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北部人工渠道。引天河水,系無壩引水灌溉渠系。原名六官坪渠。渠首位於鄖西縣城西北1s公里油坊嶺下的天河上遊河道上。始鑿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時稱“六官坪渠”,溉田300餘畝。1939年擴建後,定名為天惠渠。1956—1957年重修,乾渠長40公里,支渠和配套工程計338處,灌溉鄖西縣屬六官坪、金錢石、紅廟、南關等鄉耕地面積近萬畝。為鄖西縣最大水利灌溉工程,並建有水電站1座,裝機容量135千瓦。渠首流量為2.5立方米/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惠渠
- 渠首位於:鄖西縣城北偏西
- 系:無壩引水灌溉渠系
- 原名:六官坪渠
民國,1956年,1957年,1958年,
民國
民國十八年,1929由當地鄉紳、代理縣長夏小冬倡修,並私捐銀元800塊,另一鄉紳方介仁為修此渠賣掉水田4畝,偕當地農民技術員李正軍,帶領民工施工兩年余,修至六官坪上坪頭,僅灌田100餘畝。縣政府共撥款160元資助。
民國二十七年(1938),縣長柯愈珊發起農民續建此渠,經兩年多施工,修至朱家灣,全長4公里,灌田500餘畝,更名為復興堰。民國二十九年(1940)春,復興堰放水典禮時,縣長王開化倡議重修復興堰,改名天惠渠。次年,計畫得到省水利處批准。
民國三十一年,省水利工程處第二勘測隊長高紫藩率人勘測設計,縣建設科水利技士林光曦參與,歷時4月余。省府撥款66萬元分期下撥,並列入大型貸款項目,共貸款144708960元(舊幣)。是年10月1日動工。縣成立天惠渠工務所,縣長盧生桂任工務所主任,高紫藩任副主任。勞力征自土門、城關、觀音、雙掌、馬鞍、安家一帶。石方開挖和燕子溝、大沙溝、小沙構渡槽由河北唐山“寶興”建築公司承包。燈草溝、馮家溝渡槽由“利民”公司承包。本地組織小型施工隊,承包小型石方工程。民工最多達7000餘人。工地先後病、餓、工傷民工近百人,因逃工被洪水淹死7人。
民國三十五年夏,渠道修成21公里至南嶺,僅通水一天,沿途塌方阻塞,只有一股細流經過燕子溝渡槽,灌田804餘畝。
1956年
解放後縣政府把重修天惠渠列入議事日程。1956年元月14日,襄陽地區水利局劉吉香、縣水利局李玉德等人進行勘測設計。農民自發組織掃雪隊掃開側t線。在民眾支持下,僅38天初步側量完畢。
1956年2月29日正式開工。縣成立指揮部,副縣長盛永凱任指揮長。主要由土門區和城關鎮承擔施工。參加施工的還有城郊、馬鞍、夾河、羊尾、上津、河夾、觀音等區民工。工地最多上近萬人,為解放後第一次勞力大集中。同年9月28日,縣長申富寶任指揮長。施工步驟:先上後下,先易後難,先大後小,先急後緩,按技術性質成立石工隊、土方隊和木工隊,分工劃段,必要時統一調配,縣內開挖的第一個大隧洞—天惠渠五穀梁隧洞淨深84.6米,原計畫施工137天,結果提前4天,於1957年3月28日開通。次日隧洞塌方,由縣水利局長詹世鎮帶隊苦戰9個晝夜,完成隧洞襯砌。
1957年
1957年4月7日通水,整個工程完成土石工程 221218立方米,投標工200136個,國家投資9萬元,銀行貸款10.74萬元,其它0.0805萬元。完成全渠土石工程和附屬建築物338處。其中隧洞1處,隧洞進出口分水閘各1處,大小石拱渡槽3處,倒虹吸1處,石拱頂筧69處,木質頂筧7處,大小石拱涵洞9處,反濾層38處,木質反濾層1處,引水葫蘆凸1處,泄水閘39處,漿砌渠埂37處,靠山幫41處,填方11處等。整個工程無1人死亡。
乾渠總長4公里。其中總乾渠1條,從渠首至五穀梁長1公里。三支分乾渠:東乾渠從五穀梁至黃山,西乾渠從五穀梁至橋子溝,南乾渠從五穀梁至南嶺南端,乾渠控制面積27平方公里,耕地15000餘畝。總乾渠寬2.5至3.5米,最淺處1. 4米,過水1.7立方米/秒。全渠主灌土門、寺溝、城關3個鄉鎮17個村95個村民小組8000餘畝水田。沿渠鄉村利用水位落差建成各種水力加工場站28處。乾渠通水時,縣成立天惠渠管養所,屬縣水利局管轄,有職工10人左右。
1958年
1958年4月,利用南於渠水在老虎溝建成縣第一個水力發電站。1961年元月22日至4月4日,縣裡從馬鞍關水庫調來民工120人將燕子溝30米長的木質渡槽改建成鋼筋混凝土平板渡槽。1962年元月22日,受益地區上勞力70餘人,將渠首葫蘆凸引水工程改建成馬蹄形隧洞引水工程,次年4月竣工通水。隧洞長119.6米,寬1.8米,高2米。總乾渠流量增加到2.5立方米/秒。1964年後,所有木質頂筧、渡槽都改建成石拱頂覽和石拱渡槽。1957年7月,利用天惠渠水源,在原水電站閒置的前池建成縣自來水廠。到1984年底,沿渠先後建成電力提灌站7處,裝機315千瓦,可取水澆地2000餘畝。灌區內糧食單產由1956年的430斤左右上升到1000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