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寺(河南鄭州市須水鎮天王寺)

天王寺(河南鄭州市須水鎮天王寺)

天王寺是須水地區最高學府、文化搖籃。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在天王寺內辦起了“須右書院”,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在寺內辦起了蠶桑學校,1917年在寺內辦起了紡織學校,1942年在寺內建起須右中學。1948年解放,須右中學改為滎陽縣第一中學,1960年天王寺村劃歸鄭州市郊區,滎陽一中更名為鄭州第21中學,沿用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王寺
  • 地理位置:坐落在須水鎮西北
  • 面積:15畝
  • 始建時間:唐朝中期(公元760年前後)
地圖信息,
天王寺坐落在須水鎮西北,現鄭州21中學校園內,與天王寺村相連,村以寺名。據村中老人回憶,原寺內有石碑記載,天王寺始建於唐朝中期(公元760年前後),寺院占地面積15畝,寺田230畝。整個寺院建築宏偉壯觀,為古代宮殿式建築,房頂五脊六獸、飛檐斗拱、畫柱雕梁,紅牆綠樹、黃色琉璃瓦,有二佛殿、天王殿、關爺殿、火神殿、石佛殿等十一座殿堂,金碧輝煌,甚為壯觀,遠近聞名。因該寺供奉主神是托塔李天王,故名。  據《須水鄉志》記載,天王寺共建有四座門樓,一字兒排列,頭門是主門,對面80米處有一座戲樓,是廟會唱戲的地方。主門左邊是眼光門,右邊為三門,再右邊為火神門,三門內塑有亨哈二將神像,高八尺余,形象威嚴逼真。頭門正北方是二佛殿,內塑有二佛及十八羅漢塑像。東廂房是關爺殿,內塑有關公、關平、周倉等神像。西廂房是閻君殿,內塑有閻君、張爺、吳爺等神像。二佛殿西側為眼光神殿,正對眼光門。二佛殿東側是蒼松翠柏林,柏樹均在兩三人合抱粗細,高插雲霄,甚為壯觀。柏林東側為火神殿,內塑有火神爺、蟲王爺神像。二佛殿背面為一小型殿堂,內塑有坐南面北的關公神像,人稱背臉關公殿,正北為天王殿,內正中塑有托塔天王李靖神像,身高丈二,兩側西為十二武、東為十二文的二十四員天神大將,大殿東廂房內供奉太上老君神位,西廂房內供奉的是送子奶奶,殿內娃娃成堆,房山上、房樑上、供桌上、空地上,到處都是娃娃。老君殿東側為四神殿,內塑有四大神像,再往東為碑林,共立碑30餘通,其規模可與少林寺碑林媲美,可惜石碑在辦學時被當作墊路石,文字被踏平。天王殿後與之相對稱的是石佛殿,內安放一尊身高丈二的石佛,栩栩如生。天王殿西十米處為寺院馬廄,再往西是坐西朝東的一長方形三層閣樓,一層是僧人的生活用房,樓上供奉的是白爺神像。寺院各殿堂內牆壁上均有各種傳說,壁畫五顏六色,形象各異,栩栩如生。寺內神像,大多在1927年馮玉祥第二次督豫時被扒掉,宮殿建築隨時間推移,逐步被現代建築所代替。
天王寺是須水地區最高學府、文化搖籃。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在天王寺內辦起了“須右書院”,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在寺內辦起了蠶桑學校,1917年在寺內辦起了紡織學校,1942年在寺內建起須右中學。1948年解放,須右中學改為滎陽縣第一中學,1960年天王寺村劃歸鄭州市郊區,滎陽一中更名為鄭州第21中學,沿用至今。

地圖信息

地址:官渡鎮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