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傳

太史慈傳

太史慈傳,出自《三國志·吳書·太史慈傳》(卷四十九 吳書四 劉繇太史慈士燮傳第四),是記載三國孫策坐下大將太史慈的作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太史慈傳
  • 創作年代:晉
  • 作品出處:《三國志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陳壽
作品概況,作品原文,作品譯文,作者簡介,

作品概況

出自:《三國志》卷四十九 吳書四 劉繇太史慈士燮傳第四

作品原文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人也。少好學,仕郡奏曹吏。會郡與州有隙,曲直未分,以先聞者為善。時州章已去,郡守恐後之,求可使者。慈年二十一,以選行,晨夜取道,到洛陽,詣公車門,見州吏始欲求通。慈問曰:“君欲通章耶?”吏曰:“然。”問:“章安在?”曰:“車上。”慈曰:“章題署得無誤耶?取來視之。”吏殊不知其東萊人也,因為取章,慈已先懷刀,便截敗之。吏踴躍大呼,言“人壞我章”!慈將至車間,與語曰:“向使君不以章相與,吾亦無因得敗之,是為吉凶禍福等耳,吾不獨受此罪。豈若默然俱出去,可以存易亡,無事俱就刑辟。”吏言:“君為郡敗吾章,已得如意,欲復亡為?”慈答曰:“初受郡遣,但來視章通與未耳。吾用意太過,乃相敗章。今還,亦恐以此見譴怒,故俱欲去爾。”吏然慈言,即日俱去。慈既與出城,因遁還通郡章。州家聞之,更遣吏通章,有司以格章之故不復見理,州受其短。由是知名,而為州家所疾。恐受其禍,乃避之遼東。
北海相孔融,聞而奇之,數遣人訊問其母,並致餉遺。時融以黃巾寇暴,出屯都昌,為賊管亥所圍;慈從遼東還,母謂慈曰:“汝與孔北海未嘗相見,至汝行後,贍恤殷勤,過於故舊,今為賊所圍,汝宜赴之。”慈留三日,單步徑至都昌。時圍尚未密,夜伺間隙,得入見融,因求兵出斫賊。融不聽,欲待外救,未有至者,而圍日逼。融欲告急平原相劉備,城中人無由得出,慈自請求行。融曰:“今賊圍甚密,眾人皆言不可,卿意雖壯,無乃實難乎?”慈對曰:“昔府君傾意於老母,老母感遇,遣慈赴府君之急,固以慈有可取,而來必有益也。今眾人言不可,慈亦言不可,豈府君愛顧之義,老母遣慈之意耶?事已急矣,願府君無疑。”融乃然之。於是嚴行蓐食,須明,便帶鞬攝弓上馬,將兩騎自隨,各作一的持之,開門直出。外圍下左右人並驚駭,兵馬互出。慈引馬至城下塹內,植所持的各一,出射之。射之畢,逕入門。明晨復如此,圍下人或起或臥。慈復植的,射之畢,復入門。明晨復出如此,無復起者,於是下鞭馬直突圍中馳去。比賊覺知,慈行已過,又射殺數人,皆應弦而倒,故無敢追者。遂到平原,說備曰:“慈,東萊之鄙人也,與孔北海親非骨肉,比非鄉黨,特以名志相好,有分災共患之義。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以君有仁義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區區,延頸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圍,從萬死之中自托於君,惟君所以存之。”備斂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邪!”即遣精兵三千人隨慈。賊聞兵至,解圍散走。融既得濟,益奇貴慈,曰:“卿吾之少友也。”事畢,還啟其母,母曰:“我喜汝有以報孔北海也。”
揚州刺史劉繇與慈同郡,慈自遼東還,未與相見,暫渡江到曲阿見繇,未去,會孫策至。或勸繇可以慈為大將軍,繇曰:"我若用子義,許子將不當笑我邪?"但使慈偵視輕重。時獨與一騎卒遇策。策從騎十三,皆韓當、宋謙、黃蓋輩也。慈便前斗,正與策對。策刺慈馬,而攬得慈項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會兩家兵騎並各來赴,於是解散。
慈當與繇俱奔豫章,而遁於蕪湖,亡入山中,稱丹楊太守。是時,策已平定宣城以東,惟涇以西六縣未服。慈因進住涇縣,立屯府,大為山越所附。策躬自攻討,遂見囚執。策即解縛,捉其手曰:“寧識神亭時邪?若卿爾時得我云何?”慈曰:“末可量也。”策大笑曰:“今日之事,當與卿共之。”即署門下督,還吳授兵,拜折衝中郎將。後劉繇亡於豫章,士眾萬餘人未有所附,策命慈往撫安焉。左右皆曰:“慈必北去不還。”策曰:“子義舍我,當復與誰?”餞送昌門,把腕別曰:"“何時能還”答曰:“不過六十日。”果如期而反。
劉表從子磐。驍勇,數為寇於艾、西安諸縣。策於是分海昬、建昌左右六縣,以慈為建昌都尉,治海昬,並督諸將拒磐。磐絕跡,不復為寇。
慈長七尺七寸,美須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賞從策討麻保賊.賊於屯裡緣樓上行詈,以手持樓棼,慈引弓射之,矢貫手著棼,圍外萬人莫不稱善。其妙如此。曹公聞其名,遣慈書,以篋封之。發省無所道,而但貯當歸。孫權統事,以慈能制磐,遂委南方之事。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子享,官至越騎校尉。

作品譯文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郡黃縣(今山東省黃縣東南)人,從小好學,在郡縣擔任奏曹史:正巧當時州和郡發生嫌隙,雙方各執一說,於是朝廷下令:奏章先到的一方算是有理。那時候,州的奏章已經發出,郡守擔心落後,尋求可以派遣的人。太史慈二十一歲,被選中,於是日夜兼程趕路:到了洛陽(今河南省洛陽縣東北),來到公車門,看到州的官吏正要通報。太史慈問他:“你是要來通報奏章的嗎?”“是的。”“奏章現在在哪裡?”“在車上。”太史慈於是說:“奏章上的題署會不會有錯誤?拿來我幫你看看。”官吏不知道他是東萊人,就把奏章拿給他看。太史慈拿起預先藏在懷中的小刀,就把奏章割壞了。官吏急得直大叫:“有人把我的奏章割壞了。”太史慈把他帶到車列中間,對他說:“如果你剛才不把奏章給我看,我就沒有辦法破壞了。這吉、凶、禍、福是一樣的,我不會單獨一個人受罪。還不如我們安安靜靜地一起出去,這樣才可以活命,不致兩個人都受重刑。”官吏疑惑的問:“你為你們郡而破壞了我的奏章,現在你已經成功了,為什麼還要逃走呢?”太史慈騙他說:“當初我受到郡的差遣,只是要來看看你們的奏章有沒有通報:我因為求功心切,弄壞了你們的奏章,現在回去,也恐怕被責備,所以要和你一起逃走。”官吏覺得他說的有道理,當天就和太史慈一起出城去了。太史慈和州官吏一起出了城之後,又偷偷的溜了回來,通報自己的奏章。州府的人聽說發生變故,又另外派人再遞上奏章:有司因為州府改換奏章的緣故,不再受理,州府的官司因此失敗了。太史慈由此遠近聞名,可是也因此被州府的人所仇恨。太史慈害怕州府的人報復,於是躲到遼東(今遼寧省遼陽縣北)。
北海(今山東省壽光縣東南)孔融,聽說了這件事,非常讚賞他的才智,屢次派人問候太史慈的母親,並且時時送來吃的糧食。那時候,孔融因為黃巾賊亂作,屯住在都昌(今山東省昌邑縣西),被賊兵管亥圍困。太史慈從遼東回來,他的母親對太史慈說:“你和孔北海先生素不相見,從你走了以後,北海先生常常來周濟我,比起你的那些故舊朋友還殷切。現在他被賊兵圍困,你應該趕快去幫助他。”太史慈在家中停留了三天,就一個人步行來到都昌。當時,賊兵還沒有圍困得很嚴密,太史慈利用夜晚,找了機會溜進城中拜見孔融,向孔融請求派兵出城殺賊:孔融不肯,想要等待外面的援軍。可是等了許久,沒有援軍來到,而賊人的圍困日漸緊迫。孔融想要向平原郡(今山東省平原縣南)劉備告急,但是城裡沒有一個人出得去:太史慈自動要求出城救兵,孔融說:“現在敵人重重圍困,大家都說沒有法子出城,你的勇氣雖然可佩,但未免太冒險了。”太史慈回答說:“從前先生每次對家母致意,家母感於知遇,派慈來解救先生的危難,就是認為慈還有可取的地方,前來對先生必定有助益。現在雖然大家都說不能突出重圍,慈也附和眾人的話,這哪裡是先生愛顧慈的道義以及家母派遣慈來的用心呢?現在事情已經非常緊迫了,希望先生不要再疑慮。”孔融這才答應。因此整備行裝,早早的吃飽了飯,天剛一亮,便帶著弓、箭上馬,帶著兩名隨從的騎兵,命他們各拿一個箭靶,開了城門,直奔而出,外圍的賊兵都非常震驚,立刻兵馬戒備。
太史慈騎馬到了城下溝塹,把箭靶插上,然後射箭,箭射完了,就回到城裡。第二天又是如此,而圍困的賊兵有的起來,有的仍然在睡覺:而太史慈還是照樣插箭靶、射箭,再退回城門。第三天又是如此,賊兵再也沒有一個願意起來的了。太史慈於是策著馬鞭,向敵人重圍中衝出去:等到敵人發覺,太史慈已經衝出重圍了,又射殺了好幾個人,都應弦而倒,因此沒有人敢再追他。太史慈到達了平原郡,告訴劉備說:“慈是東萊地方粗鄙的人,和孔北海先生沒有骨肉之親,也沒有鄉黨之誼,只因為意氣相投,有共患難的道義。如今管亥作亂,北海先生被圍困,孤窮沒有援軍,非常危急:因為聽說閣下有仁義的美名,能救別人的危難,因此北海先生非常企盼先生前去解圍,派慈冒險突破重圍,從百死一生之中,前來託付於閣下,請求閣下解救這個急難。”劉備聽了,肅敬的說道:“孔北海先生還知道世間有我劉備這個人嗎?”立刻派遣精兵三千人,跟著太史慈回去。賊兵聽說救兵到了,紛紛解圍逃散。孔融解了圍困,因此更加看重太史慈的智勇,對他說:“你真是我年輕的朋友。”事情完畢,太史慈回去稟報母親,母親說:“我非常高興你能回報孔北海先生。”
揚州刺史劉繇和太史慈同郡,太史慈從遼東回來,沒有和別人見面,只是渡江到曲阿(今江蘇省丹陽縣治)去見劉繇。還沒有去之前,有人勸劉繇可以派太史慈擔任大將軍。劉繇說:“我如果用太史慈,許子將不就要笑我了嗎?”只是讓太史慈自己衡量輕重,決定去就。當時,太史慈只帶一名騎兵,路上遇到孫策。孫策隨從的騎兵有十三人,都是像韓當、宋謙、黃蓋這一類的勇士:太史慈便向前挑戰,和孫策正面相對。孫策刺太史慈的馬,鉤住太史慈脖子上的手戟,太史慈也拿住了孫策的兜鍪,正好兩家的兵騎趕來相助,雙方這才解散。
太史慈本來要和劉繇一起逃到豫章(今江西省南昌縣),可是他卻逃到了蕪湖(今安徽省蕪湖縣西南),躲在山中,自稱是丹陽太守。那時候,孫策已經平定了宣城(今安徽省南陵縣東西十四里青弋江上)以東,只有涇縣(今安徽省涇縣西)以西六個縣沒有歸附,太史慈於是住到涇縣,立屯府,山越之民有許多來歸附的。後來,孫策親自來征討,太史慈才被俘虜。孫策見到太史慈,立刻替他鬆綁,拉著他的手,說:“還記得在神亭那個時候的事嗎?如果你在那個時候捉到了我,會如何呢?”太史慈回答:“那可不一定。”孫策於是大笑說:“今日天下之事,我要和你一起來商討。”立刻派他擔任門下督,回到吳郡(今江蘇省吳縣),授兵給他,封他為折衝中郞將。後來劉繇在豫章死了,兵士約有一萬多人,不知所往:孫策命太史慈前往安撫。左右的人都說:“太史慈一定往北而去,不再回來。”孫策說:“太史子義除了我,還會依附誰呢?”於是在昌門替他送別,握著他的手腕道別,向他說:“幾時回來?”太史慈回答:“不超過六十天,一定能回來。”到時候果然如期回來。
劉表的侄子劉磐,非常勇敢,常常在艾(今江西省修水縣西)、西安(今江西省武寧縣西)等縣亂作,孫策於是分置海昬(今江西省永修縣治)、建昌(今江西省奉新縣西)等左右六個縣,派太史慈擔任建昌都尉,治理海昬,同時智軍抵抗劉磐,從此劉磐絕跡,不再騷擾。
太史慈身長七尺七寸,有很長的須髯:長長的手臂,很會射箭,箭不虛發。曾經跟隨孫策*麻保的賊兵,賊兵在屯區里,攀援樓上叫罵,兩手扶著樓的樑柱,太史慈一箭射去,貫穿賊人的手掌而射入樑柱,外圍眾人看了個個叫好,他射箭的功夫是如此的神妙。曹操聽到他的名聲,派人送信給太史慈,用信封封好了,太史慈打開一看,裡面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放了“當歸”(一種中藥材)。孫權統事,因為太史慈能制住劉磐,就把南方的事都託付給他。太史慈四十一歲,在公元206年(建安十一年)死。他的兒子太史亨,官做到越騎校尉。

作者簡介

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人。仕蜀為觀閣令史。入晉舉孝廉,除著作佐郎;出補陽平令,除著作郎;領本郡中正,遷長廣太守,不就;授治書御史。母憂去職,起為太子中庶子,未拜。元康七年卒,有《古國志》五十卷,《三國志》六十五卷,《益部耆舊傳》十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