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

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

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前身是天津師範學院中文系,創辦於1958年,2000年更名為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是天津師範大學歷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下設中國文學中國語言學2個系,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2 個本科專業。設立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對外漢語、文藝理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寫作學9個教研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
  • 創辦時間:1958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綜合
  • 屬性:天津市重點科目
  • 所屬地區:天津
  • 現任校長:高玉葆
  • 主要院系:中國文學、中國語言學
  • 學校地址:西青區賓水西道
  • 院長趙利民
歷史沿革,辦學規模,學院領導,院長,黨委書記,副院長,辦學目標,學術研究,學生工作,學術交流,學生社團,

歷史沿革

1958年,作為傳統基礎學科,中文系(文學院)與天津師範學院(天津師範大學)同時誕生,在天津市河西區八里台校區辦學。宋謙同志為中文系首任黨總支書記,張春華同志為中文系首任系主任。
文革期間,姚耀同志(後調南開大學任紀檢委書記)任中文系黨總支書記,兼中文系革委會主任(相當於系主任)。1970年9月,河北外國語專科學校的十幾名教師併入中文系,1975年這些教師返回原校,成為組建天津外國語學院的部分師資。
1978年,中文系由河西區八里台校區遷至南開區六里台校區辦學。原天津市教師進修學院的二十餘名教師併入中文系。石峰同志任黨總支書記,鮑昌同志任系主任。繼後,石峰同志調走,由傅同印同志接任黨總支書記。1980年,王全峰同志任黨總支書記,王錦泉同志任系主任。1986年2月,方淑占同志任黨總支書記。1987年,王錦泉同志去世,由夏康達同志接任中文系主任。1996年5月,林驊同志主持系行政工作。1997年,天津師範大學套用文科學院(原南開大學分校)的部分教師併入中文系。1998年,孟昭毅同志任中文系主任。1999年院校合併,天津教育學院中文系教師併入。在經過了一系列的合併之後,中文系迎來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刻,2000年12月28日,中文系正式更名為文學院,下設漢語言文學系和新聞學系,賈春立同志任院黨委書記,孟昭毅同志任院長。2003年,新聞學系獨立建院。2004年,文學院增設對外漢語專業。2005年9月,文學院隨學校遷入新校區。2007年10月,李正和同志任文學院黨委書記,趙利民同志任文學院院長。
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老教學樓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老教學樓

辦學規模

學院設有東方文學文化研究中心、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當代俄羅斯漢學研究所、古文字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全國一級學會中國小說學會,以及中國近代文學學會小說分會、天津市比較文學學會的秘書處均設定在該院。
學院現有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博士點、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和漢語言文字學、文藝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5個碩士點;同時擁有教育碩士(語文·學科教學方向)專業學位、高校教師在職碩士學位(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中國古代文學專業、漢語言文字學專業)授予權。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為天津市重點學科,漢語言文字學學科為校重點學科,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為校重點發展學科。
2008年,學院有全日制本科生1140人(不含外國留學生),並已連續四年成功接收130名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本碩連讀學生到該院進行兩年的全日制專業基礎課學習。2007年成功承辦了教育部選派的200名新疆骨幹教師漢語培訓工作。學院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91人,在職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386人,博士研究生30人(不含日、韓、越、泰及港、澳、台地區碩博士生16人)。
經過半個世紀的建設與發展,文學院有在職教職工78人,離退休教職工75人。在職專業教師的66人中,教授22人,副教授21人,高級職稱教師占專業教師總數的65.15%。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38人。專業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歷或碩士以上學位者61人,占專業教師總數的92.42%。博士44人,占專業教師總數的66.67%。學院師資隊伍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更加完善了該院師資隊伍的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學緣結構和知識結構。在師資隊伍中,很多人已成為各自領域中的知名專家學者,在學術研究與教書育人等工作中做出了突出成績。
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教師合影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教師合影

學院領導

院長

姓 名: 趙利民
出生年月: 1965年8月
政治面目: 中共黨員
職 稱: 教授、博士生導師
職 務:文學院院長、校紀委委員、中國語言文學天津市重點(一級)學科帶頭人;
文藝學學科帶頭人、天津師大天津近現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院黨委委員、校教代會常任主席團副主席
最終畢業學校:山東大學
畢業時間: 1998年7月
學歷情況: 研究生
學位情況: 文學博士
人才稱號: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學者、天津市“十二五學科領軍人才”
主要擔任工作:主持文學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學院教師科研、學科建設、研究生教學與學術培養等工作。
主要擔任課程: 文學概論、馬列文論、西方文論、美學、中國文學批評史、文學批評方法論(研究生課程)、現當代西方文藝思潮(研究生課程)
主要研究方向: 二十世紀中西文論關係研究、中國近代文論與美學研究、西方文論

黨委書記

姓 名:郝 嵐
出生年月:1973年8月
政治面目:中共黨員
職 稱:教 授
職 務:文學院黨委書記、天津師大天津近現代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最終畢業學校:北京師範大學
畢業時間:2003年7月
學歷情況:研究生
學位情況:文學博士 (博士後出站人員)
主要擔任工作:主持文學院黨委全面工作,分管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學院宣傳、人事管理、教代會建設、離退休、校友會、碩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
主要擔任課程:
本專科: 外國文學 外國文化史 比較文學 西方文化與禮儀
研究生: 西方文化精解 翻譯文學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比較文學、 翻譯研究。
主要學術成果:
(一)著作及參編:
1、《 60 部外國經典戲劇精粹》,崔寶衡主編,本人執筆5萬字,天津人民,1998年9月,ISBN7-201-03075-2
2、《死而復生的神話與悲劇的發生》載《文化·傳播·教育》天津教育, 1999年5月,ISBN7-5309-3075-3
3、《解讀〈泰戈爾詩選〉》,京華出版社, 2000 年 12 月, ISBN7-80600-547-1
4、《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劉象愚主編,本人執筆3萬字,“教育部面向 21 世紀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8月,ISBN7-04-010641-8
5、《自學考試題典?外國文學史》編者,吉林大學出版社,2002 年3月,ISBN7-5601-2437-2/I ? 126
6、《世界文學簡史》李明濱主編,本人執筆3萬字,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年8月,ISBN7-301-05290-1
7、教學參考書:《外國文學作品選》(上、下),第二主編,共 41 萬字,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3 年 7 月, ISBN7-80688-009-7 。
8、《 20 世紀世界文學名著導讀》,李明濱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年 10 月, ISBN7-301-06625-2/I.0654 ,本人執筆 2000 字。
9、專著《林譯小說論稿》,郝嵐著, 21 萬字,天津: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5 年 2 月。 ISBN 7-80688-208-1
10、翻譯《厄舍府的崩塌》愛倫·坡著,劉象愚等譯,本人翻譯《紅死病的化裝舞會》 4000 字,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05 年 3 月。

副院長

姓 名: 魏 睿
出生年月: 1970年7月
政治面目: 中共黨員
職 稱: 助理研究員
職 務: 文學院行政副院長、校教代會、工會常任主席團成員
最終畢業學校:天津師範大學
畢業時間: 1993年7月
學歷情況: 大學本科
學位情況: 理學學士 法學碩士(天津師大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專業)
主要研究方向:高校行政管理,教代會、工會建設
主要科研成果:《當前高校教師思想狀況、價值取向及對策研究》2008年獲教育系統工會調研成果一等獎
主要擔任工作: 行政管理,安全保障,院教代會、工會建設
主要社會兼職:天津市地理學會理事

辦學目標

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學院對辦學目標進行了新的定位,即辦好傳統本科專業,適應社會需要努力創辦建設新的本科專業。以“專業基礎紮實、基本素質過硬、關注學術前沿”為人才培養規格,堅持教學與科研並重,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並舉,以課程建設帶動本科教學水平與質量的提升,強化服務社會的能力。漢語言文學專業被學校確定為特色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與對外漢語專業分別確定了專業建設負責人;對外漢語專業在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條件改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其實踐教學成果顯著,平時實習與畢業實習相結合,效果良好。2008年,該專業與天津市新世紀語言文化中心等知名對外漢語教育機構簽訂實踐基地合作協定,共同合作,積極培養優秀畢業生。

學術研究

2005年,由孟昭毅教授擔任負責人的“外國文學史”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這是該院第一門、學校第三門取得該項榮譽的課程,在學院的發展史上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在此基礎上,該院努力把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建成天津師範大學優勢學科。積極爭取多個博士點,力爭成為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並獲批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天津市重點人文研究基地,進入全國高等院校中國語言文學學科的先進行列,為社會培養所需要的中文專業及對外漢語專業的中高級人才。
2005年以來,文學院教師共承擔各級各類教學、科研項目60餘項,其中省部級以上人文社科項目3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0項,擁有科研經費總額近120萬元。學院教師出版各類學術專著、教材 50 餘部。在各級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學科級刊物刊載8篇,核心級以上刊物刊載100餘篇。其中不乏前沿性學術成果,填補了國內外的一些學術空白。學院教師先後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近20項,全國學會級獎和地區專業獎勵20餘項。
文學院擁有專業圖書閱覽室、報刊資料室、期刊閱覽室、多媒體電子信息資料室、多媒體學術報告廳、多功能學術會議室各1間。擁有中文圖書近44000冊(含古籍線裝書6000餘冊),強大的圖書資料系統為學院的本科教學與學科專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院擁有在天津市乃至全國處於領先地位的計算機語言實驗設備。該設備對天津師大的語言學學科建設,特別是對實驗語音學的教學與研究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實驗室面向社會相關領域的開放,也為學校專業實驗室的建設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同時,學院積極把握時代脈搏,不斷完善辦公、教學、科研無紙化,聯網化,電子信息化條件,便於教師高質量地開發多媒體網路課件,高效率地完成教學科研工作。積極完善學院網站、各學科專業課程網站建設,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現代化良性互動。

學生工作

學院率先實行學生黨員發展公示制度的做法被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報導,用“理論學習面對面”的方式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被天津電視台《天津新聞》報導,2006年,文學院黨委被評為天津市教衛系統優秀黨組織。2005年和2007年,文學院工會先後兩次被天津市教育工會評為高校工會工作先進集體。2007年,文學院團委被評為天津市新長征突擊隊、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
學院積極創設本科生“五四論文大賽”以及“本科生學術科研班”,拓展學生的學術視野,加強“第二課堂”建設。學生學術刊物《學問》專刊已出版30餘期,成為學生們交流學習思考所得的陣地。學院同時加強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教師職業技能系列競賽已連續開展23年,實現了訓練技能、選拔優秀、展示提高的目的。創刊於1986年的《中文導報》是天津高校創辦較早的一份學生刊物,至今已走過了20多個春秋,出刊近200期,並多次在市級學生刊物評比中獲得第一名。學生社團“陽光劇社”在1990年代中期便以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歷史劇《周君恩來》享譽高校學生戲劇社團,創作、排演了大型話劇《說亮天》、《青春之歌》等劇目。2004年成立的國韻京劇社是天津高校第一個學生京劇社團,成員在眾多京劇名家的指導下學習、成長,先後在校內外演出《二進宮》、《四郎探母》、《狀元媒》等長篇劇目,多次深入社區、老人院開展慰問演出,多次被央視戲曲頻道、天津電視台等媒體宣傳、報導,同時他們多次為身患白血病的同學積極舉行義演,享有一定的社會聲譽。
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學術刊物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學術刊物

學術交流

文學院始終重視與國內外的學術交流與合作,不斷擴大學術影響。積極主辦了諸如“環太平洋地區文化與文學交流學術研討會”、“首屆全國比較文學研討會”、“首屆全國中青年《紅樓夢》學術研討會”、“全國第二屆伊朗文學會”、“全國第十屆印度文學會”、“回顧與展望——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二十一世紀漢語言文字學發展趨向高級研討會”、“繼往開來的語言學發展之路學術研討會”、“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近代小說轉型學術研討會”、“馬克思主義美學與當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等20餘次國內、國際學術會議。成功承辦了教育部“全國高等院校語文教學論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第二期基礎教育新課程中學語文學科培訓者國家級研修班”、“中國小說學會2007年度小說排行榜評選會”等學術活動。學院還與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東方系等國際著名高校院系積極展開交流與合作,努力共建“世界漢學文化教育圈”,擴大了學校、學院的國際學術聲望和影響。學院還先後邀請到陳洪、曾繁仁、黃德寬、葉嘉瑩、王富仁、陸儉明、溫儒敏等30餘位國際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為師生作高水平學術前沿報告近50講,使廣大師生與學界前輩師友進行了深入的學術交流。
自1958年原天津師範學院中文系成立以來,文學院已培養出萬餘名畢業生。遍布于海內外各個行業的校友,均已成為各個領域中的英才俊傑。多數的畢業生從事教師職業,在天津市普教系統已經舉辦的七屆“十佳青年教師”評選活動中,文學院畢業生屆屆榜上有名。2000年以來學院共有26名畢業生通過新加坡教育部考核,赴新加坡任教,還有部分學生作為國際漢語教師志願者赴泰國、越南、墨西哥、哥倫比亞、阿根廷、保加利亞等國任教。

學生社團

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院屬社團包括:中文導報、文院辯論隊、心理健康協會、科技協會、朗誦藝術團、水色動漫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