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賊目

烏賊目

烏賊目是頭足綱鞘形亞綱的一目。具10腕,體背腹扁平,胴部兩側具鰭。旋殼烏賊內殼鈣質,又稱海螵蛸,呈橢圓形,幾乎全由前甲組成,閉錐及鞘均極退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烏賊目
  • 拉丁學名:Sepiid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頭足綱
  • :烏賊目
基本信息,頭,足,軀幹,地域分布,存活年代,生活習性,化石研究,

基本信息

烏賊目的身體像個橡皮袋子,烏賊目有一船形石灰質的硬鞘,內部器官包裹在袋內。在身體的兩側有肉鰭,體軀橢圓形,共有10條腕,有8條短腕,還有兩條長觸腕以供捕食用,頸短,頭部與軀幹相連,有二腕延伸為細長的觸手,用來游泳和保持身體平衡。頭較短,兩側有發達的眼。頭頂長口,口腔內有角質顎,能撕咬食物。烏賊目的足生在頭頂,所以又稱頭足類。頭頂的10條足中有八條較短,內側密生吸盤,稱為腕;另有兩條較長、活動自如的足,能縮回到兩個囊內,稱為觸腕,只有前端內側有吸盤。烏賊目身體可區分為頭、足和軀幹三個部分,軀幹相當於內臟團,外被肌肉性套膜,具石灰質內殼。

頭位於體前端,呈球形,其頂端為口,四周圍具口膜,外圍有5對腕。頭兩側具一對發達的眼,構造複雜。眼後下方有一橢圓形的小窩,稱嗅覺陷,為嗅覺器官,相當腹足類的嗅檢器,為化學感受器。

足已特化成腕和漏斗。腕10條,左右對稱排列,背部正中央為第一對,向腹側依次為2一5對,其中第4對腕特別長,末端膨大呈舌狀,位體前端,呈球形,其頂端為口,共有10條腕,有8條短腕,還有兩條長觸腕以供捕食用,四周圍具口膜,稱為觸腕,可以捕食,能縮人觸腕囊內。各腕的內側均具4行帶柄的吸盤,觸腕只在末端舌狀部內側有10行小吸盤,此稱觸腕穗。雄性左側第5腕的中間吸盤退化,特化為生殖腕或稱莖化腕。可輸送精莢入雌體內,起到交配器的作用。根據莖化腕可鑑別雌雄。腕和觸腕是烏賊目的捕食和作戰武器,不僅弱小的生命將喪生於烏賊目的腕下,即便是海中的龐然巨物-鯨,遇見體長達十餘米的大烏賊目也難對付。漏斗位頭的腹側,基部寬大,隱於外套腔內,其腹面兩側各有一橢圓形的軟骨凹陷稱閉鎖槽。與外套膜腹側左右的閉鎖突相吻合,如子母扣狀,稱閉鎖器,可控制外套膜孔的開閉。漏斗前端呈簡狀水管,露在外套膜外,水管內有一舌瓣,可防止水逆流。當閉鎖器開啟,肌肉性套膜擴張,海水自套膜孔流入外套腔;閉鎖器扣緊,關閉套膜孔,套膜收縮,壓水自漏斗的水管噴出。此為烏賊目運動的動力。

軀幹

軀幹呈袋狀,背腹略扁,位頭後。外被肌肉非常發達的套膜,其內即為內臟團。軀幹兩側具鰭,鰭在軀幹末端分離、鰭在游泳中起平衡作用。由於軀十背側上皮下具有色素細胞,可使皮膚改變顏色的深淺。烏賊目軀體方位依其在水中的生活狀態,頭端為前,軀幹末端為後,有漏斗的一側為腹,相反一側為背。但根據軟體動物的體制與烏賊目的形態比較,其前端應為腹側,因足讓腹側,後端為背,背側為前,腹側為後,這是烏賊目的形態學位置、但為了觀察敘述簡便多採用前種定位。
烏賊目身體扁平柔軟,非常適合在海底生活。烏賊目平時做波浪式的緩慢運動,可一遇到險情,就會以每秒15 米(54公里/小時)的速度把強敵拋在身後,有些烏賊目移動的最高時速達150 千米。它不但逃走快,捕食更快。烏賊目是水中的變色能手,其體內聚集著數百萬個紅、黃、藍、黑等色素細胞,可以在一兩秒鐘內做出反應調整體內色素囊的大小來改變自身的顏色,以便適應環境,逃避敵害。烏賊目的體內有一個墨囊,裡面有濃黑的墨汁,在遇到敵害時迅速噴出,將周圍的海水染黑,掩護自己逃生。

地域分布

烏賊目分布於世界各大洋,主要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沿岸淺水中,冬季常遷至較深海域。常見的烏賊在春、夏季繁殖,約產100~300粒卵。
中國烏賊種類較多,東海盛產曼氏無針烏賊(Sepiella maindroni),盛產於浙江南部沿海及福建沿海;台灣槍烏賊(Loligo formosana),分布於台灣海峽以南海區,汕頭外海及北部灣為產卵場所。

存活年代

烏賊目存活於侏羅紀至現代。

生活習性

烏賊目喜棲息於遠海的海洋深水中生活。每年春暖季節由深海游向淺水內灣進行產卵,4~6月間產卵粘附於海藻及其他物體上,9月下旬開始,當年孵化的幼體雙游返南方越冬。可在洄游中捕食甲殼類,軟體類及其他小動物。

化石研究

發現於晚侏羅世的最早烏賊類化石Voltzia,是一近完整的前甲,閉錐很小。旋殼烏賊(Spirula)的內殼非常特殊,鞘及前甲均退化,閉錐長錐形,松旋,隔壁密,分為30~40房室,隔壁頸長,體管位於殼的凹側,外形很像鸚鵡螺,但無住室,口緣呈簡單圓形,體管位置及殼的旋轉方向等也不相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