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橋,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戶縣西關村的澇河之上,今俗稱西橋。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邑人渼陂王九思倡議並主持修建。
太史橋橋長82.80米,寬8.25米。按碑記載橋高應為5.30米,洞高應為4米,但因沙泥淤塞,河床上升,今露出之墩至欄牆上沿,僅4.25米。橋中洞高2.80米,西端洞2.10米,洞寬不等,中間洞4.18米。橋體正中有石龍,龍頭向南,龍尾向北,分別伸出近1米。東西兩頭原各有石獅一尊,現僅存一尊,已移人大觀樓下保存。從東第五洞起各洞兩側洞楣上刻有獅、龍、馬、鶴、鳳、麒等形象和花紋圖案的浮雕23塊。太史橋是後人為紀念明代著名文學家、戲曲家王九思而修建,具有濃厚的歷史紀念意義。
1992年4月20日,太史橋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史橋
- 地理位置:陝西省西安市戶縣西關村的澇河之上
- 所處時代:明代
- 保護級別:陝西省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文物遺存,歷史文化,相關傳說,相關人物,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指引,
歷史沿革
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邑人渼陂王九思倡議並主持修建。
明嘉靖年間建起至清康熙四十四年間共進行過四次維修,光緒中葉,邑侯劉少芸曾籌金派人修茸。
民國十年(1921年),山洪暴發,沖毀兩洞橋孔,時邑紳王廷瑞督工重修。
民國十一年(1922年),完工。
1977年,澇河治理之後,河道西遷,公路北移,今橋留存。
建築格局
太史橋中間南略拱出。共十洞,東西兩端略低,洞與洞之間原有分水石,現已被拆除。橋體緊固,基本完好,僅東西兩端與土路相接處之橋墩,石條陷落,略有損壞。
太史橋橋長82.80米,寬8.25米。按碑記載橋高應為5.30米,洞高應為4米,但因沙泥淤塞,河床上升,今露出之墩至欄牆上沿,僅4.25米。橋中洞高2.80米,西端洞2.10米,洞寬不等,中間洞4.18米。橋體正中有石龍,龍頭向南,龍尾向北,分別伸出近1米。東西兩頭原各有石獅一尊,現僅存一尊,已移人大觀樓下保存。從東第五洞起各洞兩側洞楣上刻有獅、龍、馬、鶴、鳳、麒等形象和花紋圖案的浮雕23塊。
文物遺存
- 石龍
石龍,龍頭向南,龍尾向北,分別伸出近1米。東西兩頭原各有石獅一尊,現僅存一尊,已移人大觀樓下保存。
- 石碑
石碑立於澇河橋頭。碑文表彰王九思不顧年老體弱,率眾建橋的功績。
歷史文化
相關傳說
太史橋建於明嘉靖初年,由邑人王九思倡導主持修建。王九思家居鄠縣北街,與澇河(古河道)近在咫尺,幾乎每日在河邊散步。他看見滔滔澇河竟無一橋,周鄠兩縣兩岸人員來往受阻,遂萌發宏願:修建一座澇河石橋。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已經76歲的王九思,利用自己的威望,倡議鄉里修建澇河橋。這一天,王九思置酒,召集眾鄉紳,還邀請鄰近周至縣的鄉紳,幾十人聚在一起,商量修橋之事。眾人都說,王太史不顧年高體弱,熱心家鄉冷暖,我等小輩焉敢不從!
是年十月秋收已畢,眾人在澇峪深山採集石料,用大車運回西關澇河邊,再由多名石匠精心鍛鑿,做成石條。正當修橋緊鑼密鼓之時,年後適逢陝西修建灞河橋,向鄠縣攤派很多民夫。王九思斗膽,寫呈子派人送給陝西巡撫趙廷瑞,申明:此間若鄠縣派人去修灞河橋,則修澇河橋將告吹。趙巡撫(濮陽人,後任兵部尚書)也是一個賢臣,忠國愛民,廉潔奉公,仗義執言,豁達知禮,看了王九思的呈子,覺得王九思的話有道理,便破例免了鄠縣的夫役。鄠縣人聽到此喜訊,非常興奮,踴躍參加修橋,工程進展很快。至翌年五月,澇河石橋修成。因王九思曾任翰林院史官,人稱“王太史”,為紀念王九思建橋的功德,橋取名太史橋。
相關人物
- 王九思
王九思(1468~1551),字敬夫,號渼陂,鄠縣北街(今甘亭鎮七一村)人,明代文學家。明弘治九年(1496),考中進士,不久入翰林院,選為庶吉士,後授檢討,參與編修國史。明正德四年(1509),調吏部,主持文選,不媚權貴,秉公執事。次年八月,因興平同鄉、宦官劉瑾案發受牽,貶官壽州,:明正德六年(1511),又以瑾黨根除未盡之由,被貶歸鄉,時年43歲。王九思與李夢陽、何景明、康海等六人倡導“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被譽為明朝文壇“前七子”,影響一時。
文物價值
太史橋是後人為紀念明代著名文學家、戲曲家王九思而修建,具有濃厚的歷史紀念意義。
保護措施
1992年4月20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太史橋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範圍:太史橋重點保護區為太史橋:一般保護區為橋身南北延伸40米,東西延伸20米內;建設控制地帶為一般保護區外延50米內。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太史橋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戶縣西關村的澇河之上。
太史橋
交通指引
西安市內在行政中心站上2號線捷運,南稍門站換乘五號線阿房宮南站上車到戶縣站下車,朝陽小區站上車坐鄠邑913路,渼陂湖站下車步行1.3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