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旅遊產業“十三五”(2016-2020年)發展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原市旅遊產業“十三五”(2016-2020年)發展規劃
- 發布時間:2016-12-31
根據《太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發展規劃綱要》,制定本規劃。
一、“十二五”時期旅遊產業發展成就
“十二五”時期,我市按照“一心、兩帶、四區”空間布局,堅持“改革促發展、創新求發展、轉型謀發展”理念,著力塑造“唐風晉韻·錦繡太原”城市品牌形象,大力推進旅遊產業鏈的延伸完善,努力探索服務質量標準化途徑,致力依法規範市場運行秩序,全力夯實旅遊安全基礎,全市旅遊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服務質量不斷提升,提前兩年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遊客滿意度在全國60個旅遊重點城市的位次由2010年的42位前移至23位。寶國旅、紅馬國旅首次進入全國百強旅行社行列,填補了我省、我市的空白。
(一)產業綜合實力快速提升
“十二五”時期,接待國內遊客人數年均增長18.8%,由2010年的1994萬人次達到2015年的4920萬人次,翻了一番多;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20.8%,連續跨越三個百億大關,由2010年的230億元達到2015年的588億元,翻了1.5番。在遊客人均消費水平總量下降的前提下,消費結構進一步最佳化。過夜遊客停留天數由2010年的1.8天延長至2.44天,增加0.64天;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的消費比重由2010年的18.3%、16.5%、21%、11.9%、20.8%、11.5%演變為16.4%、15.4%、17.6%、10.8%、27.5%、12.3%。旅遊作為綜合性產業的融合發展的態勢明顯加快,促進就業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五年間,全市旅遊業直接從業人數由4萬餘人增加到8.5萬人,間接從業人數由15萬增加到30餘萬人。
(二)市場宣傳行銷成效斐然
緊緊圍繞塑造城市品牌形象,更新觀念,拓寬視野,創新宣傳行銷理念,完善宣傳行銷思路,豐富宣傳行銷方式,全方位、立體式、多層次展示旅遊資源特色和城市形象,太原在國內外旅遊市場的吸引力、知名度明顯提升。
(三)要素市場日趨完善
以創建國家A級景區為抓手,景區建設邁上新台階,全市A級景區達到18家,比2010年翻一番;以標準化建設為載體,大力發展以觀光、休閒、體驗為特色的工農業旅遊示範點,城市周邊的旅遊休閒帶和集中連片的觀光休閒區初步形成,全市工農業旅遊點達到35家,是2010年的7倍;有8個村被命名為“山西最美鄉村”,占全省的1/6;6個景點被評為全省休閒農業示範點,總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四)行業管理走上科學化軌道
牢固樹立管理與服務並重理念,堅持一手抓市場主體培育與服務,一手抓企業經營行為監督與管理,以市場準入服務創新為突破口,全面推進企業服務質量的標準化建設,行業管理水平顯著提高。立足於為企業提供簡便高效的服務,大力推進行政審批的便利化,將旅行社市場準入要件由17項減少為4項,審批時限由20天減少為5天,將旅行社變更事項、網點備案登記由1周精簡為即來即辦,行政效能提高,受到企業廣泛好評。立足於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在全省率先實施了旅行社標準化建設,頒布了《綠色旅行社服務質量等級評定標準》,在契約簽訂、履行、經營管理、社會評價、安全生產等方面對企業經營管理提出具體要求,實行了安全生產、重大投訴、行政處罰“一票否決”,有效規範了企業經營行為,促進了服務水平提升。全市260家旅行社有近50%進入A級行列,其中5A級13家,4A級27家,為企業優質服務樹立了標桿。
(五)依法治旅邁出新步伐
認真踐行“依法治旅、依法興旅”理念,嚴格貫徹《旅遊法》、《安全生產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依法履行市場監管職能,不斷加大對擾亂市場秩序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旅遊市場亂象得到有效遏制,企業誠信經營意識得到普遍提升。堅持“重教育、嚴執法、講文明、促誠信”,出台了《旅遊行政執法基本規範》,紮實開展市場秩序綜合治理和專項執法行動,採取明查與暗訪相結合、執法檢查與社會監督相結合、重點突查與全面普查相結合的方式,多層次、多形式開展行業執法和聯合執法,對旅遊市場存在的“黑車、黑導、黑社”以及虛假宣傳、價格欺詐、變更行程、另行收費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嚴厲打擊和查處,五年共查處各類案件103件,起到了有力的震懾作用。
(六)旅遊惠民再上新台階
堅持“旅遊為民、旅遊惠民”,著力將更多的旅遊發展成果惠及人民民眾。著力提升旅遊“一卡通”功能,不斷完善制度設計,紮實開展旅遊進社區、進軍營、進校園活動,參與景區數量和受惠人群穩步擴大,納入景區數量突破100家,五年累計銷售20餘萬張,為景區返款近1200萬元,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十二五”時期旅遊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集中表現為總量不大、發展不足、機制不活、服務質量不高,旅遊總收入總量不大、首位度低。全市旅遊產業總收入575億元,與周邊城市西安、鄭州相比差距明顯,僅分別相當於兩市的58.8%、57.5%,特別是占全省的比重呈下降趨勢,從2010年的18.5%下降到了2015年的17.8%,這與我市作為省會城市和全省旅遊集散中心的地位極不相稱。旅遊產業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缺乏影響大、吸引力強的龍頭景區和帶動力、競爭力強的大集團、大企業;管理體制不順;旅遊市場秩序不規範;旅遊服務質量亟待提高,等等。須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三、“十三五”時期旅遊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總體思路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全面落實省、市的各項重大戰略部署,按照“一環(城市邊山旅遊文化生態景觀環)一帶(汾河生態景觀帶)三區(陽曲黃土風情農耕文化區、清徐現代農業休閒觀光區、婁煩自然風光生態保障區)”總體布局,堅持目的地與集散地建設並重,以把旅遊產業培育成為新興支柱產業為目標,圍繞提升“唐風晉韻·錦繡太原”城市品牌形象,全力實施“大景區建設、旅遊+、網際網路+”三大戰略,著力抓好“最佳化空間布局、提升服務功能、規範市場秩序”三大工程,發展大產業、拓展大市場,建立新機制、培育新業態,大幅提高城市旅遊的知名度、觀賞度和滿意度,努力把太原建設成為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山水神韻與生態宜居相得益彰的國際化旅遊城市。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創新謀發展。創新是實現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作為事關產業發展全局的關鍵環節,下大力氣推進產業組織結構、經營業態、發展模式創新,全方位推進景區規劃、管理、運行機制創新,讓新技術滲透產業鏈的各個環節,讓新業態成為企業經營方式的主流,讓新模式煥發產業發展的活力。
2.依靠改革促發展。改革是旅遊產業振興的根本出路。必須牢固樹立改革促發展的理念,下決心打破束縛旅遊產業發展的體制桎梏,堅決衝破制約旅遊產業要素重組和最佳化配置的機制性壁壘,著力構建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機制和資源配置平台,形成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支配要素流動的新體制,讓改革解放旅遊生產力。
3.立足融合求發展。旅遊是綜合性產業,融合是旅遊產業發展的內在要求。必須把融合作為旅遊發展的著眼點和立足點,下功夫推進旅遊向三次產業的滲透和兼容,積極聯合相關部門加快旅遊與工業、農業、文化、科技、教育、體育、養老等領域的融合,依託融合催生新產業、發育新業態,構建起觀光、休閒、養生、研學等多業態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4.追求綠色強發展。綠色是旅遊產業的本質特徵。必須把綠色理念貫穿於旅遊產業發展的全過程,竭盡全力呵護旅遊賴以生存的綠色空間、綠色要素、綠色標準,決不求一事之績損害一絲綠色資源,決不貪一時之功浪費一毫綠色元素,堅持“生態保護推動旅遊發展,旅遊發展促進生態保護”的可持續發展路子,把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思考問題、推進工作、做出決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建設美麗太原。
5.保障安全抓發展。安全是旅遊發展的生命線。必須把旅遊安全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堅持“嚴、細、實、長”的工作作風,把安全生產各項制度和責任落到實處,努力使旅遊產業成為提高人民民眾生活品質的幸福產業。
(三)主要目標
1.產業規模明顯擴大。在提高質量、最佳化結構、改善效益的基礎上,今後五年全市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13%以上,到2020年旅遊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5%以上,達到新興支柱產業的要求。
2.目的地和集散地建設大見成效。省會城市的綜合優勢進一步彰顯,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更加健全完備,集散能力和承載能力顯著增強。國家5A級景區創建實現零的突破,3A級以上景區數量大幅增加,鄉村旅遊、工業旅遊、紅色旅遊等景區(點)建設紮實推進,基本滿足市民和遊客休閒度假的要求。
3.城市品牌形象顯著提升。旅遊宣傳推廣體系進一步完善,國內外宣傳行銷網路基本建立,宣傳行銷模式創新取得突破,以網際網路行銷為主導、以傳統行銷為基礎、以企業行銷為依託的全方位、立體化模式初步形成,太原在國內外的知名度、美譽度大幅度提高。
4.服務質量明顯提升。“依法治旅”基本理念深入人心,誠信經營成為企業的自覺行動,旅遊市場規範有序,文明和諧的旅遊環境初步形成。旅遊安全保障體系健全有力,應急體系及時有效,旅遊成為人民民眾放心滿意的快樂產業。
四、“十三五”時期旅遊產業發展的重大任務
全力實施“大景區建設戰略、網際網路+戰略、旅遊+戰略”,著力抓好“最佳化空間布局工程、提升服務功能工程、規範市場秩序工程”,破解發展難題,推進旅遊科學發展。認真分析今後五年面臨的各項工作任務,緊緊抓住並切實抓好事關全局的六大任務。
(一)抓好最佳化空間布局工程,構築“一環一帶三區”戰略發展格局
太原是全省旅遊業發展的核心承載區域,全方位最佳化完善空間布局,構築“一環一帶三區”旅遊發展戰略支點,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促進旅遊業結構最佳化升級,把旅遊業培育成為新興支柱產業,是實現旅遊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所在。
一環:西山、北山、東山,三面環山,森林圍城,城在山中,山在城中,景色宜人,道路貫通。優美的自然景觀,厚重的歷史文化,構建了太原旅遊業發展的文化生態景觀環,也是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的綠色屏障。精心打造城市邊山旅遊文化生態景觀環,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旅遊新格局,是旅遊業創新發展的必然趨勢。西山是環城綠色生態的重點休閒區域,是境內外觀光遊客最為集中且旅遊吸引物分布最為密集區域,是彰顯“唐風晉韻·錦繡太原”歷史文化特色的主要載體。北山是發展環城旅遊的重要紐帶,聚集了北部區域青龍古鎮等重要的人文生態旅遊資源。東山是紅色文化的核心承載區,具有“紅+綠”特色,是打造紅色文化記憶的旅遊勝地。旅遊公路的大貫通,不僅為我市森林圍城建設提供了林區道路,而且形成了一條兼顧綠色長廊和森林景觀帶完整、暢通、安全和便捷的旅遊道路體系。
加快邊山旅遊文化生態景觀環建設步伐,整合區域內各類旅遊資源,以構建人文歷史、休閒養生、觀光體驗、健康養老等多樣化的景區(點)為重點,配套完善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公廁等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持續推進城郊森林公園建設,同步完備園內道路、通訊等基礎設施。積極建設城市綠道、登山步道和慢行系統,拓展城市休閒空間。有計畫、有步驟地建設“自駕游”基地和“房車”營地,將邊山旅遊文化生態景觀環建成高水平的市民度假地。
一帶:汾河沿線東西拓展區,是太原府城文化及都市風光展示區。提升完善汾河生態景觀帶,充分拓展汾河沿線文化產業鏈。府城雙塔寺、文廟、國民師範舊址等彰顯了不同時期人文景觀和歷史文化,充分利用中心區域星羅棋布的文化遺存,堅持修復保護與開發展示一體化推進理念,將散落在不同區域的景觀景點連線成網。以“人、城市、生態、文化”為主題,塑造汾河景區文化廣場、歷史傳說、大型音樂噴泉等各具特色的美景。發揮和提升長風商務區區域綜合服務設施齊備優勢,進一步最佳化和放大旅遊元素服務系統功能。將縱貫南北百公里的汾河沿線整體打造成最具現代、時尚、浪漫氣息和商業遊憩氛圍的汾河生態景觀帶。
三區:遠近郊度假休閒區。可劃分為清徐縣、陽曲縣、婁煩縣三個片區,是構築旅遊多元休閒產品的核心區域。加快建設陽曲黃土風情農耕文化區、清徐現代農業休閒觀光區、婁煩自然風光生態保障區。圍繞淳樸的黃土民風民俗和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整合資源,突出重點,形成規模,著力開發以“西門莊園、盛和農場、青草坡”為重點的陽曲黃土風情農耕文化區;圍繞濃郁的農業觀光特色和獨特的資源產品,著力開發以“醋都葡鄉、都市農業”為主題的清徐現代農業休閒觀光區;圍繞突出“顯山、露水、生態”特徵,充分整合自然、人文景觀資源優勢,著力開發“汾河水庫、雲頂山”為重點的婁煩自然風光生態保障區。
(二)實施大景區戰略,加快旅遊目的地建設步伐
實施大景區戰略是全面提升景區核心要素,深度開發景區資源,完善景區產品結構,創新景區產品體系,提升景區品質服務功能的強力驅動器,是發展全域旅遊的基礎。把旅遊產業培育成為新興支柱產業,以國家旅遊景區服務標準的基本內容、構成要素和質量要求紮實推進旅遊大景區建設步伐,建設一批國家3A級以上旅遊精品景區,使之成為吸引境內外遊客的重要引擎和重要載體。著力推進晉祠、天龍山、蒙山、太山等景區連片打造;加快汾河生態景觀帶、長風商務區為核心景區的提檔升級;科學統籌雙塔寺景區為核心的大景區建設;支持青龍古鎮景區為核心的資源重組、改造升級;著力推進以神堂溝、萬畝生態園、偏橋溝風情小鎮為核心的大型城市旅遊綜合體建設;協調採薇莊園、薰衣草莊園、長溝新村休閒農業主題休閒區建設;規劃開發北固碾農業休閒觀光展示區和台駘山滑世界城郊休閒拓展區;同步推進明太原縣城、晉陽古城遺址、晉陽湖公園的統籌規劃和保護開發;加快汾河二庫、太原解放紀念館、龍角山及一批鄉村旅遊點創建標準化景區步伐,不斷提升旅遊景區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用5年時間,力爭實現國家5A級景區零的突破,全市A級旅遊景區達到30個。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科學布局,大集團運作,挖掘旅遊消費新熱點,建設大型旅遊娛樂場所、演藝節目和一批集休閒、度假、購物、運動、養生等為一體的旅遊綜合體。積極推動華僑城旅遊綜合體落地;建設集山西特色醋文化飲食、醋養生保健,住宿、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山西老陳醋文化公園等,引導旅遊消費的轉型升級。
(三)實施“旅遊+”戰略,拓展旅遊發展空間
旅遊業作為新興戰略性產業,關聯性強、輻射面廣,幾乎可以對接任何行業與領域。著力推動旅遊創業創新,為相關產業和領域發展提供旅遊平台,插上“旅遊”翅膀,形成新業態。“旅遊+”充分發揮旅遊業的拉動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有效推進旅遊轉型升級。把推進旅遊要素向三次產業滲透延伸作為重中之重,打造特色旅遊產業鏈,形成多點支撐、融合發展的大旅遊格局。
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深度挖掘鄉村文化內涵,突出鄉村生活、生產、生態特點,結合農業現代產業園主題建設,精心打造一批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旅遊景觀景點,用5年時間,建成2-3個特色旅遊名村名鎮,鄉村旅遊點發展到50個,為市民假日休閒提供服務優質的好去處。
實施精準扶貧戰略,紮實抓好旅遊扶貧。貧困地區是鄉村旅遊資源富集區域,是扶貧重點投入地區。以國家鄉村旅遊扶貧政策為指導,以建檔立卡貧困村為扶貧基點,充分發揮鄉村旅遊對脫貧致富的帶動力,進一步加大旅遊扶貧力度,制定鄉村旅遊扶貧規劃,多渠道爭取扶持資金,通過規劃引導、基礎建設、典型示範、教育培訓、宣傳推廣等舉措,實施一批旅遊扶貧工程,帶動農民脫貧致富。
穩步推進工業旅遊。太原作為我國現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擁有大量展示工業文明發展軌跡的歷史遺存和遺址。充分利用太化、礦機等工業遺存,引進一流創意團隊,用開發旅遊文化景觀的理念進行藝術再造和景觀提升,打造一批集科普教育、實景體驗和觀光休閒為一體的工業旅遊景區,展示老工業基地工業化的歷史進程。
著力培育紅色旅遊。紅色文化是城市文脈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太原解放紀念館、國民師範舊址、高君宇故居等景區為重點,大力拓展以革命紀念地、標誌物為載體,以革命歷史、革命事跡、革命精神為內涵的紅色旅遊,加快與傳統觀光旅遊、休閒度假旅遊的緊密融合,著力培育一批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深受遊客歡迎的紅色文化景區,進一步增強我市紅色旅遊發展的活力。
積極推動研學旅遊。建立健全研學旅遊保障機制,在內容設計、導遊配備、安全設施等方面加強引導,通過開展研學、科考、培訓、攝影、採風以及各種夏令營、冬令營等活動寓教於游。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重點景區合作,建設各具特色的研學旅遊基地,到2020年建成2個以上研學旅遊基地。
引導支持中醫藥健康旅遊。注重挖掘中醫藥文化資源,在業態創新、機制改革、集群發展等方面先行先試,開發建設1-2個集中醫藥康復理療、養生保健、文化體驗為一體的中醫藥健康旅遊產業示範園區。
穩步發展老年休閒旅遊。規範老年旅遊服務,鼓勵開發多層次、多樣化老年休閒旅遊產品。支持民間資本按程式依法使用國有劃撥土地或者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舉辦非營利性社區養老機構,鼓勵開發適合老年旅遊需求的商業保險產品,大力推動鄉村養老旅遊發展。
推進區域旅遊發展。突出抓好跨區域旅遊發展專項規劃編制工作,打破行政區劃約束,整合區域旅遊資源,發揮優勢,加快同城“一體化”建設步伐。按照區域規劃的空間布局,創新與忻州、呂梁、晉中、陽泉等周邊城市的區域旅遊合作機制,充分發揮政府在區域合作中的先導作用,破除旅遊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政策障礙,推進旅遊公共服務的有機銜接。著力加強區域旅遊資源合作開發、旅遊產品和線路打造、旅遊市場監管等方面合作,實現產業布局一體化、市場行銷一體化、服務體系一體化,成為太原旅遊產業進一步發展的後勁所在。
促進旅遊與其他服務業一體發展。充分發揮省城綜合優勢,大力推進旅遊與文化、商務、會展、體育等服務產業融合式、聯動式發展。在精心辦好能博會、中博會、農博會等大型展會的同時,積極發展汽車、服裝等各類商務會展,壯大規模,提升品牌,增強旅遊會展城市的吸引力。挖掘豐富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市場化運作方式,舉辦多類型、多層次的麵食、陳醋、廟會、社火、民俗等旅遊文化節慶展示活動,以文化帶旅遊,以旅遊促文化,進一步提升太原的吸引力和知名度。開發提升特色旅遊商品。強化旅遊商品開發行銷,是延伸旅遊產業鏈條,提高旅遊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注重旅遊特色商品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調動全市旅遊景區(點)和工藝品企業的積極性,充分挖掘文化內涵,設計研發一批工藝獨特、樣式新穎、便於攜帶,能夠體現太原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的旅遊紀念品,增強對遊客的吸引力。發揮省會優勢,聚集和培育一批山西名優土特產品研發、生產、銷售龍頭企業,支持線上旅遊商品銷售,打造全省旅遊商品集散行銷中心。
(四)實施“網際網路+”戰略,強力推進智慧旅遊城市建設步伐
圍繞提升“唐風晉韻·錦繡太原”品牌形象,大力推進“網際網路+”戰略,強力推進智慧旅遊城市建設步伐,著力培育旅遊發展大市場。
強化智慧城市形象品牌塑造。加強太原旅遊官網建設,構築集旅遊公共信息服務、文明旅遊倡導、旅遊企業監管、旅遊市場秩序整治、旅遊投訴等於一體的旅遊智慧型化系統。開通太原旅遊目標行銷、導向行銷、雙向互動行銷及官方微信、手機APP等。加快電子宣傳品製作和更新,做好電子版導遊圖、景區遊覽圖以及電子版宣傳手冊等,提高智慧旅遊網路化、數位化、智慧型化水平。構建面向旅遊者、旅遊經營者和旅遊管理部門的個性化、信息化的智慧旅遊服務平台,形成更高效、更智慧型的城市旅遊公共服務體系,為遊客提供更便捷、更環保、更有品質的休閒旅遊產品,生動展示文化太原、山水太原、都市太原新形象。
構築網路聯合行銷體系。按照“互聯互通”的總體思路,實施大數據背景下旅遊精品行銷戰略,通過區域合作、資源共享、網路聯通、實地行銷、設點布網等行銷策略,強化太原周邊及國內外市場的行銷力度,加強與大旅行商、主流媒體、知名網站的聯合促銷,構築網路聯合行銷體系。持續推進旅遊電子商務發展,擴大線上預訂規模,開拓手機客戶端市場,全面提升太原旅遊品牌的覆蓋率和影響力。
拓展網路區域發展空間。運用門戶網、視頻推廣、網路互動、網路論壇等形式多樣的網路媒介,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引領,積極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城市對接,加強與京津冀區域旅遊合作,深化“茶路之旅”國際旅遊聯盟之間的交流,多措並舉融入絲綢之路旅遊大通道。依託“京冀晉陝”高鐵旅遊城市聯盟,打造高鐵旅遊走廊,實現區域資源共享、客源互換、市場共建、利益共贏,促進區域旅遊市場一體化。
拓展旅遊行銷新模式。以企業運作為主體,市場行銷為導向,加強與駐外辦事機構的合作,利用其在當地的信息資源和網路,強化旅遊行銷宣傳。依託重點旅遊企業在省內外建立城市形象宣傳行銷中心,5年內“錦繡太原”旅遊宣傳行銷中心達到30個,打造一支“常駐”的宣傳行銷隊伍,構建起覆蓋主要客源地市場的宣傳行銷體系。
加快旅遊企業信息化建設步伐。推動旅遊業與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跨產業融合,實現旅遊企業智慧型導遊、電子講解、線上預訂、信息推送、無線區域網路(wifi)等功能全覆蓋。積極支持線上旅遊企業發展壯大,整合資源、要素和技術,進行網際網路金融探索,打造線上旅遊企業第三方支付平台,拓寬移動支付在旅遊企業的普及套用。到“十三五”期末,全面實現全市旅行社、旅遊景區、旅遊星級飯店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再造、網路行銷、管理服務智慧型化,推進旅遊企業的轉型升級。
(五)抓好提升旅遊服務功能工程,增強城市的旅遊綜合承載能力
實施“旅遊暢通”工程。加快連通景區道路建設步伐,重點完善A級景區、鄉村旅遊點的旅遊公路網,解決“斷頭路”和“最後一公里”問題。到2020年,全市新建、改建旅遊公路200公里以上,基本實現城市、高速公路、高鐵車站、機場通往景區(點)的旅遊公路交通無縫對接、暢通便捷,標識標牌、加油充電充氣站、緊急救援等公共設施服務配套、功能齊全。
加快省城旅遊集散中心建設。依託城市綜合客運樞紐,建設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省城旅遊集散中心,健全和完善機場、火車站、汽車站、商業中心和旅遊者集中場所旅遊公共信息平台、旅遊諮詢中心,形成方便快捷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
加強旅遊廁所建設。堅持“政府統籌、單位負責、堅持標準、建管並重”原則,集中力量重點解決旅遊廁所提質擴量問題。用5年時間新建、改建旅遊廁所300座,確保旅遊景區、旅遊公路沿線、休閒旅遊街區、旅遊餐館、旅遊娛樂場所、旅遊村鎮等方面的廁所達到“數量充足、乾淨無味、免費實用、管理有效”標準。
大力推進旅遊公交專線建設。樹立“旅遊+公交”理念,拓展公交旅遊資源,堅持旅遊個性化、特色化線路發展方向,創造條件開通邊山、汾河沿線等都市休閒遊、美麗鄉村游、 紅色文化游、工業觀光游等一批市域旅遊公交精品專線,提高旅遊公共服務供給能力。
健全自駕游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我市高速、高鐵、市域要道岔口等旅遊交通引導標識系統,規劃建設景區遊客服務中心,方便自助、自駕遊客。重點建設好景區和鄉村旅遊點的停車場,鼓勵有條件的景區提供免費停車服務。
(六)抓好規範市場秩序工程,營造規範有序、文明和諧的旅遊環境
大力整治旅遊市場秩序。建立旅遊綜合執法機制,對涉旅食品安全、交通安全、設施安全等領域進行綜合整治,依法重點打擊“黑社”、“黑導”、“黑車”、“黑網站”、非法“一日游”,以及誘導、欺騙、強迫遊客消費等擾亂旅遊市場秩序的行為,營造規範有序、文明服務的市場環境。
大力提升旅遊市場綜合管理水平。持續開展旅遊市場秩序綜合水平指數評價和旅遊服務“大家評”活動,設立“品質旅遊產品榜”。建立完善服務等級退出制度,對市場秩序混亂的A級景區、星級飯店作出警告、嚴重警告或摘牌處理,對嚴重違法的旅行社依法吊銷旅遊經營許可證。建立旅遊企業及從業人員誠信記錄及信用信息公示制度,依法公布其違法違規信息,加大對典型事件的曝光力度。
逐步完善標準化管理服務體系。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確定的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城市為契機,鞏固和延續“十二五”期間良好的標準化管理態勢,加大力度持續開展標準化創建活動。一是持續推動“百強旅行社”創建達標工作,進一步完善綠色旅行社等級評定製度,大幅度提高服務質量等級,使跨入A級行列的旅行社占到全市旅行社總量的70%;二是進一步完善工農業旅遊標準化建設,實現標準化服務的品質提升;三是逐步與國際旅遊行業標準接軌,提高旅遊飯店、演藝、餐飲、購物、住宿等系列行業管理與服務水平,為廣大旅遊者提供健康、舒適的優質服務。
拓寬旅遊惠民政策。持續推進旅遊“一卡通”惠民工程,進一步完善制度設計,不斷豐富“一卡通”功能,利用現代化網路服務平台,多渠道拓寬“一卡通”銷售網點,為市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優質服務。適時推出鄉村旅遊惠民項目,全面實施鄉村旅遊點服務項目折扣優惠。引導有條件的景區(點)通過拓展旅遊要素服務項目,增加經營性綜合收入,延伸旅遊產業鏈,逐步實現景區免費開放。
深入開展文明安全景區、旅行社創建活動。倡導行業友好氛圍,強化職業教育,規範領隊、導遊等職業行為,落實文明、安全宣傳和管理責任。建立不文明遊客檔案,與相關行業聯動建立遊客不文明信息通報機制和“黑名單”曝光制度。
五、“十三五”時期旅遊產業發展重大舉措
(一)加大體制改革力度
旅遊管理體制改革是促進旅遊產業轉型發展的重要制度基礎,旅遊管理體制改革的核心是旅遊管理機構改革,“十三五”期間,改變政出多門、職能交叉的現狀,根據滿足產業規模、發展趨勢、產業性質的需要和有效管理原則,切實建立一整套條塊清晰、權責分明,協調有力、職能到位的旅遊管理體系。
探索旅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結合太原市情,借鑑貴陽、南昌、洛陽等城市經驗,組建市旅遊發展委員會,除原旅遊局固有職能外,再賦予其景區管理、旅遊開發、資本運營監督等職能,全面理順宣傳促銷、景區規劃、行業管理、質量監督、投資服務等方面的關係,真正使旅遊管理部門的職能逐步實現由單一行業管理向綜合監管轉變,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由事業型向產業型轉變,由單一門票經濟向綜合經濟轉變,切實增強旅遊產業發展的體制活力。
推進國有景區管理體制改革。在旅遊景區相對集中的區域,設立旅遊風景區管理委員會,實行由旅遊、屬地政府、文物、林業、文化、宗教等合一管理體制,對旅遊資源進行統一管理運營。積極推進國有及國有控股旅遊景區依法實行管理權與經營權分離,國有旅遊資源、旅遊產品的經營權可以向社會資本開放,鼓勵社會各方採取項目特許權、運營權、旅遊景區門票質押擔保和收費權融資等方式參與旅遊項目開發,發展混合所有制旅遊經濟。景區經營者實行現代企業制度和職業經理人制度,以市場化、公司化、專業化的方式開發、建設、管理、經營旅遊景區。
強化旅遊招商引資力度。牢固樹立“以招商促轉型、以轉型保發展”理念,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利用企業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聯合招商等招商方式,形成政府推動、企業承辦、市場運作的招商引資機制。積極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打破地區和行業封鎖,支持各類社會資本進入旅遊市場,實行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併重組,打造跨界融合的旅遊產業集團和產業聯盟,切實形成全社會各行各業參與旅遊開發,興辦旅遊經濟的濃厚氛圍。
(二)強化政策扶持力度
編制和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時,充分考慮相關旅遊項目、設施的空間布局和建設用地需求,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優先向重大旅遊項目傾斜,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用非耕農用地,在不改變土地農用性質的前提下採取作價入股、土地合作等方式參與旅遊開發;落實星級賓館飯店與工業企業實行同等用水、用電、用氣的價格政策;旅遊企業排放污染物達到國家標準或地方標準並已進入城市污水處理管網的,在繳納污水處理費後免徵排污費;落實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公務活動向旅行社購買交通、住宿、餐飲、會務等服務制度;星級飯店可參與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公務、會務接待的統一招標;將主要旅遊景區和旅遊重點項目的道路連線線和交通配套設施建設納入各級公路網規劃,給予資金支持;商業性投資建設的旅遊景區享有門票自主定價權;對規劃發展的旅遊飯店擴建、裝修、設備更新等建設內容,享受中小企業扶持政策。將旅遊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做到目標任務一致、空間布局一致、項目規劃一致。
(三)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
“十三五”期間要不斷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拓展旅遊品牌知名度、引導企業做大做強,不斷促進我市旅遊經濟持續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