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陳氏出義門

《天下陳氏出義門》是一篇描述的是江西省德安縣車橋鎮義門村的文章,作者是陳永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下陳氏出義門
  • 作者:陳永華
  • 地點:江西省德安縣車橋鎮義門村
  • 主要描述:義門村
天下陳氏出義門
陳永華
多年前就聽說過無數關於江西省德安縣車橋鎮義門村的傳奇故事,腦海里深深地刻下了“義門陳”的印記。筆者在一九九九年獨自造訪過義門村,往事歷歷在目。2006年“十一”黃金周剛過,10月10日上午與來自海內外千餘名義門陳後裔,專程來到德安義門陳村尋根問祖,參加“江洲義門陳故居文史展覽館開館暨陳始祖旺公千年大祭典”活動。
義門陳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罕見而神奇的家族,3900多人曾聚居一堂,合炊300多年不分家;還創造了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家族大遷徙,也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皇帝頒旨並派官員監督分家的家族。
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陳國燦研究表明 “義門陳氏自唐玄宗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陳旺徙居德安建莊,直到第十五代陳延賞、承可輩,於北宋仁宗嘉七年(公元1062年)奉旨分莊,中經三百三十餘年,一直是累世義聚不分家,號稱‘萃居三千口人間第一,合爨四百年天下無雙’的旌表義門,成為唐宋歷史上的一種罕見現象。”
2006年年9月,在江洲義門陳故居恢復工程施工時,發掘出大批唐宋時期的陶瓷碗片及磚瓦等珍貴文物,為義門陳的相關史料記載提供了新的佐證。據當地博物館專家推測,這批文物應與義門陳當年3000餘人聚居時用膳的“饋食堂”有關。新出土的文物有唐代高瓶,宋代執壺、酒壺、雙手壺、斗笠碗,明代晴花瓶、飯碗,清代康熙瓷碗,宋代的雲雷紋、錢紋磚,還有很稀有的搓繩墊瓦等。



聚族合炊 百犬同槽
據《德安縣誌》記載,江州義門的創建者是南北朝時的南朝皇帝陳霸先後人,南朝最後一位皇帝陳叔寶有個封為宣王的弟弟陳叔明。朝代滅亡後,陳叔明率眾避難到福建莆田縣。陳叔明的五世孫陳兼,由福建、浙江移居江西廬山,時間已經到了唐玄宗開元年間。陳兼的同胞弟弟孫陳旺後來由廬山龍潭窩遷至九江郡蒲塘場太平鄉常樂里永清村(今德安縣車橋鎮義門村),陳旺由此成為江州義門陳的始祖。
陳旺定居義門後,開始以儒家的忠孝節義為本,勤儉耕讀傳家。這個家族與當時任何一個家族不同的是,從來不分家,實行聚族合炊,一同勞作,財產共有,儼然一個桃花源式的社會。《德安縣誌》記載的“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的故事更是“江州義門陳”的一個象徵。據記載,義門陳氏養了一百隻狗,吃飯時若有一隻沒到,其餘的狗都不會吃。當時的宋朝皇帝昭宗聽說後,十分驚奇,派人做了一百個米饃送往義門試驗。一百個米饃放在地上後,來了九十九隻狗,其中一隻含起一個米饃徑直向一間柴房走去,其他的狗原地不動。後來,人們發現柴房裡有隻拐了腿的狗,拐腿的狗拿到米饃後,其餘的九十九隻狗才一起分享米饃。
陳旺以儒家的忠孝節義為本,聚族合炊的生活模式適合當時農業自然經濟的社會形勢,很快就使整個家族興旺起來。到了宋仁宗嘉八年(公元1063年),江州義門陳氏建莊合炊已歷時322年,聚居18代,人口發展到3978人,田莊300多處。“18代人同居共飲食,就是歷代受到統治者褒揚的孔子後裔孔氏家族,也無法達到如此規模,實在是世界的一大奇觀。”
公元 589 年,由武帝陳霸先建立的南陳朝被隋滅之後,潁川系這支陳姓人四散逃生。約 140 年之後,後主陳叔寶六弟宜都王陳叔明的裔孫陳旺 ( 據幾處老譜載,陳旺是叔明的五世孫,陳兼的胞弟,詳見《家史考辯》 ) 攜陳昌於唐開元十九年 (731 年 ) 來到今九江市德安縣車橋鎮義門陳村 ( 唐稱江州潯陽縣蒲塘驛太平鄉常樂里 ) 建莊(有關資料記載:先隱居廬山後遷到義門陳),至宋嘉祐七年 (1062 年 ) 奉旨分莊,聚族同處 332 年之久。在這肥沃神奇的江州大地上,創下了 15 代同居共活 ( 分家時是以十五代人為莊主作鬮,其時家裡第十六、十七代人已普遍出生,然長房長孫實際已超逾十七代 ) ,義聚 3900餘口的世界人文奇蹟,過著“室無私財,廚無別饌”的氏族公社生活。全家上下謙讓和睦、合德同風,其樂融融,為封建社會臣民樹立了一個光輝的典範,鄉閭競相效化。因此,唐中和四年 (884 年 ) , 僖宗李儇首旌“義門陳氏”四字。南唐升元元年 (937 年 ) ,李昪又敕立“義門”,便於門首建牌坊一座,旌門三間。他們還受到唐宋歷朝的恩遇:免徵徭役,欽貸糧谷,賜御書;題贈“真良家”、“義居人”、“至公無私”等御匾。因之,名宦仕子更是慕名而來,趨之若鶩,他們揮毫潑墨,吟詩題贈,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章和史料。其中“百犬同槽”更是千古一絕,已載入世界文化奇觀吉尼斯記錄。
江州義門合家與國一體,其實就是一個縮小的國家。這裡具有同國家機制相對應的各種功能,不僅有基本大法三十三條(在唐大順元年(公元890年),義門陳第三任家族負責人陳崇制訂了《義門家法三十三條》),還有保障家法得以實施的族規、家訓、各項管理制度等。義門發展到宋仁宗朝,擁有莊田、園林三百多處,遍布江州大地,甚至超越省界。莊田不僅能夠滿足合家生活之需,還單列“學田二十頃”作為發展教育經費,創辦了“東佳書院”、“東佳書屋”兩級學校,以“供給制”形式令適齡子弟入學普受教育。後來,隨著辦學規模不斷擴大,開始招收外姓子弟來此學習、深造,並資助他們在此完成學業。如釋文瑩的《湘山野錄》、《五代史》中均寫道:“延四方學者,伏臘皆資焉!江南名士皆肄業於其家”。
經數百年的發展與擴建,這裡不僅建有繁華的街坊市井、茶樓酒肆,還建有各種公益設施。如義門圖書館 ( 御書樓、家藏萬卷書 ) ,娛樂場 ( 有六處鞦韆院和嬉戲亭、戲台 ) ,敬老院 ( 壽安堂,老人們在此活動,頤養天年 ) ,育嬰室、託兒所 ( 如“百嬰待哺”、“三歲孩兒不識母”等 ) ,醫院 ( 命二人習醫,以備老少疾病 ) ,此外,還有刑杖廳,佛、道寺廟等設施。
義門最高統治者是家長,在其領導下,內部分工具體,各司其事。如胡旦《義門記》所述那樣:“置庫司以掌家財,立莊首以督賦租,書屋以教童蒙,書院以待學者,道院以業焚修,巫室以備祈禱,醫院以供藥石,德安廨宇以奉公門”。設定無不妥善,管理井井有條。
據義門陳族譜記載,自唐代以來,一直到宋仁宗天聖四年(公元1026年),義門陳一直受到統治階級的褒獎。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還賜予義門陳“忠孝世家”匾額。到了公元997年,太宗又御書義門陳“真良家”。 如此這樣的孝義之家,自然是封建社會的樣板,為推向全國,以適應朝廷的仁孝治天下,嘉祐七年七月 (1062 年 ) ,義門陳氏已歷時300餘年,全家3700餘口,田莊300多處,成為當時人口最多的一個家族。這么大的一個家族,精誠團結,顯得勢力過於膨脹,朝廷開始害怕危及自己的統治。在重臣文彥博、包拯、范師道等屢次建議下,仁宗皇帝終於下詔勸其分家。於是眾官奉旨臨門監析,至第二年三月始按御賜的十二字派行分析為大小 291 莊,鬮遷全國各地。分析後的陳氏星羅棋布於全國七十餘州郡,從現在的省份看,人口分流至江西、安徽、湖南、河南、浙江、湖北、廣西、江蘇、廣東、福建、山東、上海、天津、四川等16個省125個縣市。之後又莊分莊,支分派別,時有變動。尤其在元末明初,有不少人移居海外,異國謀生。為了“尋得桃源好避秦”,不少人面臨再次遷居,有的藏居深山,有的漂洋過海。如今的雲貴高原、南洋諸島等地的義門陳姓人,則多數是在動亂年代變遷的。分遷到各地的陳姓人,因思念祖居地,或許是以“義門”為榮吧,其門首都掛有“義門世家”或“江州義門”等匾額,故有“天下陳氏出義門”之說。目前全世界八千萬陳姓人口中,有約70%源自江西德安車橋鎮義門陳村,義門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奉旨分家的家族。怪哉!而今時距千年,天各一方,但是他們仍然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居地,仍然念念不忘自己是江州義門陳氏的子孫。
東佳書院――我國最早的私辦大學
陳氏義居,孝義傳家,曾得到李唐、南唐(江南)、趙宋三個皇朝的旌表。宋仁宗嘉韋占間敕命陳氏分為291莊,散布大江南北。而留駐德安(原為潯陽縣,南唐分德化,德安兩縣,陳氏故里屬於德安)的義門書院徒往縣城,崇寧間改為德安縣學。“義門陳的家法不僅成就了義門陳穩定的聚居,也成就了江西教育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江西教育學院教授、中國古代書院史研究會會長李材棟告訴記者,“義門陳氏”是我國古代最重視教育的家族,在義門陳的家法中,第七、第八條明確規定,在東佳山下(即今德安縣愛民鄉)創立東佳書院,這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私辦大學,這也說明江西是書院文化的發源地。根據研究,當時的義門書院規模宏大,圖書有數千卷,還有20頃良田的收入作為教學經費,學生來源於陳氏子弟及四方學子。當時書院的生徒廣聚,聲名遠播。“應該說東佳書院和創建者陳崇,在中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東佳書院已列入《中國教育大典》條目和江西地方國中教課本《江西歷史》之中。另外,東佳書院在國外也有一定的影響。” “東佳書院湮沒在歷史的風塵中實在可惜,它應成為江西的一個不可多得的旅遊資源。”
義門陳酒
釀酒是義門陳氏產業中的一大特色。古詩中的“朗吟品陳酒,雅敘有高朋”,“待客開陳酒,留僧煮嫩蔬”其中,“陳酒”不僅是指陳年老酒,也是指義門陳酒。有一年,義門陳氏家長陳兢為謝皇恩,帶上幾挑子陳酒去面聖,皇上也回了他一個梨子和一隻鴿子。陳兢當即把梨子吃了,而把鴿子放在懷裡。聖上問這是何故?他說:“義門陳永不分離(梨)”。鴿子帶回家中後,陳兢召來各房管家,將鴿子搗碎,和到一缸新釀的陳酒中,合門三千九百餘口,共嘗其味,人人分享這一皇恩。說來真怪,義門陳酒加上鴿子做調料,味道更勝一籌。後人稱陳兢的舉動是:“陳酒
和鴿,滿門好合;鴿和陳酒,義門長久”
義門陳300多年的傳奇佳話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華民族宗族文化的一個閃光點,恢復宋代義門陳原貌,挖掘其人文資源、物產資源和旅遊資源,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世界陳氏宗親總會會長、著名藝術家、陳果夫先生的嫡親外孫女陳梅月女士說:“義門陳是天下第一家,有著深沉的文化底蘊,研究、挖掘一筆豐富的財富,有利於當地的旅遊開發和經濟發展。”前來尋根問祖的台灣師範大學教授陳大絡也認為:“義門陳是和諧家族、文明樣板,在中國家族史上有著重大的影響和地位,挖掘義門陳文化,有利於凝結兩岸的陳氏宗親之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