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園書畫錄

夢園書畫錄

中國書畫著錄書。清代方睿頤編著。二十四卷。開本長約24寬16厘米。書品有少數書衣因年久脆碎,內頁完好如新。惜於“文化大革命”中遭劫殆盡 。

基本介紹

  • 書名:夢園書畫錄
  • 作者:清代方睿頤
  • 開本:開本長約24寬16厘米

夢園書畫錄
夢園書畫錄夢園書畫錄
中國書畫著錄書。清代方睿頤編著。二十四卷。睿頤(1815-1889)字子箴,號夢園,安徽定遠人。宣宗道光二十四年(1844)進士,官至四川按察使。在宦遊北京、廣西、揚州等地時,收得法書、名畫甚多,遂屬幕友湯敦之、許叔平仿高士奇《江村銷夏錄》例,彙編成書。書前有朱銘盤序及光緒元年(1875)自序。載錄作品四百餘件,上自蕭梁,下迄清代,依時代為序。每種詳錄紙絹、尺寸、書跡原文,畫面內容,題跋及收藏印記,間自撰題語或詩詠,附載於前人跋後,多記收購經過及評贊書畫藝術。然所收南朝及唐宋諸名家之跡,疏於考訂,乏可信之據,有求余之弊。
詳細描述:開本長約24寬16厘米。書品有少數書衣因年久脆碎,內頁完好如新。鎮江陳慶年藏書。陳慶年 陳慶年(1862―1929),字善余,辛豐鄉西石村人。父樊恆,清太學生,一生任塾師。陳自幼隨父讀書,12歲就師於高公書院,好研究文學,經史百家無所不讀。21歲補縣學生,寓居金壇,常在書店看書,發現多年企求而未得者疾讀牢記,返寓苦憶而錄於紙。清光緒十二年(1886),錄取江陰南菁書院,為院長甬東大經師黃元同、清末著名學者王益吾所賞識。取得優貢生後,不復追求功名,以熱中科舉、獵取富貴為可恥;而悉心治學教書,終身從事文化教育事業,先後在江蘇、湖南、湖北講學近40年。清光緒二十三年至武昌,見兩湖總督張之洞論學,張大喜,對左右說:我今天才真正實現延攬人才的心愿,遂聘至兩湖書院講史。陳撰史作多部,均屬上乘,尤以《兵法史略》為最。張通夜研讀,擊節讚賞。時京師大學(即北京大學)初創,張冶秋尚書函聘北上主持,被婉言謝卻。清光緒三十年,端方任江蘇巡撫,以桑梓之義勸其東歸,而陳苦於久在異鄉,遂返鎮江。張挽留不成,怏怏若有所失,曾說“他人以湖湘子弟失名師為惜,吾以良史中斷為可惜也”。次年,端方調任湘鄂,聘其為湖南省學務提督並籌建長沙圖書館,推辭未準,銳意經營,是我國最先以圖書館命名的藏書機構。 他後任湖南高等學堂監督,規劃校事,不遺餘力;親主財務,不私一文。學部大臣奏調入學部辦事,辭以親老不能遠離。曾對人說:我一書生,百事還可勤奮對付,唯獨不會做官,官場的逢迎屈節,我做不來。不久辭湘事東返,於焦山松寥閣為端方編《列國政要》。清光緒三十三年,主江楚編譯局和江南圖書館事,著《遼史講義》、《陶隱居年譜》、《西石城鄉土志》。時日本人在中國境內四處窺探,爭購中國古書。適杭州丁氏欲售其藏書,陳聞訊捷足先得,使丁氏數十萬卷免淪東瀛。端方主兩江總督時,日商占我東沙島,清政府與之力爭。陳憤疾之餘,遍閱海道各書,終得雍正間陳倫炯海國聞見錄》的沿海形勢圖,證明此島雍正間已屬中國區域,遂上書端方;端方據此陳述,日人始折服。辛亥革命後,其學生黃興留守南京,挽其仍主江南圖書館兼南京圖書局局長,以體衰親老辭之。民國8年(1919)得中風,賴舉家悉心護理,次子健侯精心治療,得以維持10年。病中猶學習撰述不輟。後因急性心肌梗塞,醫治無效,於民國18年6月3日晨逝世,葬於丹徒白兔山枝趙家湖祖墳,唐文治撰《陳君善余墓志銘》,柳詒徵書墓志銘文。其生平著書校籍共千餘卷,尤以《西石城風俗志》、《潤故述》、《丹徒農事述》等,對研究丹徒縣歷史、經濟文化、風俗人情,都有一定參考價值。生前曾於鎮江市磨刀巷住宅東首建“傳經樓”,又名“橫山草堂”,藏書數十萬冊,惜於“文化大革命”中遭劫殆盡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