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油糕是陝西三原縣很有名氣的傳統小吃,其淵源可上溯至唐代的燒尾宴名點“見風消”油潔餅,餡是用白糖、黃桂、玫瑰、桃仁、熟面拌成的;面是用開水、大油燙熟的富強粉,西安飯莊和五一飯店的泡泡油糕,已上了金榜,小吃特點色澤乳白、表皮膨鬆,如輕紗制就、蟬翼捏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泡泡油糕
- 外文名:Bubble Yougao
- 主要原料:麵粉,大油,黃桂,白糖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主要營養成分:澱粉,糖分
- 適宜人群:男女老幼
- 副作用:無
製作方法,注意事項,歷史淵源,
製作方法
製作方法:
製作要求:
平時人們吃的油條油餅蓬鬆發虛主要是因為釩鹼和麵粉的配比恰當,放入熱油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膨脹所致。而泡泡油糕既不放釩也不施鹼,只是利用大油和水燙麵,同樣蓬鬆漲發。它要求糕餅師一定要具有高超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大油、水、面的比例一定要恰倒好處,對油溫的要求也很嚴格,當油糕投入到一定溫度的油鍋內,內部水蒸氣大量形成,氣體急劇上升的同時,蛋白質性變而展開,澱粉膨脹焦化,氣泡逐漸形成,並在高溫環境中固定下來,要求出鍋的油糕不落架。
注意事項
1、油糕是吃之前才用最快速度油炸上桌的,如果涼了,好看的泡泡紗會癟掉,糖餡也會變硬嚴重影響口感。
2、吃泡油糕,不可性急。性急者,咬一口便咽,易燙前心。糖餡溢流順胳膊到肘部,揚肘用舌舔之,手中油糕的糖餡則又滴下,燙痛後心。
歷史淵源
公元618年,唐王朝建立以後,先後在今三原縣的北部原區興建了開國皇帝李淵以及敬宗李湛、武宗李炎等帝王的宏大陵園,即獻陵、莊陵、端陵。於是三原的北部原區便成了唐王室巡拜陵、從事狩獵的重要場所,經常是帝王御駕前往,王公大臣們的活動也甚為頻繁,以致路上行人常年絡繹不絕。這條道路上有個村子距京城長安和原區均不遠,便成了皇家往返休息的重要場所,人稱“王店”。
這個村也成了達官顯貴、商賈富戶常來常往的地方,隨之興起了物資交流、集市貿易,王店也成了興旺繁華的“王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