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在一定的天氣條件下,在大氣中、地面上出現許多可以觀測到的物理現象。在中國氣象局編定的《地面氣象觀測規範》中,將這些可觀測到的物理現象分為
降水現象、地面凝結現象、視程障礙現象、雷電現象和其它現象等5類計34種。
種類
序號 | 類別 | 名稱 |
一 | 降水現象(11種) | 液態降水 | 雨、陣雨、毛毛雨 |
固態降水 | 雪、陣雪、霰、米雪、冰粒、冰雹 |
混合型降水 | 雨夾雪、陣性雨夾雪 |
二 | 地面凝結現象(4種) | 露、霜、霧凇、雨淞 |
三 | 視程障礙現象(9種) | 霧、輕霧、吹雪、雪暴、煙幕、霾、沙塵暴、揚沙、浮塵 |
四 | 雷電現象(3種) | 雷暴、閃電、極光 |
五 | 其他現象(7種) | 大風、颮、龍捲、塵捲風、冰針、積雪、結冰 |
術語及定義
雨(rain):滴狀的液態降水,下降時清晰可見,強度變化較緩慢,落在水面上會激起波紋和水花,落在地面上可留下濕斑。
陣雨(showery rain):開始和停止都較突然、強度變化大的液態降水,有時伴有雷暴。
毛毛雨(drizzie):稠密、細小而十分均勻的液態降水,下降情況不易分辨,看上去似乎隨空氣微弱的運動飄浮在空中,徐徐落下,迎面有潮濕感,落在水面上無波紋,落在乾地上只是均勻地潤濕,地面無濕斑。
雪(snow):固態降水,大多是白色不透明的六出分枝的星狀、六角形片狀結晶,常緩緩飄落,強度變化緩慢。溫度相對較高時多成團降落。
陣雪(showery):天氣現象中的固態降水現象。持續時間短促、開始和終止都較突然、強度變化大的降雪。
雨夾雪(sleet):半融化的雪(濕雪),或雨和雪同時下降。
陣性雨夾雪(showery sleet):開始和停止都突然、強度變化大的雨夾雪。 霰(graupel):天氣現象中的固態降水現象。由直徑約2~5 毫米的白色不透明的球形或錐形的顆粒組成,下降時常呈陣性,落到硬地面常反跳,鬆脆易碎。
米雪(snow grains):天氣現象中的固態降水現象。由直徑小於1 毫米的白色不透明的扁長形冰粒組成,落到硬地面上不反跳。
冰粒(ice pellet):又稱冰丸。天氣現象中的固態降水現象。由直徑小於5 毫米的透明的丸狀或不規則的粒子組成,較硬,落到硬地面上反跳。有時內部有未凍結的水,如被碰碎,則只剩下破碎的冰殼。
冰雹(hail):堅硬的球狀、錐狀或形態不規則的固態降水,核心一般不透明,外面包有透明的冰層,或由透明的冰層與不透明的冰層相間組成。大小差異大,大的直徑可達數十毫米。常伴雷暴出現。
露(dew):地面凝結現象中的一種。溫度高於冰點時,水汽在地面及地面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易在夜間形成。
霜(frost):地面凝結現象中的一種。溫度低於冰點時,水汽在地面及地面物體上凝華而成的白色、鬆脆的冰晶,或由露凍結而成的冰珠。易在晴朗風小的夜間形成。
霧凇(rime):地面凝結現象中的一種。空氣中的水汽直接凝華,或過冷卻霧滴直接凍結在物體上的乳白色冰晶物。常呈毛茸茸的針狀,或表面起伏不平的粒狀。結構較鬆脆,受震易塌落。
雨淞(glaze):地面凝結現象中的一種。過冷卻雨滴碰到溫度較低(0~-3℃)的地面物體後,直接凍結而成的堅硬冰層。呈透明或毛玻璃狀,外表光滑或略有隆突。主要生成在迎風面上。
霧(fog):視程障礙現象的一種。在水氣充足、微風及
大氣層穩定的情況下,接近地面的空氣冷卻時,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微小的水滴懸浮於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見度小於1.0 千米。分為三個等級:0.5 千米≤能見度<1.0 千米為霧;0.05 千米≤能見度<0.5千米為濃霧;能見度<0.5 千米為強濃霧。
輕霧(mist):舊稱“靄”。視程障礙現象的一種。微小水滴或吸濕性粒子所構成的灰白色的稀薄霧幕,使水平能見度在1~10 千米。
吹雪(driven snow):視程障礙現象的一種。強風將地面雪片(雪花、雪粒)吹起,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0 千米。
雪暴(snowstorm):俗稱“暴風雪”。視程障礙現象的一種。大量的雪被強風捲起並隨風運動,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 千米,並且不能判定當時天空是否有降雪。發生時,寒風凜冽,掩埋道路,常形成災害。
煙幕(smoke screen):視程障礙現象的一種。空氣中含有大量的煙,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0 千米的天氣現象。城市、工礦區上空的呈黑色、灰色或褐色,濃時可聞到煙味。
霾(haze):視程障礙現象的一種。大量極細微的乾塵粒等均勻地懸浮在空中,空氣混濁,水平能見度小於10.0 千米。使遠處光亮物體微帶黃、紅色,使黑暗物體微帶藍色。能見度低於3 km時,成為災害性天氣的一種。
沙塵暴(sand and dust storm,sand-dust storm,dust storm):又稱“沙暴、塵暴”。沙塵天氣的一種。強風揚起地面的沙塵,使空氣混濁,水平能見度小於1千米。
揚沙(blowing sand):沙塵天氣的一種。風將地面沙塵吹起,使水平能見度在1~10 千米之。
浮塵(suspended dust):沙塵天氣的一種。多發生在揚沙或沙塵暴之後,在無風或平均風速≤3 m/s的天氣條件下,大量沙塵浮游在空氣中,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 千米。
雷暴(thunderstorm):①由對流旺盛的積雨雲引起的伴有閃電雷鳴和強陣性降水的局地風暴。②在地面觀測中僅指伴有雷鳴和電閃的天氣現象,有時會只聞雷聲而不見閃電。
閃電(lightning):發生在大氣中強烈的放電並伴有發光的現象。根據在空中發生的位置不同,可分為雲中、雲際和雲地間三類。根據閃電通道形狀不同,可分別稱為線狀、帶狀、片狀、球狀、叉狀、火箭狀、串珠狀閃電等。
極光(aurora):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太陽風)進入地球磁場,通過地球南北兩極附近地區的高層大氣時,發生碰撞並激發大氣原子而在高空形成的絢爛的光輝。出現在南極稱南極光,出現在北極稱北極光。
大風(gale):災害性天氣的一種。由冷鋒、熱帶風暴等強烈的天氣過程引起,近地面層風力達8級(平均風速17.2~20.7 米/秒)或以上的風。
颮(squall):指強冷鋒前或積雨雲前沿所出現的狹窄的強風帶。過境時,風速突增,風向突變,氣象要素急驟變化,並常伴有陣性降水。
龍捲(tornado):又稱“龍捲風”。 災害性天氣的一種。在極不穩定的天氣條件下,由空氣強烈對流運動而產生的一種小直徑的劇烈旋轉風暴(風速27米/秒以上)。從外觀看,是從積雨雲底盤旋下垂的一個漏斗狀雲體。
塵捲風(dust devil):因地面局部強烈增熱,而在近地面氣層中產生的小旋風,塵沙及其他細小物體隨風捲起,形成塵柱。
冰針(ice needle):天氣現象的一種,也是地面氣象觀測項目之一。空中水汽在低於-5℃的條件下,經凝華增長所形成的薄片或針狀冰晶體。在陽光照耀下閃爍可辨,有時天空中可形成日柱或暈等其他
天氣現象。多出現在高緯度或高原地區的嚴冬季節。
積雪(snow cover):一種天氣現象,地面氣象觀測項目之一。由降雪形成的覆蓋在地球表面的雪層。
結冰(freezing):又稱凍結,天氣現象的一種,也是地面氣象觀測項目之一。指露天水面凍結成冰。氣象上包括蒸發皿的水凍結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