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利38套·新課標高考2輪複習專題訓練:語文

天利38套·新課標高考2輪複習專題訓練:語文

《天利38套·新課標高考2輪複習專題訓練:語文(2012高考研究)》特點:策略指導:《天利38套·新課標高考2輪複習專題訓練:語文(2012高考研究)》邀請名校名師結合近幾年的高考命題趨勢,對2012年高考命題進行了科學預測,並對每一專題進行策略講解。文章前瞻性強,指導性強,為考生的二輪複習指明了方向。 精闢點評:《天利38套·新課標高考2輪複習專題訓練:語文(2012高考研究)》選取典型高考真題對其進行技巧性的總結,分析精當、到位,可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精選試題:《天利38套·新課標高考2輪複習專題訓練:語文(2012高考研究)》精選最新高考真題和各省市優秀模擬試題,內容覆蓋全部高考考點,試題典型、實用,具有很強的借鑑意義。 答案詳解:《天利38套·新課標高考2輪複習專題訓練:語文(2012高考研究)》參考答案詳細,試題除給出參考答案外均給予詳細解答,不僅幫助考生知其然,更能幫助考生知其所以然。 使用方便:為方便練習或測試,《天利38套·新課標高考2輪複習專題訓練:語文(2012高考研究)》採用活頁裝訂形式,考生可以隨用隨拆。 《天利38套·新課標高考2輪複習專題訓練:語文(2012高考研究)》編寫組祝願每一位考生夢想成真,走進自己理想的高等學府。最後,懇請讀者多提寶貴意見,以便圖書再版時更加完美!

基本介紹

  • 書名:天利38套•新課標高考2輪複習專題訓練:語文
  • 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
  • 頁數:38頁
  • 開本:8
  • 定價:8.80
  • 作者:《高考研究》編寫組 北京天利考試信息網
  • 出版日期:2011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23023481 
  • 品牌:天利經濟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天利38套·新課標高考2輪複習專題訓練:語文(2012高考研究)》:2012二輪複習必備,名師精講高效備考,專題突破強化訓練。天利38套專題。高考、試題、研究。

圖書目錄

名師精講
精講一 字音、字形考點備考指南
精講二 詞語運用考點備考指南
精講三 語病題診斷策略
精講四 標點符號考點複習指要
精講五 修辭考點備考指要
精講六 語言運用實用題型速遞
精講七 名句名篇默寫備考指南
精講八 古詩詞鑑賞備考指津
精講九 文言文閱讀備考策略
精講十 論述類文章閱讀備考指津
精講十一 文學類文章閱讀備考指津
精講十二 實用類文章閱讀備考指津
精講十三 考場作文技巧指導
專題訓練
專題一 識記現代漢語國語常用字的字音
專題二 識記並正確書寫現代常用規範漢字
專題三 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專題四 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
專題五 辨析並修改病句
專題六 擴展語句、壓縮語段
專題七 選用、仿用、變換句式
專題八 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
專題九 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
專題十 名著閱讀與名句默寫
專題十一 古詩文閱讀與鑑賞
專題十二 論述類文本閱讀
專題十三 文學類文本閱讀
專題十四 實用類文本閱讀
專題十五 寫作
參考答案及解題提示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無論研究數學中的哪一個分支,華羅庚總能抓住中心問題,並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創新。他反對將數學割裂開來,永遠只搞一個小分支或其中的一個小題目,而對別的東西不聞不問。他將這種做法形容為“畫地為牢”。他曾多次告誡學生:“我們不是玩弄整數,數論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關係的。”在《數論導引》中,華羅庚首先強調的就是數學的整體性與各部分之間的聯繫。
1945年,儘管華羅庚已經是世界數論界的領袖學者之一,但他並不滿足,決心中斷他的數論研究,另起爐灶。關於他改變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後多次說的,“假如我當時不改行,大概再寫幾篇數論文章,我的數學生命也就結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樣了”。“在研究數學時,選準方向拚命進攻固然很重要,但退卻有時也很重要。善於退卻,把握住退卻的時機,這本身就是一種藝術”。他的改行,實際上是其治學之道“寬、專、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擴大眼界,在這個過程中逐漸轉到另一個分支,使自己的專業知識“漫”到其他領域。這樣,原來的知識在新的領域還有用,選擇的範圍就會越來越大。他一直認為,從解析數論中“漫”出來是他一生研究數學的得意之筆。
對於我國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華羅庚認為,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則。一個數學問題往往要教十幾種方法,其實只要,一種就夠了。學會一種方法,別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學方法上,一種毛病是不少老師不願意改作業,許多題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讓學生照抄了事;另一種毛病是不願當堂答覆學生的問題,這一種態度最壞。華羅庚上課時,對學生提的任何問題總要在課堂上答覆,認為這樣可以訓練學生如何去“想”。有時實在解決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訴學生,他要回去繼續想,而不是只顧面子,使問題解決得模模糊糊。他還講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讀書方法:“譬如我們讀一本書,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註解,就會愈讀愈厚,我們知道的東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這還只是接受和記憶的過程,讀書並不是到此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煉的過程,即把那些學到的東西,經過咀嚼、消化,融會貫通,提煉出關鍵性的問題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