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高大草本,高50-100厘米,具黑棕色細長根狀莖,徑2-4厘米;莖中空,直徑約1厘米,具細稜線,光滑或近節部被乳突狀短毛。基生葉2-4片,葉片卵形到三角狀卵形或卵心形,長15-26厘米,寬10-20厘米,頂端鈍急尖,基部心形,邊緣具弱皺波,基出脈5-7條,兩側最外一條在脈基部的外緣裸露,不被葉肉所包圍,葉上面光滑無毛,下面被白短毛,多生於葉脈及邊緣上;葉柄細,半圓柱狀,與葉片近等長,被稀疏乳突狀毛或不明顯;莖生葉2-4片,上部的1-2片葉腋具花序分枝,葉片較小長明顯大於寬,葉柄亦較短;托葉鞘長4-8厘米,抱莖,外面被短毛。大型圓錐花序分枝較疏;花小,徑約2毫米;花梗長約3毫米,關節在中部以下;花被白綠色,外輪3片稍小而窄長,內輪3片稍大,倒卵圓形或寬橢圓形,長約1.5毫米;雄蕊9, 與花被近等長;花柱3, 橫展,柱頭大,表面粗糙。果實寬大於長,圓形或矩圓形,長約12毫米,寬約14.5毫米,兩端心形到深心形,翅寬,達4-5毫米,幼時紅色,縱脈位於翅的中間。種子卵形,寬約6毫米。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200-2600米山坡草地、林下或溝谷。
大黃喜涼爽、乾燥氣候、耐寒性強。高溫多濕條件下易爛根。宜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壤中栽植。以中性及微鹼性土壤為宜。大黃的生命力較強,種子發芽力可維持3-4年。播後當年或第二年只形成葉簇。每年4月上旬返青,第三年5-6月開花,6-10月果實成熟。
分布範圍
產新疆,多分布於天山北麓。哈薩克斯坦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藥 名】:天山大黃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蓼科植物天山大黃的根及根莖。
【功 效】:瀉熱通便,破積行瘀,散瘀止血。
【主 治】:用於便秘,跌打損傷等,血瘀屬實證,外傷出血。
【性味歸經】:苦,寒。大腸、肝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6克。
【別 名】:熱萬(新疆)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新疆。
【考 證】:始載於《植物分類學報》。
【中藥化學成分】:根及根莖含蒽醌衍生物總量 2.39%,其中結合型為1.08%,游離型為1.08%,游離蒽醌有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及大黃酚。含土大黃甙以及多量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