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太和門(太和門)
太和門:故宮博物院內景點 太和門:隋唐洛陽宮宮門 太和門:長安大明宮宮門V百科往期回顧新手上路 成長任務 編輯入門 編輯規則 本人編輯 我有疑問 常見問題 線上客服 官方貼吧 意見反饋 投訴建議 舉報不良信息 未通過詞條申訴 投訴侵權信息...
- 太和門(隋唐洛陽宮宮門)
太和門,是唐東京洛陽紫微宮南門之一,在重光門之東。宮門性質 太和門,是唐東京洛陽紫微宮南門之一。地理位置 太和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建築布局 太和門在興教門、重光門之東。所屬皇宮 紫微城,隋唐洛陽城·宮城,別稱紫微宮。是隋...
- 太和門(長安大明宮宮門)
太和門是唐京師長安城大明宮東面一宮門。地理位置 太和門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功能作用 太和門的門東駐守左羽林軍、左龍武軍和左神策軍等北衙三軍, 對大明宮的安全亦肩負重要的保職能。名稱考義 太和者, 天地間沖和之氣。出自《易...
- 武當太和門
武當“太和門”——開創於明代宣德(公元1426年——1436年)元年。太和門歷史 據民國17年(公元1928年)國民政府直屬國立南京中央國術館編輯審查處所選定的相關教科書(諸如《金剛鐵板功》、《武備神方》等)中介紹:大明宣德元年之初,有...
- 元日賜宴太和門
《元日賜宴太和門》是清代朱彝尊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元日賜宴太和門 垂衣逢盛際,輯玉盡來庭。白醞三光酒,青歸一葉蓂。新年恩較渥,昨日醉初醒。九奏鈞天曲,風飄次第聽。作者簡介 朱彝尊(1629-1709),字錫鬯,號...
- 元旦賜宴太和門和悔庵
《元旦賜宴太和門和悔庵》是詩人彭孫遹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玉琯回陽屆歲元,天顏有喜藹春溫。兩宮箋賀知重慶,萬歲山呼識至尊。群吏方來初輯瑞,小臣旅食獨沾恩。賜餘更許歸相餉,手挈筠籠出禁門。作者簡介 彭孫遹(...
- 太和殿(明清北京紫禁城宮殿)
太和殿 如今有很多人認為太和殿平時是用於上朝的,其實不是。太和殿其實是用來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實際使用次數很少,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門、乾清門(為御門聽政)、乾清宮(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時皇帝召見大臣所在地)、還有養心殿(...
- 太和橋街道
太和橋街道轄區主幹道有鼓樓東西街、鼓樓南北路、西府街、府學街、勝利街、慶成大街、辰北路、東北路、幸福街、英才街等。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永樂十一年(1413年),太和橋街道一帶建有慶成郡王府,中門名太和門,門外正中心向南砌...
- 北京明代皇極門
明皇極門原名奉天門,是明朝宮殿主體皇極殿(即奉天殿,清太和殿)的正門。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名太和門。現今的太和門為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建。建築布局 這是紫禁城內最為高大壯麗的門。皇極門建在漢白玉砌成的三層平台上,...
- 貞度門
中為太和門;右為貞度門,又稱前右門;左為昭德門,又稱前左門。這三門,是一組相連的雄偉建築群,是太和殿的屏障。1.貞度門 貞度門和昭德門是王公大臣們上朝必經之地。貞度門在明朝時稱宣治門,洪熙皇帝曾聽政於此,因此,頗...
- 故宮前三殿
前三殿區位於故宮南部的正中,是北京城中軸線上最恢宏壯麗的建築篇章。這一區域分為三個巨大的院落,依次為太和門廣場、太和殿廣場以及三台,自南向北排布在中軸線上。內金水河橫亘於太和門外寬闊的廣場上,即如玉帶,又似巨弓。太和...
- 五門觀
所謂“五門”,一般認為五門就是皋門、雉門、庫門、應門、路門五門。紫禁城和三朝五門相對應的是大明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和太和門,這是明代的。到清代時因為使用的不同,明代常朝是在太和門,到清代從康熙開始把常朝挪置乾清門,...
- 腎子陽氣功
全稱為“乾人子午秘煉腎子純陽至性功法”,屬“內家”武當派太和門(一名鄧道人家門,又名功家南派)四大功種(即軟性功夫、硬形功夫、輕盈要術、特絕秘技)之一的特絕秘技範疇。簡介 腎子陽性功,專為男性的生理需要而設定,與...
- 千鈞墜底功
全稱為千鈞難撼服氣硬煉墜底固架功法,屬武漢太和門(即功家南派)內四大功種之一硬形武功範疇。該功因做上勁後可令演練者產生千鈞超能功力而下沉墜入地下的能量,故名。千鈞墜底功,共有八個定型擺成“樁式”的固定架子(即動作)...
- 三朝五門
明代五門為:大清門(大明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而清代來說這個五門的位置就是從天安門開始,然後端門、午門、太和門和乾清門,三殿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朝五門的具體位置及名稱因朝代不同而有所區別。清朝 三...
- 重光門(洛陽宮城重光門)
重光門,是唐東京紫微宮南門之一,在興教門之東。宮門性質 重光門,是唐東京洛陽紫微宮南門之一。地理位置 重光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建築布局 重光門地處興教門之東,太和門之西。所屬皇宮 紫微城,隋唐洛陽城·宮城,別稱紫微宮。是...
- 二輦
車輿名。即皇帝所乘玉輦與金輦之合稱。清初沿明制,設有涼步輦,皇帝每於冬至大祀圜丘、夏至日祀方澤皆乘之,升殿日亦陳於太和門東。乾隆七年(1742)定大祀親詣行禮,均乘輿出宮,至太和門乘輦。乾隆十三年諭定,更造玉輦,...
- 熙和門
熙和門位於外朝中路、太和門外西側廡房正中。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右順門。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因三大殿火災被焚毀,次年重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九月改名歸極門。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六月再度燒毀,天啟...
- 大婚
太和殿:殿內正中南向設節案,金冊案西向,金寶案東向,殿前設皇帝的法駕鹵簿,東西檐下設中和韶樂。丹墀中道左右陳列仗馬。 太和門:設丹陛大樂於門內東西檐下,陳列步輦於太和門外,皇后鳳輿於太和門階下,皇后儀駕於太和門階下直至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