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三十年代,那時北平摔跤正是風行一時,北平跤名聞全國,當時北平天橋最強的摔跤高手一位是:沈三(沈友三),一位是寶三(寶善林),還有楊春恆等人。一巧破千斤,現術語稱“散手跤”。北平天橋開創了第一個賣藝的跤場,摔跤動作注重表演的美感,使人得到視覺的享受,把中國跤術升華到 “武相聲”的藝術境界,使中國跤術從單純的競技發展了另一個藝術分支。
2008年6月7日,天橋摔跤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橋摔跤
- 遺產級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批准文號:國發〔2008〕19號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編號:Ⅵ-21
- 申報地區:北京市宣武區
摔跤簡介,摔跤淵源,
摔跤簡介
2008年被國務院列入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
天橋摔跤場曾名噪一時,自上世紀20年代以來,先後出現過沈三(沈友三)、寶三(寶善林)、張狗子(張文山)、滿寶珍等著名摔跤健將。摔跤作為一種體育競技運動,具有對抗性質的比賽項目,而天橋摔跤場則是說說練練,虛實結合的表演賽,既有功夫,也有趣味,使人賞心悅目。
比賽開始前,照例先“圓粘子”(江湖術語:招來觀眾之意),藝人們邊喋喋不休地說話,邊繞場漫步,同時穿好褡褳,“褡褳”為數層粗白布納成的半袖、無領、露胸的跤衣,腰間用駱駝絨繩繫緊,下穿深色中式燈籠褲,足登刀螂肚的薄底靴。據說這一扮相,還是清朝“善撲營”傳下來的標準運動服呢。原“善撲營”是官辦摔跤訓練場,跤手稱為“撲戶”,分頭等撲戶、二等撲戶等等,宮中遇有宴請蒙古諸王時,則令獻技,有時皇帝也到場觀看。除善撲營外,摔跤在民間也廣泛地開展起來,成為民眾性的體育活動。
摔跤淵源
清康熙年間,北京天橋出現了市場的雛形。至清末民國初年天橋市場發展很快,先後出現很多撂地演出雜技、武術、中幡、摔跤、戲法、說書的地攤。“撂地”是在平地上支個棚,棚中設板凳座位的演出。其中中幡、摔跤是撂地表演中最紅火、最火爆、最受遊客歡迎的項目之一。
摔跤又稱中國式摔跤,它融合了歷史上各民族跤手之所長發展而來的。摔跤在漢代就有文字記載,歷經兩千餘年的發展過程。到了清代,清朝統治者崇尚武功,建立了“善撲營”,專門選拔訓練優秀跤手拱衛京畿。清朝滅亡後,善撲營撲戶流落於民間,開設跤館或街頭賣藝。天橋市場、天津“三不管”等地是摔跤賣藝最為集中的地方,在天橋專業撂地摔跤的首推沈三、寶三,他們都是清善撲營頭等撲戶宛八老爺(宛永順)的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