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鷹號

天鷹號

“天鷹”(RM Aquila,或稱“天鷹座”)號航空母艦是義大利王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屬“Navigazione Generale Italiana/Italia di Navigazione SpA”(鼎鼎大名的國王號郵輪也屬於這家公司)的義大利郵輪“羅馬”號(SS Roma 1926)改裝的一艘航空母艦。她作為義大利建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艦,該艦的建造體現了義大利在二戰中的極大野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鷹號
  • 英文名稱:RM Aquila
  • 定型時間:1941年6月21日
  • 國家:義大利
艦史,建造背景,動力系統,艦載機,總體評價,

艦史

1941年底,“天鷹”號於在義大利西北部商港城市熱那亞的安薩爾多船廠(英語:the Ansaldo shipyard in Genoa)開工,並一直持續建造了兩年的時間;
天鷹號航空母艦天鷹號航空母艦
天鷹號航空母艦天鷹號航空母艦
1943年9月8日,義大利終於同盟軍簽署了停戰協定並退出了軸心國,“天鷹”號的建造工作也無條件投降的那一天完全停止了。此時,“天鷹”號的建造工作已經完成了95%,並且通過了技術設備檢測,在數個月內即可交付使用並投入作戰。但納粹德國策劃了一個陰謀——全面入侵意北部的“軸心行動(Operation Achse)”,並在占領區內建立了傀儡政權“義大利社會共和國”(義大利語:Repubblica Sociale Italiana,1943年9月23日—1945年4月25日)——該國存在的短短18個月,被看做義大利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雖然義大利海軍全軍已經下令所有軍艦全部回響意南部的新政府、加入到反法西斯同盟的佇列之中,但還在進行建造工作中的“天鷹”號仍舊停留在了熱那亞。所以她也在此次行動中被德國人侵奪。之後,她被繼續放置在已被德軍侵占的熱那亞,由“義大利社會共和國”與納粹德國雙方繼續建造。但其在此期間的建造並未有太多進展。
天鷹號航空母艦天鷹號航空母艦
1944年6月16日,盟軍對熱那亞進行了一次空襲,企圖擊沉她。但“天鷹”號以其驚人的防空火力狠狠還擊了盟軍的轟炸機,只在這次轟炸中受了輕微損傷。
1945年4月19日,為了防止德軍鑿沉“天鷹”在熱那亞港口的入口處形成一道屏障堵塞港口,前義大利海軍水下蛙人突擊隊“Decima Flottiglia MAS”中歸順盟軍的成員於水下對“天鷹”進行了特種攻擊,但由於“天鷹”所使用的水泥裝甲這一新式非常優秀的防沉防炸性能,她並未受到過大的損傷。幾天后,盟軍兵臨熱那亞城下,德國人臨走前又對天鷹進行了破壞——但儘管如此,她仍舊令人難以置信地半沉半浮與港區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在1945年以同盟國的勝利而結束。1946年,“天鷹”號的艦體被義大利從水下打撈了出來,終於得以重見陽光。1949年,“天鷹”被當局拖往了緊鄰熱那亞的義大利北部港口城市拉斯佩齊亞,試圖將其修復並完成建造,也在考慮能否作為其他用途來使用。但不幸的是,在1947年各戰勝國與意、羅、保、匈、芬,六個納粹德國的盟國簽訂的《巴黎和約》之中,雖然已經作了寬大處理、允許意海軍保留兩艘主力艦,但最終還是禁止義大利建造和改裝航母,所以種種對“天鷹”的期望都沒有實現。
在考慮權衡過各種處理方式帶來的效益後,“天鷹”最終在1952年被廢棄拆解。

建造背景

義大利作為最早將飛機運用在軍艦上的國家之一,雖然早在一戰時就建造過兩艘水機母艦,但“天鷹”號航空母艦的建造計畫仍然可謂非常曲折。
早在20世紀20年代與30年代期間,義大利的軍事圈和政治圈就有過關於航空母艦建設的討論,雖然部分海軍人士支持建設航空母艦,但其他人因為義大利的工業實力有限、缺乏資金、船廠空間不足而反對。
在1932年至1937年期間,法國開始建造“敦刻爾克”(Dunkerque)號、“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號、“黎塞留”(Richelieu)號、“讓-巴爾”(Jean Bart)號四艘戰列艦。時任獨裁者的墨索里尼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大艦巨炮主義者見此,放棄了海軍建造航空母艦的計畫,開始現代化改造戰列艦“加富爾伯爵”(Conte Di Cavour)號和“尤里烏斯·愷撒”(拉丁語:Gaius Caesar,義大利語:Giulio Cesare)號,並建造新的戰列艦“維托里奧·維內托”(Vittorio Veneto)號和“利托里奧”(Littorio)號。
1940年6月,義大利參戰後,墨索里尼又批准了將航速21節的32852噸郵輪羅馬號改建為一艘輔助航母的計畫,計畫在拆除其上層建築後加裝小型機庫和全通式甲板——對義大利海軍而言,新建航母的計畫取消並不代表其對航母的需求也隨之消失。
1941年1月7日,英國航母突襲了義大利塔蘭托港口之後,墨索里尼更改了命令:準備以“羅馬”改造成的航空母艦為基礎編制一個航母編隊改裝後的羅馬號必須擁有搭載全套艦載機(由掌握著全部飛機指揮權的空軍提供),並在航速上能夠與維內托等新式高級戰列艦以及重巡洋艦協同作戰——然而在1月27日,這項計畫又因為成本、時間、技術障礙等反對者的原因而取消了。可見改裝航母是在是一間難事。
1941年3月,義大利海軍終於為自己的遲疑付出了代價,在馬塔潘角海戰中慘敗的血的教訓讓所有人都清醒了,義大利人終於意識到海軍必須擁有自己的航空母艦。在失去了三艘重型巡洋艦的三個月後,1941年6月21日,“羅馬”號郵輪的轉換工作也終於正式得到了認同,開始實行起來。而因為當時義大利海軍中已經有了一艘叫做“羅馬”的軍艦正在建造中,所以這艘開始建造的航空母艦被改名為“Aquila天鷹”。
對義大利工程人員而言,即使是改造一艘航空母艦也並非易事。彈射器升降機、阻攔索以及艦載機都需要時間來研發,相比之下,艦體的改造難度並不算大。不過由於改裝工程需要替換航母的所有動力系統,因此工程的規模也很大,同時艦體的長度也必須延長以容納體積更大的輪機。除此之外,艦體兩側還增設了防雷隔艙,以增加航母的穩定性、浮力以及魚雷防護能力。另外,天才般的設計師們還發明了大名鼎鼎的“水泥裝甲”——由一層60~80mm厚混凝土填充其內部隔壁以提升碎片防護——這種新裝甲不僅具有強大的防沉抗炸性能,而且還降低了重心,可謂一舉多得。

動力系統

在動力方面,義大利海軍決定直接為天鷹號安裝兩套被取消建造的羅馬統帥級大型偵查艦(也被歸類為輕巡洋艦)動力系統。總計4組輪機可為航母提供151000軸馬力動力,使航母達到30節高速。對於航母的飛行甲板,義大利人選擇了一塊211.6米長,25.2米寬的半裝甲甲板,覆蓋著動力艙、彈藥庫和汽油艙的部分安裝有76毫米裝甲,其餘部分則為非裝甲甲板。作為歐洲航母十分常見的形式,其後段也有著向下彎曲的部分。較為獨特的是,義大利人將兩座升降機分別布置在了飛行甲板的中部和前部,這樣一來在飛機降落時兩座升降機均可以將飛機送入機庫。只是在準備飛機起飛時,這樣的布局會降低甲板作業效率。而在飛行甲板右側,義大利人也毫不例外的設定了艦島和煙囪。

艦載機

在艦載機問題上,義大利人決定採用自己的Re.2001公羊戰鬥機艦載改型作為通用的戰鬥轟炸機,並計畫在天鷹號上搭載51架,其中41架置於機庫中,另外10架則系留在甲板上。後來隨著Re.2001又推出了可以摺疊機翼的改進型,天鷹號的計畫載機量也相應提升到了61架。

總體評價

總體來說,天鷹號擁有一體式艦橋、30節的高航速、先進的水下防護、大升降機、半裝甲化的甲板、無主炮設計一開始德國人建議裝載與齊柏林號8座雙聯150毫米主炮類似的武裝,但機智的義大利人拒絕了這一十分不靠譜的方案。極高的對空火力等多個優點,作為改裝航母具有理論上的高素質,更強於所有由其他船隻改造的航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