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射電背景”是天文學專有名詞,由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然射電背景
- 外文名:natural radio background
內容簡介
中文譯名 | 天然射電背景 |
英文原名/注釋 | natural radio background |
“天然射電背景”是天文學專有名詞,由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
中文譯名 | 天然射電背景 |
英文原名/注釋 | natural radio background |
“天然射電背景”是天文學專有名詞,由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內容簡介“天然射電背景”是天文學專有名詞。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詞條譯名和中英文解釋數據著作權由天文學名詞委所有。...
“射電背景輻射”與“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不同,科學家認為它是由充滿宇宙的射電星系發出的輻射的集合。“射電”是指能量在射電波譜中的電磁輻射,與可見光不同,射電輻射能夠穿透星際物質帶來更加遙遠距離上的星系信息。天文學家能夠利用像甚大天線陣(VLA)這樣的裝置探測這種遙遠的射電餘暉。甚大天線陣由27個獨立的碟...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射電天文學上的一個重要發現,它為大爆炸理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射電天文望遠鏡也用來研究離地球近得多的東西,包括太陽活動、太陽系行星的表面。技術套用 學科套用 無線電天文學家使用不同形式的技術在無線電光譜上觀測天體。儀器也許只是簡單的針對一個能量充沛的無線電源,分析它所發射出來的是...
對這條實時記錄曲線進行分析和處理(例如,作天空背景射電、月球射電、地球大氣吸收、天線輻射效率等一系列改正),便可得到射電太陽本身的流量密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S(t)。這條曲線就稱為射電食變曲線。取它對時間的微商,就又獲得食變斜率曲線dS(t)/dt。通過對這兩條曲線的分析研究,可以獲得有關太陽射電的許多資料...
射電望遠鏡是指觀測和研究來自天體的射電波的基本設備,可以測量天體射電的強度、頻譜及偏振等量。包括收集射電波的定向天線,放大射電信號的高靈敏度接收機,信息記錄﹑處理和顯示系統等。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取得了四項非常重要的發現:脈衝星、類星體、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星際有機分子,被稱為“四大發現”。這四項發...
背景射電yinhebeijingshedian,楊建在銀河系分立射電源之間觀測到的較弱的輻射。銀河背景射電【漢語拼音】yinhebeijingshedian 【中文詞條】銀河背景射電 【外文詞條】galacticradiobackgroundradiation 【作者】楊建在銀河系分立射電源之間觀測到的較弱的輻射。它好像射電源的背景﹐所以稱為銀河背景射電。它是宇宙...
在銀河系分立射電源之間觀測到的較弱的輻射。它好像射電源的背景﹐所以稱為銀河背景射電。它是宇宙射電總天圖中的連續射電區的主要成分。這種連續射電區﹐主要是銀河系內星際磁場中的相對論性電子的同步加速輻射﹐它又可分銀盤和銀暈兩部分非熱射電﹐同銀河系的形狀密切相關。連續射電區中也有小部分是由遙遠的微弱...
2022年11月,中科院上海天文台與台灣“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聯合成功主辦了首屆“海峽兩岸射電 天文論壇”。活動背景 隨著阿塔卡瑪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望遠鏡(ALMA)、“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天馬”65米射電望遠鏡等陸續建成並投入使用,以及平方公里陣列射電...
蟹狀星雲等超新星遺蹟強烈發射高度偏振的非熱射電輻射,它們應當是高能電子在磁場中的同步輻射。超新星遺蹟中存在著大量的高能電子,應當是宇宙線高能電子的發源地。人們普遍構想超新星爆發及其遺蹟也應當發射高能原子核,成為宇宙射線的主要來源。宇宙線中氫和氦核的相對豐度較太陽系或銀河系平均豐度小,表明宇宙線原子...
天電干擾是由自然電擾(如閃電)產生的,並且通常由迭加在雜亂噪聲背景上面的許多雜亂重現性短脈衝組成。地理環境 天電干擾是大氣層中各種電磁現象引起的。其中主要的是雷電現象。此外,帶電雨、雪和灰塵的運動,大氣層電離程度的變化也可能引起天電干擾。空中的閃電是一種非常強烈的放電,其電壓可高達幾百萬伏,...
天體物理實驗數據大多數是依賴觀測電磁輻射獲得。比較冷的星體,像星際物質或星際雲會發射無線電波。大爆炸後,經過紅移,遺留下來的微波,稱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研究這些微波需要非常大的無線電望遠鏡。由於地球大氣層的干擾,紅外線、紫外線、伽馬射線和X射線天文學必須使用人造衛星在地球大氣層外做觀測實驗。光學天文學...
皮特森和溫克勒早在1959年就利用氣球首次觀測到太陽耀斑的γ射線。1969年奈蓋斯小組也報導了他們在1967年4月29日的IN耀斑出現後十分鐘,記錄到3—10兆電子伏的甲射線有八倍的增長,期間還伴以小的射電爆發。此後類似的事件時有報導。對太陽γ譜線的首次成功觀測是庫帕組做出的,他們利用軌道太陽觀測站7號衛星上的...
中國天眼景區利用貴州天然喀斯特窪坑作為台址,並在窪坑內鋪設數千塊單元組成500米球冠狀主動反射面,球冠反射面在射電電源方向形成300米口徑瞬時拋物面,同時採用輕型索拖動機構和並在線上器人,以實現接收機的高精度定位。重要景點 中國天眼 中國天眼,即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坐落於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克度...
由於大氣中臭氧、氧,氮分子等對紫外線的強烈吸收,天體的紫外光譜在地面無法進行觀測;在紅外波段,則由於水汽和二氧化碳分子等振動帶、轉動帶所造成的強烈吸收,只留下為數很少的幾個觀測波段;在圓規座射電波段上,低層大氣的水汽是短波的主要吸收因素,而電離層的折射效應則將長波輻射反射回圓規座空間;至於x、γ...
人們已經能夠取得從γ射線到米波射電,從慢太陽風到宇宙線能級的高能粒子的資料,從而可以得到自太陽表面到地球的整個日地空間的直接數據。正是由於上述觀測手段的發展,通過理論探討,人們進一步認識到應該把太陽和日地空間作為一個整體來加以研究。在本學科的領域內,理論上最重要的發展,無疑是阿爾文於四十年代所發現...
儘管有這些問題,太空中和引力波觀測站一起設定的21厘米線觀測站是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偏極化之後,未來觀測宇宙學的重要前景。2018年2月28日,邊緣實驗發言人袓德·鮑曼表示,使用位於澳洲穆爾奇森無線電天文台的射線頻譜儀探測21厘米線紅移,首次探測到,約在宇宙大爆炸的1億8千萬年之後,最早形成的星球的發光景象。...
天體測量學,是天文學中最先發展起來的一個分支,其主要任務是研究和測定天體的位置和運動,建立基本參考坐標系和確定地麵點的坐標。天體測量依觀測所用的技術方法和發展順序,可以分為基本的、照相的、射電的和空間的四種。學科介紹 確定天體的位置及其變化,首先要研究天體投影在天球上的坐標的表示方式、坐標之間的...
這個干涉儀是包含4個固定元件的巡天陣列,它產生了兩份劍橋的無線電原目錄(以81.5MHz編制的2C無線電源表,和以159MHz編制的3C無線電源表。建築在45MHz-214MHz,使用2個元件的長麥克遜干涉儀),發現一些最有趣且有名的天體。這架望遠鏡由劍橋大學的電波天文小組操作。馬丁·賴爾和安東尼·休伊什因為這件事和其他...
cosmic background radiation——宇宙背景輻射 散布於宇宙空間的微波輻射,顯示了在大爆炸之後,宇宙在不斷冷卻的事實。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宇宙微波背景 散布於宇宙空間的微波輻射,顯示了自大爆炸之後,宇宙在不斷冷卻的事實。cosmic ray——宇宙線 以接近光速進入地球太氣層的粒子或原子核,宇宙射線的來源...
除了建造各種各樣的新儀器,天文學家發現毫秒脈衝星這種目前人類已知最為守時的“工具”就可以成為一種天然的引力波探測器。其基本原理就是:當引力波通過地球附近時,脈衝星與地球之間的絕對距離將會發生微小變化,因此極為守時的脈衝星的射電脈衝到達地球上的望遠鏡的時間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目前天文學家就是通過長期...
月球天文台還將打開一扇可探測極低射電頻率的宇宙的新視窗,它們甚至可能通過引力波和中微子的難以捉摸的中性粒子的研究,開闢出天文學的一些新分支。缺點 當然,月球上建造天文台也不是沒有缺點的。地球上,由於大氣的存在好像加了一個防護罩,一般的小流星進入地球大氣後,由於高速運動與大氣間的摩擦所生之熱將流星...
除以上幾方面外,地質工作所需的儀器還包括:海洋地質調查需用的導航、定位、測深設備;觀察地球自轉、極運動等用的甚長基線射電干涉儀;進行各種模擬實驗的儀器設備以及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需用的靜力觸探儀、測檢儀、地下管道探測儀等。儀器 [BOD/COD測試儀] [PH計][PH計/酸度計] [X射線探傷儀][氨氮測定儀] [...
David Spergel 宇宙學家,質疑了“引力波被捕捉”的發現證據,入選英國《自然》雜誌評選出了十位2014年度人物。人物關聯 2014年3月,有科研人員宣布,首次發現了宇宙引力波存在的直接證據。這些研究人員使用位於南極的BICEP2射電望遠鏡,發現了大爆炸餘輝——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偏振的一個模糊的纏繞模式,他們認為...
2016年10月8日恰逢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周年。中國於11月擇機發射首顆脈衝星導航試驗衛星(XPNAV-1),實測脈衝星發射的X射線信號,嘗試驗證脈衝星導航技術體制的可行性。研發背景 脈衝星導航的概念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被提出,它可為人造衛星、宇宙飛船提供導航。不過,以往提出的基於脈衝星射電信號的太空飛行器自主軌道...
“美國貝爾電話實驗室的兩位天文學家彭柴斯和威爾遜檢測了他們那台射電望遠鏡里的干擾背景噪音,想探索一下究竟是什麼?由於射電訊號均勻來自天空的各個方向,這就證明了不是來自地面源。通過研究探知,原來是一種黑體輻射,其源的溫度才3K左右。與此項研究進展的同時,普林斯頓大學的狄克及其同事(僅距貝爾電話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