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后宮明代星圖
- 地理標誌:福建省莆田涵江鎮天后宮
- 殘長:150厘米
- 寬:90 厘米
文物簡介,文字說明,
文物簡介
天后宮明代星圖為福建省莆田涵江鎮天后宮文物。據該館報導:這幅明代星圖為大型捲軸式畫幅,殘長150、寬90 厘米。中央繪星圖,上下為文字說明。
星圖以北極為中心,用墨線畫三個同心圓,用紅、黃線分別畫兩個相交的不同心圓。三個同心圓之中,內圓直徑僅3 厘米,周圈書寫四卦、八乾、十二支組成的二十四方位。中圓即內規,直徑17 厘米,表示星象繞天球北極旋轉時不沒入地平的範圍,在圓周線旁註明"常現不隱圖"。外圓即外規,直徑62 厘米,表示在觀測點可見的空中最大限度,故在星圖最下端南極老人星旁又注明"常隱不現界"。兩個相交的不同心圓直徑均為35.7 厘米,交角為24 度,圓心距北極同為3.8 厘米,給人印象似乎是表示黃道和赤道。但是我國現存星圖上所畫的赤道多以北極為圓心,以內外規為等距離。像此圖這樣畫赤道,還是第一次見到。
星圖上還畫二十八根經線,從拱極圈向四周輻射,間隔的寬度不等,分別等於二十八宿的距度。最寬的是井宿,有"三十度三十分余",最窄的是觜宿,只有"半度二十五分余"。
星圖以北極為中心,用墨線畫三個同心圓,用紅、黃線分別畫兩個相交的不同心圓。三個同心圓之中,內圓直徑僅3 厘米,周圈書寫四卦、八乾、十二支組成的二十四方位。中圓即內規,直徑17 厘米,表示星象繞天球北極旋轉時不沒入地平的範圍,在圓周線旁註明"常現不隱圖"。外圓即外規,直徑62 厘米,表示在觀測點可見的空中最大限度,故在星圖最下端南極老人星旁又注明"常隱不現界"。兩個相交的不同心圓直徑均為35.7 厘米,交角為24 度,圓心距北極同為3.8 厘米,給人印象似乎是表示黃道和赤道。但是我國現存星圖上所畫的赤道多以北極為圓心,以內外規為等距離。像此圖這樣畫赤道,還是第一次見到。
星圖上還畫二十八根經線,從拱極圈向四周輻射,間隔的寬度不等,分別等於二十八宿的距度。最寬的是井宿,有"三十度三十分余",最窄的是觜宿,只有"半度二十五分余"。
這種畫法同蘇州石刻天文圖大體相同,但計度與蘇州圖不大一樣,而與羅盤上的二十八宿計度基本一致。穿過參宿的一根經線特別突出地畫了紅色,上面還畫著一百八十八短劃,表示緯線。在上述三個同心圓的外圓周圍2.5 厘米內,畫有兩圈長方形小格的刻度,內圈以墨線畫三百七十七格,外圈以紅線畫三百九十一格。這既不同於我國傳統的周天刻度365 又1/4 度,也不同於西洋的360 度。
星圖上的星官,是仿照我國傳統的三垣、二十八宿為主的畫法。經初步核對統計,全圖共畫有二百八十八個星官,約一千四百顆星(模糊難辨的不計在內)。其中北斗七星和二十八宿主座特別用紅色突出,其餘的星都畫成黑圈白點。各星大小不同,表示星辰的視亮度。在星圖最外圍寬12 厘米的周框內,以工筆重彩精繪九曜二十八宿神像,襯以雲紋。
星圖上的星官,是仿照我國傳統的三垣、二十八宿為主的畫法。經初步核對統計,全圖共畫有二百八十八個星官,約一千四百顆星(模糊難辨的不計在內)。其中北斗七星和二十八宿主座特別用紅色突出,其餘的星都畫成黑圈白點。各星大小不同,表示星辰的視亮度。在星圖最外圍寬12 厘米的周框內,以工筆重彩精繪九曜二十八宿神像,襯以雲紋。
文字說明
文字說明部分共分三大組。第一組在星圖的上方,第二、三組在星圖的下方。第一組文字因殘缺嚴重,無法校讀。第二、三組文字說明,分別用楷書和仿宋體書寫,除右邊頭幾行殘缺外,其餘尚完整。第二組文字說明除中間一段列"四方、二十八宿"名稱外,其餘各段尚未查出其所本。
從內容看大體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太陽行度過宮"的歌訣;第二部分主要是"太陽躔度過度"的歌訣;第三部分則是說"中天紫微垣"各星官所處的方位。第三組文字說明是針對二十八宿的。每段第一句敘述該宿的躔度,然後放空一格,接下基本照錄《步天歌》原文。
根據這幅星圖上王良--閣道之旁畫出的一顆客星,表明繪製星圖的年代上限當在萬曆年間。至於此圖的年代下限,由於圖中第二、三組文字說明中,對孔丘的"丘"字和清康熙帝玄燁的"玄"字都不避諱,故大致可定為明末清初。從此圖的繪畫風格、顏色、紙張等進行鑑定,也可以認為是明末清初的作品。
這幅星圖基本上繼承了我國傳統星圖的畫法。它和蘇州石刻星圖相比,有許多相同之處,如紫微垣部分、北斗形式、黃道、赤道以及某些星官的形狀等等。但是由於此圖繪製於明末清初,也出現了西方傳教士來華後所畫星圖的某些特點,如畫出紅標尺,用大小表示星等,用帶毛的星來表示"氣"等等。
在我國古星圖的發展史上,這幅星圖補充了自宋至清的星圖中的某些缺環,對有些星官的認證很有幫助。如:增星,例如器府、東甌、天廟等等都已畫出,而這些星在清康熙刻本《靈台儀象志》里卻都找不到;神宮、傅說、魚等星的位置關係,與已發現的自宋至清的其他星圖畫法有所變化;天淵、積府等星官的星數和聯線保存了古星圖的畫法,而與清代星圖裡的畫法迥然不同。所以,這幅星圖是認證古代星官變遷的寶貴資料。
值得特別指出的是,這幅星圖的中央即內圓,貼上了羅盤;圖上關於二十八根經線及其距度的文字說明,也都和羅盤的外圈相一致。這無疑是象徵航海時所使用的羅盤。圖上內圓相當於羅盤的內圈,外圓相當於羅盤的外圈。這種畫法在我國古代星圖中還是首次見到。顯然,這幅星圖與航海有密切的關係。但它又不是實際套用於導航的,只作供奉用的。
根據這幅星圖上王良--閣道之旁畫出的一顆客星,表明繪製星圖的年代上限當在萬曆年間。至於此圖的年代下限,由於圖中第二、三組文字說明中,對孔丘的"丘"字和清康熙帝玄燁的"玄"字都不避諱,故大致可定為明末清初。從此圖的繪畫風格、顏色、紙張等進行鑑定,也可以認為是明末清初的作品。
這幅星圖基本上繼承了我國傳統星圖的畫法。它和蘇州石刻星圖相比,有許多相同之處,如紫微垣部分、北斗形式、黃道、赤道以及某些星官的形狀等等。但是由於此圖繪製於明末清初,也出現了西方傳教士來華後所畫星圖的某些特點,如畫出紅標尺,用大小表示星等,用帶毛的星來表示"氣"等等。
在我國古星圖的發展史上,這幅星圖補充了自宋至清的星圖中的某些缺環,對有些星官的認證很有幫助。如:增星,例如器府、東甌、天廟等等都已畫出,而這些星在清康熙刻本《靈台儀象志》里卻都找不到;神宮、傅說、魚等星的位置關係,與已發現的自宋至清的其他星圖畫法有所變化;天淵、積府等星官的星數和聯線保存了古星圖的畫法,而與清代星圖裡的畫法迥然不同。所以,這幅星圖是認證古代星官變遷的寶貴資料。
值得特別指出的是,這幅星圖的中央即內圓,貼上了羅盤;圖上關於二十八根經線及其距度的文字說明,也都和羅盤的外圈相一致。這無疑是象徵航海時所使用的羅盤。圖上內圓相當於羅盤的內圈,外圓相當於羅盤的外圈。這種畫法在我國古代星圖中還是首次見到。顯然,這幅星圖與航海有密切的關係。但它又不是實際套用於導航的,只作供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