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寺(寧德市蕉城區天王寺)

天王寺(寧德市蕉城區天王寺)

天王寺位於福建省寧德市碧山,始建於後晉天福七年(939年)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明成化五年,心明禪師主持重修,法脈原屬臨濟宗,住持長慧法師傳承曹洞宗壽昌派,為五十二代法嗣

與此同名的還有,天王寺,位於日本東京都台東區谷中,屬天台宗,山號護國山;天王寺。位於琉球沖繩本島首里市當藏,山號福源山;天王寺,位於河南省許昌市北20公里小召鄉天王寺村;天王寺村,位於天王寺周圍;還有河南鄭州市須水鎮天王寺;另外有福建省長樂市吳航鎮天王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王寺
  • 外文名稱:Shitennoji
  • 地理位置:位於寧德市蕉城區城區東北
  • 占地面積:1700多平方米
  • 景點級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著名景點梵鐘
  • 建立年代:後晉天福七年(939年)
歷史沿革,初建,修繕重建,規模建制,寺院大小,建築風格,主要景觀,主要建築,珍貴文物,地理交通,地理位置,公交路線,相關內容,

歷史沿革

初建

始建於後晉天福七年(939年)距今已有千年歷史。

修繕重建

明成化五年,心明禪師主持重修,1982年至1997年最後整修
天王寺
明成化九年(1473),修建佛殿、法堂、香積。明嘉靖十年(1531),建鐘樓和山門,二十八年(1549)增建講間。1993年重建大雄寶殿、法堂等。

規模建制

寺院大小

總占地面積約1700多平方米,

建築風格

大殿坐西北朝東南,面闊三間,進深四間,木構穿斗式梁架,懸山頂,高約7.5米

主要景觀

主要建築

有山門、放生池、大雄寶殿、大佛殿、圓通殿、韋馱殿、齊堂、僧舍、山門、大佛殿、為明朝遺物。

珍貴文物

四根大石柱、石漕系本寺開山時期的古物。塔林四座,最著名的是道圓法師塔。珍藏《大藏經》兩部,以頻加精舍版最珍貴。

地理交通

地理位置

寧德 天王路鏡台山
天王寺

公交路線

公交站車2路、17路、18路、3路、4路、22路2線、1路、9路、八都線、六都線、七都線、漳灣線、15路、16路等。
市農業局、荔枝坪、閩東大廣場、福海花園、蕉城二小、市疾控中心(汽車北站)、市財政局、寧德附小、軍分區、錦福城、電力公司、市醫院、汽車北站終點站。

相關內容

(一)位於東京都台東區谷中︰屬天台宗。山號護國山。原名長耀山感應寺尊重院,為日源所開創。屬日蓮宗。寬永年間(1624~1643),德川家光捐贈寺地,遂成一大寺。正保元年(1644),日長建五重塔,頗具規模。其後日遼入住,唱導悲田派之說。元祿十一年(1698),幕府下令改屬天台宗,以慶運為寺主,日遼則被流放。當時,並從比睿山橫川圓乘院迎回毗沙門天像為本尊。安永元年(1772)遭回祿之災,天明五年(1785)復興。寬政元年(1789)五重塔遇祝融,三年(1791)重建。
天保四年(1833),因日蓮宗教徒在雜司谷建感應寺,本寺乃改稱天王寺。明治元年戊辰之役時,遭兵火,僅存本坊、五重塔。明治維新以後,分出三萬坪寺域作為公墓。
佃煮(二)位於琉球沖繩本島首里市當藏:山號福源山。本尊是金剛夜叉。成化年間(1465~1486),尚圓王為祝寶祚萬年、福德無窮,乃於舊居建寺,以護國毗沙門天王為中尊,迎芥隱承琥為開山,築造僧堂、香積、大門。又,此地亦為尚真王誕生地,因此每年於隔月初一即莊嚴道場,祈祝現任國王聖躬萬安,此稱御甲子御祈念。
雍正十二年(1734),尚敬王仿照圓覺寺,以大殿為王妃廟,而將供奉於大殿正中壇的佛像,移到大殿右邊的小堂,以照堂為僧居,建方丈及廚庫於大殿左邊,建儀門於大殿前方,規模之壯觀,媲美圓覺寺。此外,大門掛有
康熙七年(1668)三山王逸所書之匾額。寺內藏有由浦添間切天龍寺移來的梵鐘。此梵鐘系景泰七年(康正二年,1456)所鑄,上有承琥的銘文。大正初年寺宇荒廢,寺域成為官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