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儀

天文儀

天文儀又稱天體儀,古稱“渾象”,是我國古代一種用於演示天象的儀器。我國古人很早就會製造這種儀器,它可以用來直觀、形象地了解日、月、星辰的相互位置和運動規律,可以說天體儀是現代天球儀的直接祖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文儀
  • 又稱天體儀
  • 古稱:“渾象
  • 屬性:是我國古代用於演示天象的儀器
意義,古代天文儀,古希臘天文儀,近年來研究,古天文儀全史圖卷,

意義

星星離開我們都非常遙遠。一般恆星離我們都在幾十萬億千米以外,離我們最近的天體--月亮,距離地球也有38萬千米。地球上的高山一般只有幾千米,縮短這么一小短距離,顯然是微不足道的。地球被一層大氣包圍著,星光要通過大氣才能到達天文望遠鏡。澱粉氣中的煙霧、塵埃以及水蒸氣的波動等,對天文觀測都是有影響。尤其在大城市附近,夜晚城市燈光照亮了空氣中的這些微粒,使天空帶有亮光,妨礙天文學家觀測較暗的星星。在遠離城市的地方,塵埃煙霧較少,情況要好些,但是還不能避免這些影響。天文儀正是用來觀察這些複雜的天體的現象。
天文儀天文儀

古代天文儀

古希臘天文儀

根據古羅馬沉船上發現的古天文儀殘物,複製的古希臘天文儀,能測太陽、月亮運轉什麼的。總之神奇極了。 2006年11月30日,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一個公元前二世紀的天文儀器(Antikythera Mechanism)其精巧程度與計算結果的準確,是隨後一千多年中都沒有過的。科學家們認為,這項發現使得人們不得不重新認識古希臘文明的科技發達程度。這個古天文儀器是上個世紀初在希臘附近打撈古代沉船時發現的,但直到最近它都是一個迷。這個儀器有著複雜的齒輪組,但現在已經是82塊碎片。來自英國、希臘、美國的科學家們合作,並用X射線等方法探測其結構,又重新組建起一個類似的機器來研究其功能。
英國Cardiff大學的Mike Edmunds教授認為,它可能是迄今為止人們知道的最早的計算器。科學家們發現,這台儀器不僅能夠加減乘除,而且還能夠計算農曆的年月,並顯示太陽在其運行軌跡黃道(zodiac)中的位置及月球的位置。
此外,這台儀器還能預測日食月食,而且考慮到了月球的橢圓形軌跡。這台儀器也能推算行星的運行。Mike Edmunds教授說該儀器極其準確的反映出天文現象。令人讚嘆的是,當時的人們不僅能夠設計出這樣精巧的儀器,而且還能夠用金屬製造出來。

近年來研究

2006 年11月30日的《自然》雜誌對這項發現進行了報導。報導中說,早在上個世紀50至70年代,考古學家就意識到這台儀器的發達程度,但並沒有引起公眾的廣泛重視。近年來,幾個國家的科學家開始合作研究,並利用了許多最先進的技術來探測這些齒輪的結構。人們對儀器結構與性能有了進一步了解,並將其年代確定為公元前150年到100年。事實上,從目前的認識來看,這台儀器比幾十年前人們知道的要精巧許多。

古天文儀全史圖卷

潘鼐師主編的《插圖本中國古天文儀器史》,洋洋70萬字的專著,不勝喜悅。書中對我國創製與發展天文儀器的悠久歷史,作了全面的敘述和詳盡的論析,並配置了集 自國內外的相關圖畫與照片。內容全面完整,考證翔實豐富,圖文相得益彰。參編者均是此研究領域的行家裡手(其中有兩位是外籍教授)。本書確是一部題材為人所熟知而專著卻仍付闕如的天文學史學大作。
該書對中國古天文儀器,特別是清代的天文儀器作了全面的綜述,然後對中國古天文儀器分門別類,列為十一種,逐一分章作了專論。專著概括了歷史上幾乎所有的中國天文儀器,其中有的迄今尚未有人涉獵,有的深鎖櫃內難於得見。書中史料,中外兼收,內容充實完備。彩色和黑白之插圖共得550餘幅,其中不少是首發,俾使讀者一睹祖國古代天文儀器之豐富多彩。依吾之愚見,《彩圖本中國古天文儀器史》實是中國天文學史國內外著述中一部稀有之作。一是內容完備。不僅列舉古觀象台儀器、日晷、銅壺滴漏等,而且對古代各種渾儀、渾象、天球儀等,也有詳盡介紹。二是史料豐富。如西方古代的占星盤傳入中國後轉化為觀測用的簡平儀。時鐘傳入後,曾與天文星圖或天球儀相結合成天文鐘而又返回至西方的。人們慣用的“世界”和“大千世界”等語,系隨佛教傳入中國,在天文儀器中也有模型傳世。故宮今保藏有六十多件古天文儀器,色彩斑斕,美輪美奐,在國外巡迴展出時受到高度讚賞。書中一一為之介紹本末,真可謂“彩圖美文,相得亦彰,賞心悅目,美不勝收”。
潘鼐師所編此書,詳盡闡述了中國古天文儀器的結構形態、創製與演變及其套用,使讀者得以了解我國古天文儀器的發展始末。對我國製造天文儀器的歷史中一些未經涉獵或有待澄清的問題,潘鼐師和參編同仁也作了努力的解釋。特別是書中反映了歷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並歷數了侵略戰爭給我古天文儀器及中華民族的辱害。我想,這對發揚祖國優秀文化,促進國際學術交流以及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都是大有裨益的。
科學技術史之專著,若圖文並茂,由圖識文,由文閱圖,易於理解,於趣味中增長知識,讀者更為青睞。故我認為,潘鼐師此書似可作為我國科學技術史專著表述型式的一個先例,很值得提倡。書之主編潘鼐教授,系吾之啟蒙教師。去歲,我在上海莘朱拜見潘鼐師,知潘鼐師40餘年來,專攻天文學史,自成一家;又見老師身居陋室,視力頗差,猶筆耕不輟,孜孜不倦研究學問。其治學之嚴謹、精神之高尚,實是令吾欽佩感動。潘鼐教授是我國研究古天文學史公認之大家。1995年中國天文學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他曾以從事天文工作40年獲得表彰並獲榮譽證書。為編著此書,潘鼐師精心策劃,約請對此研究有素的專家學者執筆,並匯集統稿,編修成書。該書裝幀精美,均為彩印,出版後,得到讀者與專家的歡迎,均給予很高評價。我認為,作為一本專著,此書有很大的權威性,很強的學術性和很高的雅俗共賞性,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