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川牛膝

天全川牛膝

天全川牛膝,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天全川牛膝培植歷史悠久,清鹹豐年間天全縣就開始人工栽培川牛膝,經藥農多年培植,除劣扶優,形成獨有的純白川牛膝。

天全縣生態優越,環境優美,屬於溫濕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境內四季溫暖,雨量充沛,適合川牛膝生長。該地所生產的牛膝粗壯、質地潤,富含油質,不易折斷,斷面呈菊花心,味甜,無麻味,為川牛膝之上品。

2010年11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天全川牛膝”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全川牛膝
  • 產地名稱: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
  • 品質特點:根莖粗壯、質地潤,富含油質
  • 地理標誌: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農業部公告第1478號
  • 批准時間:2010年11月15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內在品質,藥用價值,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牛膝是傳統地道藥材之一,其資源僅分布於四川、雲南、貴州等省區。四川為牛膝主要產地,故所產牛膝有“川牛膝”之稱。天全是川牛膝主要產地。
天全川牛膝呈近圓柱形,微扭曲,向下略細或有少數分枝,長30-60厘米,直徑0.5-3厘米。表面黃棕色或灰褐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和多數橫長的皮孔樣突起。質韌,不易折斷,斷面淺黃色或棕黃色,維管束點狀,排列成數輪同心環。氣微,味甜。
天全川牛膝天全川牛膝

內在品質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天全川牛膝中主要化學成分為甾酮類、牛膝多糖和生物鹼,其浸出物含量>65%,杯莧甾酮含量>0.03%。

藥用價值

天全牛膝為川牛膝的正宗地道藥材,具有祛風除濕、通經活血、破血行瘀、補肝補腎、強筋健骨、緩解疼痛等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川牛膝具有雌激素樣活性,還可用於活血、利膽、降脂、抗癌。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川牛膝產區地處二郎山東麓,總的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多為中高山地,天全川牛膝種植區域土壤以高山寒漠土、黃沙泥土為主,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有機質含量高,土壤pH值在5.9—6.7之間,十分適宜川牛膝生長發育。

水文情況

天全縣境內河流縱橫密布,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質優良。

氣候情況

天全縣川牛膝種植區地處高山河谷地帶,海拔在1500米—1800米,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涼、晝夜溫差大。年均溫12.1℃,年活動積溫4677℃,無霜期281天,日照時數長,年均降雨量適宜,年均相對濕度83%,森林覆蓋率達80%,良好的生態環境、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川牛膝生長的最適宜氣候條件。
天全川牛膝天全川牛膝

歷史淵源

天全縣歷來生長野生川牛膝,川牛膝之名始見於唐代《仙授理傷續斷秘方》,宋、元、明、清方書中頻頻出現。
清鹹豐年間,天全縣開始人工栽培川牛膝,主要種植區有天全縣兩路、紫石、魚泉、思經、小河五個鄉鎮,經藥農多年培植,除劣扶優,形成天全獨有的純白川牛膝。天全川牛膝有關產銷情況早在清鹹豐八年(1858年)《天全州志》中就有記載。
民國二十年(1931年),天全縣川牛膝總產量達1萬擔。
1977年版《中國藥典》及其後歷版藥典均有收載天全川牛膝。
1995年版《中國藥典》川牛膝起草說明書原植物使用的是天全川牛膝。
1997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川牛膝(天全川牛膝)列入全國60個重點中藥材發展品種計畫。
1999年,雅安藥企在兩路鄉新溝村建立了川牛膝規範化種植基地,並與種植農戶簽訂了產品回收契約。
2002年,天全縣人民政府、雅安藥企、成都中醫藥大學峨眉學院三方簽訂了“川牛膝規範化種植科技示範區建設科技合作協定書”,並成立了川牛膝GAP課題組,川牛膝示範基地建設有效的帶動了藥農科學種植川牛膝,促進了天全川牛膝的長足發展。

生產情況

2010年,天全川牛膝保護面積1333公頃,總產量1萬噸。
2016年,天全川牛膝已形成近2000畝種植規模,主要分布在兩路、紫石、小河、思經、魚泉等鄉鎮。

產品榮譽

2010年11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天全川牛膝”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天全川牛膝天全川牛膝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天全川牛膝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包括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兩路鄉、紫石鄉、小河鄉、思經鄉、魚泉鄉等5個鄉鎮,東至小河沙坪村,西至兩路鄉團結坪,南到魚泉鄉春尖坪,北到小河鄉黃沙坪。地理坐標為東經102°20′—102°42′,北緯29°52′—30°08′。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川牛膝喜冷涼、濕潤、光照充足,怕酷熱、乾旱和陰蔽。生產基地要求平均溫度在12℃左右,大於10℃的積溫4500℃左右,光照時數在1000小時以上,年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全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0%一90%,海拔在1500—1800米,生長期內沒有嚴重晚霜和冰雹危害的環境。且應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的環境質量標準》,生產基地遠離交通幹道100米以上,園址周圍應有充足的水源以便基地灌水、施藥,與加工場所的距離不宜超過50千米,並且交通方便。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天全川牛膝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本地品種“白牛膝”。
(3)生產過程管理包括農業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規定:天全川牛膝
嚴格按照川牛膝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AP)標準化、規範化種植。中耕、除草、培土、追肥。結合間苗和定苗中耕除草兩次,中耕宜淺;追施主要以腐熟餅肥或尿素為主,發現田間混雜有雜交牛膝、麻牛膝植株要及時徹底拔除,以免影響川牛膝質量;病蟲害防治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農藥的使用應遵循《農藥安全使用規定》。
(4)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的規定:川牛膝播種後第3-4年的10底-12月地上部分枯萎後開始收穫,選擇晴天或陰天進行,去淨泥土,切除蘆頭、支根及鬚根,按根條大小分級,綑紮成小束,烘乾或曬至半乾時,經發汗後再曬至足乾,打捆即成。
(5)生產記錄:農戶認真記錄牛膝生產情況、病蟲害發生情況、技術措施、農藥化肥的使用情況,建立健全天全川牛膝生產過程記錄檔案。

專用標誌使用

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農產品地理標誌天全川牛膝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和標註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