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墓

太史慈墓

太史慈墓位於江蘇鎮江市北固山中峰南麓,墓高1.7米,直徑約3米,建於長6.7米、寬7.4米的石平台上,北面擋土牆長6.8米,高2米左右不等,墓前有高1.43米、寬約0.7米的大理石碑,上面刻著7個大字“東來太史慈之墓”。太史慈墓早已不見,1872年修築城牆時發現,後屢次修治。抗戰前,曾修葺一新,建國初,因塌山被埋沒。現墓於1985年重建。原墓前有一塊碑簡要記述了他的生平事跡,已無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史慈墓
  • 外文名:Taishi CI tomb
  • 地點:江蘇鎮江市北固山中峰南麓
  • 墓葬主人:太史慈
  • 年代:三國
  • 規模:墓高1.7米,直徑約3米
  • 現狀:現墓於1985年重建
  • 出生日期:166年
  • 逝世日期:206年
人物介紹,生平,小說記載,史實,

人物介紹

太史慈(166——206年)字子義,東萊黃縣(今山東)人。東漢末年武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
太史慈墓

生平

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助其掃蕩江東孫權統事後,因太史慈能制劉磐,便將管理南方的要務委託給他青年時,曾因向劉備請兵退黃巾軍以解孔融之圍,被孔融成為“年輕時的好朋友”。後到曲阿(今江蘇丹陽)追隨孫策,輔佐孫權屢建戰功,先後任折衝中郎將,建昌都尉。建安十一年(206)赤壁之戰前病死,臨死前大呼“丈夫生世,當帶七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死乎!”!”(《吳書》,《三國演義》為“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終年41歲,孫權將其厚葬於北固山上。
太史慈墓

小說記載

《三國演義》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描述了他的英勇善戰。《三國志》中“太史慈傳”對他作了詳盡的記述。

史實

公元208年,也就是太史慈去世兩年後,赤壁大戰爆發。三國前期的將領、謀士幾乎全在這次大戰中嶄露頭角而且揚名,而太史慈因其早逝,在三國人物中顯得並不非常出名。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讓太史慈多活了兩年,演義里的群英會上,太史慈被周瑜任命為監酒,監督赴宴的人不許談軍事,並成為周瑜打黃蓋的實際執行者,又把太史慈的死安排在赤壁之戰後的合肥戰役中。
註:太史慈墓周圍景觀已於2013年元旦前隨北固山一起翻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