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寄王益吾閣學書

天津寄王益吾閣學書

《天津寄王益吾閣學書》是皮錫瑞所著作品,出自於《皮錫瑞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天津寄王益吾閣學書
  • 作者皮錫瑞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皮錫瑞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前在通州,肅啟陳謝。到館,得陳佩翁家報,錄示鈞函,乃知別後事變。仰承斡旋,專函叩謝,亮達左右。昨得舍間家報,誦悉手諭二函。屢瀆清神,曷勝銘泐!
瑞之此行,實因避謗。所謂窮猿投林,豈暇擇木;文豹隱霧,但願保身。不圖畏罪而行,反為獲罪之本。黃鵠遠舉,不免於罻羅;冥鴻遠遊,更厄於弋篡。此則浮雲蒼狗,難喻幻奇;命宮磨蝎,又遭顛倒。三千世界,更無容足之區;十二金牌,竟有追逋之事。極於所往,鄒嶧所以咨嗟;竊無復之,步兵為之痛哭者也。

作者簡介

皮錫瑞(1850—1908),字鹿門,湖南善化人,光緒壬午科舉人,四次會試落第後,絕意功名仕進,以講學、著述終老,最終成為晚清經學大師、教育名家。他精治《尚書》,兼攻鄭學,晚年融貫群經,創發大義,是清代今文經學的集大成者之一。他一生窮經究史,通達古今之變,在戊戌維新時提出“不引經書,專講史事”,以使變法跳出“康學窠臼”,又在晚清新政中倡導“善變而取法於古”,反對“全盤西化”,力圖從舊學中開啟新知。皮錫瑞從經世救時走向維新變法、由“窮愁著書”轉而“通經致用”的經歷、言行與思想,可謂晚清數十年間社會政治和學術文化變遷的一個縮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