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隋唐洛陽城是隋唐兩代東都,始建於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重建於唐高宗顯慶元年。
應天門為宮城的正南門。洛陽城應天門一側
三出闕,兩側共六闕。這是古代都城宮城正門最高禮制。天子三出闕是中國古代最高禮制的都城門。是古代皇帝享用的的最高禮制。僅洛陽一地發現有三出闕的城門。
應天門
應天門為隋唐洛陽城宮城的正南門,始建於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重建於唐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隋代時叫作
則天門、紫微宮門,王世充政權時稱為順天門,李世民攻占東都
洛陽後,因嫌棄太過奢華一把火將其燒了。唐初重建後改稱則天門,睿宗李旦時因避其母諱武則天改為應天門,晚唐五代時則叫五鳳樓。
史料記載,應天門是當時朝廷舉行重大慶典與外交活動的重要場所,武則天登基、唐玄宗接見日本遣唐使等重要活動都在應天門舉行,相當於北京故宮的午門。
應天門遺址
遺址簡介
應天門遺址位於洛陽市都城博物館和洛陽日報社之間,定鼎南路從門址中部穿過。由門樓、朵樓、闕樓及其相互之間的廊廡連為一體的“門”字形巨大建築群,規模恢弘,氣勢壯觀。是隋唐兩京考古發掘出的第一座宮闕遺址。
應天門遺址平面呈“凹”字型,下部台基的範圍東西達一百二十米以上,門有兩重觀,上寫“紫微觀”,左右連闕中間以廊廡相連。門址大致分為早晚兩期。早期門址約為盛唐時期,殘存遺蹟主要有墩台、門道、隔牆、東西飛廊、東西朵樓、東西兩闕。除了墩台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51米,南北殘寬23米,台體殘高0.3-0.5米。晚期城門約為晚唐五代北宋這個時期,即文獻所載的五鳳樓遺址。門址直接坐在早期門址之上,殘存遺蹟有墩台、門道、東西飛廊、東西朵樓、東西兩闕以及東西馬道,除此之外,在東闕的東西兩側還發現有宋代的建築基址。
遺址保護
日前,在洛陽日報報業集團定鼎路辦公區大門內側,我們看到一座剛搭建不久的保護棚,棚下就是剛完成考古發掘的應天門西闕台遺址。
保護棚下,一道殘高1米到4.5米不等,寬2米左右、局部寬3米多的夯土牆由北向南綿延30多米,夯土牆上分布有相對均勻的土洞,方的、圓的都有,夯土牆的東壁自下而上的一層層的夯土儼然是應天門西闕台的歲月年輪。
為配合洛陽大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文物部門歷時4個月對應天門西闕台進行了考古發掘。市文物隊研究員朱亮介紹,20世紀60年代,考古工作者就開始對應天門遺址進行考古勘察,20世紀90年代市文物工作隊在西闕台做過初步勘查,此次對於西闕台的考古發掘是第一次全面考古發掘。
朱亮說,考古發掘證實了應天門西闕台是一處“三出”闕台,與以前東闕台發掘時發現的“三出”完全一致。
採訪時我們獲悉,我們眼中的這些殘垣斷壁,在考古專家看來可是寶貝中的寶貝。為什麼?西闕台考古發掘之後,專家們得出這樣的結論:這是隋唐兩京——洛陽和西安考古發掘出的第一座雙向三出闕宮門遺址。
巍峨應天門,足有11層樓高
何謂“三出”闕台呢?朱亮說,據此前的考古發掘和史料記載,應天門城門兩側輔以朵樓,從朵樓向南延伸出去的是闕台,其間以廊廡相連,形成了應天門“凹”形結構。“三出”指的是從南向北看,闕台並列“三重”向南伸出的意思。
那么,作為一座宮城的正門,應天門的模樣究竟咋樣?巍峨壯觀幾許?依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掘成果,應天門是一座“凹”字形的大型城門樓:下部台基的範圍東西長達120米以上,南北達60米,城門進深25米,樓高120尺(唐尺),按當時每尺0.294米計算,應天門足足有的11層樓高,其雄偉壯觀不難想像。
坐落交通要道,如何保護展示未確定
史料記載,應天門始建於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根據中國皇城坐北朝南的原則,宮城南門應天門就成為隋唐洛陽城的正門,是當時隋唐洛陽城的城市中軸線的重要標誌性建築之一。
朱亮說,經過歷次的大規模考古勘察與發掘,考古界對應天門的建築形制、結構和歷史沿革等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確定了隋唐洛陽城應天門沿用的時代,從隋唐一直到北宋末金初;基本搞清了應天門的形制為“雙向三出”闕,這些發現也使人們對應天門這座隋唐東都城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的面貌認識的準確、清晰;是隋唐兩京——洛陽和西安考古發掘出的第一座雙向三出闕宮門遺址。
應天門遺址的發現,對研究隋唐東都城門建制特點提供了珍貴資料。從建築史的角度看,它對後代都城建設也有深遠影響,具有極大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
洛陽大遺址保護辦公室主任李永強說,從隋唐洛陽城的明堂到宮城正門應天門,再向南是皇城的大門端門、天樞、天津橋等,最後到郭城正南門定鼎門,構成了隋唐洛陽城的軸線,定鼎路與當時的“軸線大街”是偏離的。但是,應天門遺址正處於今天洛陽市的南北交通要道上,如何既要保證道路繼續通行,又要保護展示好這座重要城門遺址,是文物保護工作者面臨的難題。
對於這處重要遺址的保護方案,有專家建議“讓城市道路以環島的形式繞過遺址保護區,原址保護展示”,也有專家建議“修建地下通道,復原展示城門樓”。洛陽市市文物部門正委託專業設計單位進行保護展示方案的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