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宮

太乙宮

太乙宮,位於終南山下,傳說有太乙真人在此修煉過,所以得此名。出西安南門,沿民國二十二年長安最早建成的西太公路一直往南走,越鳳棲塬,過韋曲、杜曲、貼著神禾塬頭,到了山跟前,西柞高速、西康鐵路、關中環線交匯處,就到了太乙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乙宮
  • 地點西安遠郊
  • 位置終南山
  • 性質:傳說有太乙真人在此修煉過
由來,相關,地理位置,

由來

傳說有太乙真人在此修煉過,所以得此名。太乙宮往小里說這是一座看不見摸不著但已永載史冊的宮殿。往大里說這是西安城南,長安一個古老而現代的名鎮。
儘管那名垂千古、馳叱風雲、開疆拓土、獨尊儒術臣服了匈奴的漢武帝,浩浩蕩蕩攜百官乘車攆,為民祈福,為國求祥的太乙宮殿,早已被兩千多年的風霜雨雪,夷為平地,化為雲煙。儘管西安翻譯學院內敬俸太乙神的大殿已在二三十年前就牆倒屋塌,殘缺不全的殿門上磚雕的“太乙宮”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也沒了蹤影,甚至連院中撐天的梧桐,一摟粗的柏樹也不見了模樣,但所有的太乙人都知道,這曾有一座漢武帝畢恭畢敬祭祀的宮殿。

相關

太乙宮有一條南北流淌的太乙河,一出秦嶺就孕育出兩岸不同的文化,過節行禮多有不同。東岸子最特色的是沙場村的白米,蒸出的米飯,不用就菜,吃著噴香,早年曾作為貢米,讓皇帝嘗鮮,即使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太乙宮一四七集上也是搶手貨。西岸子,最吸引人的是人文典故。政府對面的四皓村,當地老人們都叫“四活神”,從山根往下,本由土台、大灣、東場、代村、堡子五個自然村組成,其所以叫“四皓”皆因漢代四大隱士“商山四皓”曾居於此。代村曾有一座古廟正兒八經地供俸著這四位爺。
四皓村的下首是上寨村,村子不大千把口人。這村有意思,原來方方正正,東西南北四條大街,沿著街面對面住人,每個街口都有大廟封口,生人入村往往因找不到出口而迷惑。這村人自古講究,恪守儒家規矩,舊社會男人出門不管窮富都是長衫禮帽。耍社火單打獨鬧,全是乾淨俊美,精巧別致的蕊子。髒婆娘,大頭娃、酒醉漢之類的社火底渣子絕對沒有。其所以這樣全是因了該村清末曾出一個“拔貢” 蔣古庵先生。他創建了“翠華書屋”教書授徒十一年,頗有名聲,時有“東牛(藍天牛兆濓)西蔣”之稱。其不幸過世曾留下“太乙松柏無人務,樊川桃李任誰栽”之感嘆。上寨村西北有西新莊,該村曾出了威名遠揚的辛亥革命先烈張雲山先生。傳說案板街起事時,買光了滿街的鍘刃,只要有人把炕頭腳地脫的“鞋”不念“hai”,說成“xie”,就立馬人頭落地。掄著鍘刃血戰乾州八十三天,殺人都紅了眼。當年不要說太乙人就是南山的樵夫,擔了柴擔進了省城西安,都是橫衝直撞,沒人敢擋,膽敢有阻擋者一句大帥府的,對方就立馬讓路,自動迴避。葬埋時,十里八鄉,只要拿一張紙酒席隨便吃。村東南的墓冢前還有一尺多厚一米多寬一丈多高的墓碑,文革中被毀仍有長安縣政府1983年立的“革命先烈張雲山之墓”的青石碑。
說起太乙宮就不能忘了翠華山。唐朝大詩人王維曾脫口而出“太乙近天都”一言九鼎,一言蔽之。進太乙口東有遊人少至的原始生態的山村紮腳山,西有夜夜金馬駒鳴叫的響岩,中間是碩大、莊重的鐘嘴山。鐘嘴後邊拖著柳溝梁把太乙水一分為二。西邊的是西岔,循溪而上,健步如飛的山民,半個小時從背後就到了終南神秀五台山的岱頂。東邊的是正岔。正岔溝口被一道瀝青水庫壩堵住。這壩是七十年代修石砭峪水庫時的瀝青試驗壩,在我國也是第一次定向爆破,炸平了木頭嶺,堆成了攔河壩,如今成了進了翠華山的山門後第一道靚麗的風景。再往裡景致萬千,直通平緩遼闊的秦嶺草甸。翠華山有一步一景變幻無窮的石海。有角有棱,東倒西歪,雨淋日曬的石頭,大的如危崖聳立,多的如長河奔流,俊的如俏女回眸,壯的如彪漢負重。所有的石頭即使用炮轟,用錘砸,都會在轟轟隆隆、叮叮噹噹的聲響中,露出更銳的稜角,就是成了沙子也粒粒可數。這石海,不但留下了樵夫、山民、野獸、遊人的無數足跡,更留下了歷代文人雅士的贊語。那些贊語被眾多的書法家揮毫,被裸著脊樑,搭著腳手架的無名石匠,有深有淺、有粗有細、有大有小鐫刻在高低不同,大小不一的石面上,因此走近這裡就像進了書法的海洋,讓人看不究,走不離。最讓人嘆服的還是這數不清的大小石頭,重重疊疊,七長八短,居然構築出了幽深神奇的冰洞,風洞。鑽進冰洞、風洞,即使三伏天也冷風嗖嗖,寒氣森森。這石海居然還堆積成了一座壩,一百多米高,將太乙谷攔腰截斷,造就了大秦嶺群山環抱中獨有的“天池”。天池一泓碧水,上迎藍天白雲,下映青山,遊人乘快艇,出沒浪花中,情侶泛扁舟蕩漾其中,游魚與之嬉戲,青山與之攜手,山光水色擁抱著無窮無盡的歡樂。上岸在壩上踩一踩的石塊路,睡一睡樹蔭下的氣墊床,住一住東邊的玉案峰,想一想“雲從王案峰頭起,雨自金花洞底來”的詩句該是何等的享受。餓了可到窗明几淨的小吃一條街,隨便進個字號,隨便拉個椅子了,隨便叫幾盤野菜,隨便要幾樣野味,白酒也好,啤酒也好,飲料也好,隨便吃隨便喝,隨便和店主聊,你會聽到翠花姑娘的傳說,會聽到涇陽人牽著毛驢接翠花姑娘回家時,空身毛驢下山卻汗珠子亂滾。會聽到翠花姑娘羽化成仙后的神像,全身都是泥塑的但有一個手指是肉的,捏起來還是軟的熱的。還會聽到她座像後邊取之不竭的山泉能治百病,還能聽到神像後的金螞蚱在叫,看到金螞蚱在跳。在壩上,向西遠望,有一孤峰佇立,簡直就是一尊活生生的太乙真人觀星像,有頭有臉有神,面南而立。他的南面是接聖台,北面是翠花西峰頂。上接聖台,登西峰頂有兩條路:一條遠而緩,隱沒在叢林當中,另一條近而陡,全是石台階直上直下,不管走那條,都妙趣橫生。到了西峰頂,踩著雲靄,浴著涼風,在股股欲顫中,扶著護欄,南望群山逶迤,北眺樊川錦秀,西眺五台神韻,東瞰翠華天池,心曠神怡之情悠然而生。最神的是那天池,活脫脫就是一隻天設地造的神龜,大的出奇,有頭有尾有四足,頭朝南慢慢地游,靜靜地爬,危崖聳立的秦嶺仿佛就是他的棲息地,浩瀚天垠的藍天似乎就是他的家園。
太乙宮是漢唐時期達官貴族避暑歌吟的雅境,王維就曾寫道:“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因此那兒的文化沉潛深厚。太乙宮處於大都市的遠隅,市聲雜音稍淡、青山綠樹入眼,因此又得清靜之趣。太乙鎮上有一所新興的大學西安翻譯學院,莘莘學子面鮮體健、生機勃勃,因此更富朝氣。

地理位置

太乙宮在西安遠郊,終南山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