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堂村

天王堂村位於濱州市市區東北部, 距市府機關2公里。北靠黃河八路接市東街道辦事處聯中, 南達黃河六路緊靠市造紙廠,東與濱州化工廠為鄰,西至龍鳳市場與205國道相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王堂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地理位置濱州市市區東北部
  • 面積:270000平方米
  • 人口:1050人
簡介,歷史發展,地圖信息,

簡介

村落南北長450米,東西闊600餘米,面積達270000平方米。現有住戶325戶,總人口為1050人,其中男性480人,女性570人,全系漢族,非農業人口,姓氏有:張、姜、韓、賈、劉、尹、耿共七姓。 天王堂村建於明初。張本、張道兄弟二人,由河北棗強遷此,張本在元代建成的天王寺旁立村(寺內供有四大天王),因稱天王堂(張道另到今小營張道家村立村)。 解放前,該村生產屬小農經濟,村民都以種田為本,其他經營較少,大多數人過著糧菜摻半的貧苦生活。1945年古歷5月初1該村解放。
1947年本村建立了第一屆黨支部,全村在黨組織領導下,進行了土地改革,打破了幾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生產力得到了初步解放。全村當時有人口435人,擁有土地1087.5畝,人均土地2.5畝,每畝年產糧可達275公斤, 村民生活有了進一步提高,達到了吃飽穿暖的標準。
1954年本村建初級農業社一個,有13戶人家參加,1955年又建初級農業社1個,參加戶數35戶,全村基本實現農業合作化, 人均收入已達180元。
1958年在全國人民公社化後,本村村民在大隊黨支部的帶領下,積極抵制了社會上的“浮誇風”和“共產風”。在搞好農業生產的同時,大力開展副業生產,增加收入,辦起了粉條加工和袼褙加工業,並根據北鎮城區內非農業人口的不斷增加,蔬菜需求量的增加,將部分糧田轉產蔬菜種植,使村民收入由180元提高到200元。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在這10年苦難中,天王堂黨支部團結廣大民眾,積極排除“左”的干擾,堅持了“抓革命,促生產”的方針,在原有副業生產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金屬加工、棉絮加工、糧食加工、塑膠製品、縫紉、印刷和運輸等生產項目,壯大了集體經濟,增加了村民收入,人均年收入提高了50%,達到300元。

歷史發展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從農村到城市逐步推行了經濟體制改革,實行了多種形式的承包責任制和“對內搞活經濟,對外實行開放”的方針政策,農村商品經濟大發展,帶來了一片繁榮景象。濱州市政府把發展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作為振興農村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天王堂地處城區近郊,天王堂人素來勤奮,在這“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村黨支部一班人,帶領全村村民,抓住千載難逢的機遇,根據本村的客觀實際情況,仔細分析研究後,大膽的制定了積極發展個體經濟的策略。積極發動民眾,放手發揮民眾的主觀能動性,按各盡所長,各盡所力,各盡所能的原則充分調動民眾的積極性來自我發展,大大的解放了生產力。 首先進行了大刀闊斧的經濟經營體制改革,把原由隊辦的制膠廠、印刷廠、小化工廠實行了個人承包。由本村張守海承包的天王堂印刷廠,1996年發展成擁有建築面積250平方米,印刷機械5台套,總資產近20萬元的印刷企業。在該廠的影響下,個體印刷企業發展到9家之多, 為全市區內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工作和文化事業做出了一定貢獻。黨支部並大力扶持有條件的村民自辦企業或合辦企業,發展養殖業。支部一班成員齊心協力,不辭勞苦為大家選項目,跑貸款,找原料,找銷路,找貨源,積極給民眾創造寬鬆的環境和條件,於是全村的個體企業很快的發展起來。

地圖信息

地址:市東街道黃河八路渤海二路交叉口以西300米怡清園對面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