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樓(山西省大同市太平樓)

太平樓(山西省大同市太平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同太平樓位於大同古城區以東和陽街與太平街交會中心,與城北魁星樓、城南鼓樓、城西鐘樓相應。該樓是大同古城內重要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其於上世紀三十年代被拆毀,2015年深秋與鐘樓同步啟動復建,2017年完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平樓
  • 外文名:Taipinglou
    Si-p'ing leou
  • 地理位置: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和陽街
地理位置,建築結構,太平樓歷史,文物保護,

地理位置

位於大同和陽街中心,西臨九龍壁,東臨法華寺,為該地區重要標誌性建築。。
太平樓

建築結構

太平樓系明代木構建築,是一座平面方形、腰纏平座的三層三檐木結構閣樓式建築,其建築風格充分體現了晉北地區明代閣樓式建築的藝術特徵,磚砌券壁,門呈十字穿心,二三層為木構,與鐘樓建築造型相似。建築整體以木構搭建,柱枋咬合緊密,堅固牢靠,外圍施以泥作,中間留窗,頂部施斗拱,托起外檐,檐外設立柱,柱下有欄桿,欄桿中間有木刻雕飾,環繞一周,成為外廊,遊人可以登臨其上,憑欄遠望。
修復後的太平樓為十字歇山頂樓閣式建築,總高度26.75米。

太平樓歷史

太平樓是歷史上是大同古城內重要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蘊含著大同人對世事安寧平和的祝願。據清道光《大同縣誌》記載:“太平樓在學院午署東南,明時建,上有嘉靖諭碑”。太平樓四周圍以石獅十數尊,太平樓的座洞東西平坦可通馬車,南北洞較狹小,又因地形南高北低,洞內轉彎、通車不易。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知縣周全功修。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知縣宋乾金修。
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
1934年,大同鎮守張漢傑以太平樓有礙交通、防礙戰時出兵為藉口,下令將其拆毀。
太平樓
太平樓舊照(1907年沙畹攝)
2000年3月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大同市古城保護條例》,為古城的整體保護奠定了法律基礎,也為太平樓的重建奠定了基礎。
2015年秋,太平樓和位於清遠街的鐘樓復建工程同步啟動,並克服下雪天寒等不利因素,於11月底先後完成土建基礎工程,為2016年的主體建築工程順利實施打下基礎。復建工程以“四原”原則(原形制、原風貌、原材料、原工藝)嚴格實施。兩座明代樓閣分別由我市民營企業和個人捐資復建。
2016年03月25日,位於清遠街的鐘樓和位於和陽街的太平樓兩座名樓復建工程的木構件加工已全面展開,5月立架安裝,10月完成主體工程。該工程由山西丹宇古建公司承建,按不同的工序,公司安排不同的施工班組。
2016年由木作班組接手,所選用的木料為南非進口的鳳梨格,該木料是一種高品質硬木,適合古建築修復,而所有的木構件加工均採用傳統工藝,木構件的連線以榫卯工藝完成,不用一顆釘子。
2016年8月初三層封頂,9月份進入整體裝修階段,10月20日該工程基本完工,掃尾工作到10月25日全部完成。
2017年,太平樓彩繪工程完工。重修後的太平樓主體為木結構,共四層,充分還原了明清時期太平樓的特點,成為和陽街心的標誌建築。

文物保護

2022年9月,大同古城內所有區域均劃定為地下文物保護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