的視頻里的該物種,位於水下約914米的地方。
太平洋僧頭烏賊終年生活在海床上,它白天躲在海底的沙子中,夜間爬出來覓食。全身覆蓋著黏液,可以鑽進海底沉積物作為偽裝,然後只露出一雙眼睛留意身邊的魚蝦獵物。以蝦子與小魚等為食物。
分布範圍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英文名稱 | |
1 | 太平洋僧頭烏賊球形亞種 | Rossia pacificadiegensis | Berry, 1912 | Globito Del Pacífico Boreal |
2 | 太平洋僧頭烏賊指名亞種 | Rossia pacificapacifica | Berry, 1911 | North Pacific Bobtail Squid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數據缺乏(DD)。
相關報導
參考訊息網2016年8月17日報導 台媒稱,美國的海洋探險團隊“Nautilus Live”近日在加州沿岸的海底目擊到一隻特大號眼睛的紫色生物。
報導稱,太平洋僧頭烏賊的活動範圍是北太平洋海底,深度在300到1300米之間。通常會藏身在沙子或是泥土裡面,只有眼睛外露,好像在尋找蝦子與小魚等獵物。
視頻里僧頭烏賊全身亮紫色,而且它可以像其他頭足類動物一樣改變顏色。在2013年的一項研究中,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科學家們就發現了頭足類動物變色的原理。
活體生物的顏色是通過色素澱積或者結構骨架形成的。結構顏色是由光線和生物納米結構之間的物理相互作用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