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長尾天蠶蛾是產自我國西南部以及越南緬甸一帶的少見種,個體數量少,與近緣的長尾天蠶蛾在外型上有相似之處,不同的是分布更加分散,數量更少。我國境內可偶見於海南、廣西等地。貴州也有發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天使長尾天蠶蛾
- 拉丁學名:Actias chapae(Mell 1950)
- 二名法:Actias chapae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亞門:有顎亞門
- 綱: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目:鱗翅目
- 亞目:異角亞目
- 科:天蠶蛾科
- 屬:尾天蠶蛾屬
- 種:天使長尾天蠶蛾
- 分布區域:廣西,廣東,雲南,海南,重慶;緬甸,越南等地
基本資料,生活習性,與近似種的區別,分布地區,
基本資料
中文名:天使長尾天蠶蛾
學名:Actias chapae(Mell 1950)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綱:昆蟲綱
目:鱗翅目
科:天蠶蛾科
屬:尾天蠶蛾屬
生活習性
天使長尾天蠶蛾身體黃褐色,密被白色絨毛,觸角黃色,足粉褐色,無足退化現象。翅展為90~130mm,雄性較小。兩性翅均為青白色,每個翅膀中室有一個橢圓形的大斑點,周圍為黃色,中心為粉色。雄性前翅長三角形,雌性前翅略圓,前緣均有褐色加粗邊緣。兩性後翅均略呈三角形,外緣中後半部為深玫瑰紅色;后角延伸為修長的帶狀尾突,與翅同色,在中間位置加深為淺粉褐色,至尾突端部帶褶皺的葉片狀結構恢復青白色。雄性尾突長度約為100~110mm甚至更長,雌性稍短,按照比例來講此種的尾突長度在同屬的各種之間可謂數一數二。
幼蟲以松屬(Pinus.sp)植物為食,根據外國網站的飼養記錄,本種可以取食歐洲黑松Pinus nigra及北歐紅松Pinus silvestris。卵初產出時為淺綠色,帶翠綠色條紋,後變深。幼蟲初孵化為淺綠色帶有棕色斑點,隨著幼蟲逐步長大,顏色轉為綠色,密布淺綠色小斑點,背上生三排黃綠色短肉瘤靠近頭部的兩對為藍色,末端有黑色刺毛,足綠色,末端略呈粉色。至末齡,體色轉為深綠色,斑點變為白色,肉瘤增大,變為青玉色。老熟幼蟲在樹枝間結繭,蛹體褐色,絲繭金褐色,表面不粘附樹葉。
與近似種的區別
種名 | 天使長尾天蠶蛾 | 長尾天蠶蛾 | 綠尾天蠶蛾 |
翅色 | 兩性均為青白色 | 雄性基半部杏黃色,端半部粉橙色,雌性為淺綠白色 | 兩性均為淺翠綠色,根據亞種不同會略有不同 |
翅展(平均值) | 90~130mm | 85~120mm | 100~140mm |
尾突 | 細而長,雄性最長可達110mm甚至以上,顏色青白,中段為淺粉褐色,雌性類同,稍短。 | 細長,約為100mm,偶有雌性體大者超過此範疇,雄性為粉橙色,雌性為淺綠白色,長度與雄性持平或略短。 | 較粗,雄性一般不超過80mm,雌性有時可達100mm,與翅膀同色,有的亞種會在中間部分呈現粉紅—黃色的色調 |
前翅特徵 | 兩性均為青白色,前緣棕色,中室有一眼斑,大而橢圓,外側為黃色,內部為粉紅色,亞外緣有一條暗色線條縱貫翅膀,雄性頂角時有一略呈粉色的模糊斑塊,雌性外輪廓更加圓滑。 | 雄性基半部杏黃色,端半部粉橙色,前緣深棕色,中室有一小型的逗號狀黑點;雌性為淺綠白色,前緣棕色,中室有一從黑色逗號狀黑點延伸出來的小眼斑,外緣黃色內部粉色。 | 一般為淺翠綠色,基部顏色稍淺,在亞外緣及基部常有略深一色的灰色線條縱貫,中室有眼斑,較小而圓,外圈翅基側黑色,翅外緣一側黃褐色,內心為粉色或白色。 |
後翅特徵 | 兩性均為青白色,邊緣的中下部呈現玫瑰紅色,中室有一眼斑,橢圓型,外側為黃色,內部為粉紅色,亞外緣有一條暗色線條縱貫翅膀。 | 雄性基半部杏黃色,端半部粉橙色,此顏色延伸至尾突,中室有一小型淺粉色點狀花紋;雌性為淺綠白色,中室有一粉色點狀花紋。 | 一般為淺翠綠色,基部顏色稍淺,在亞外緣、基部常有略深一色的灰色線條縱貫,中室有眼斑,小於前翅眼斑,圈翅基側黑色,翅外緣一側黃褐色,內心為粉色。 |
產地及種群數量 | 零散分布於中國南部,延伸至緬甸等地,個體數量少。 | 廣泛分布於中國南部地區,數量較多。 | 中國地區自北起東三省,南至海南均可見到此種,為尾天蠶蛾屬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品種。 |
出現時間,年生代數 | 據資料表明,在國內此種會於較冷的時間如十月份左右出現,在緬甸越南等地則有六月份及十一月份的標本採集記錄,年生代數暫不明。 | 4~5月、6~9月間共發生三代。 | 4月~9月均可見,在中國南方發生期更長,北方至少年生兩代,南方發生3代以上。 |
亞種 | 亞種數量2,國內及越南北部所產為指名亞種(Actias chapae chapae),越南南部所產現被認為是一獨立亞種(Actiaschapae bezverkhovi) | 暫無亞種 | 亞種較多,亞種間差別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